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67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载铜ZSM-5分子筛膜脱除硫醇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次水热合成法,制得ZSM-5分子筛膜,用XRD和扫描电镜对膜的物理及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所制得的膜用于正己烷中硫醇的脱除,研究了不同膜通量、负载离子浓度和料液温度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通量大,对硫醇的脱除不利;铜离子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分子筛膜管的截留性能,但负载铜离子过高会降低模拟汽油的通量;操作温度升高,渗透通量增加,膜对硫醇的脱除率下降.  相似文献   
82.
建立了合适的吸附动态模型 ,用于描述含 CO体系在载铜吸附剂上的吸附特性 ,利用单组分实验数据的模型参数能够对多组分动态透过曲线进行很好的预测 ,不仅可减少实验工作量 ,而且对本体系吸附过程的工业放大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也为其它吸附过程数模的开发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3.
采用固定床透过曲线法,建立了合适的吸附动态模型,用于描述CO,CO2和CH4在稀土复合吸附剂上的吸附特性,采用正交配置法对吸附动态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CO,CO2和CH4的动力学参数,为吸附分离过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固定床透过曲线法是非常有效的实验方法,可以为其它吸附体系的数据测取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4.
合成氨原料气中微量CO变压吸附净化侧线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变压吸附技术进行了净化合成氨原料气中微量CO的工厂侧线试验 ,考察了复合吸附剂对工厂气源的适应性和吸附净化过程的稳定性 ,采用产品气的一部分作为再生气可节能降耗 ,出口CO浓度都低于 1 0mg/m3,并从工业应用技术和节能两方面说明了CO变压吸附净化过程用于合成氨工业的可行性 ,该净化过程的能耗仅为甲烷化法和铜洗法的 2 0 %左右 ,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为其进一步的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5.
本文设计了正交水平实验对活性氧化铝吸附锌离子条件进行优化,主要考察了锌离子浓度、温度和溶液的pH值对锌离子吸附容量的影响。测定了锌离子在活性氧化铝上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数据,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eh方程,并得到了模型参数,说明Freundlich模型能够描述本体系的特性。  相似文献   
86.
虚实结合的“互联网+”化工原理实验教学平台整合了硬件、软件、仿真和微课等资源,有助于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在实验前期,学生通过访问该平台,可以系统预习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操作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在实验中期,教师可以通过平台给出的实验数据处理结果指导学生实验,及时纠正错误的操作;在实验后期,教师可借助平台对照批改学生的实验报告并完成实验数据存档。“互联网+”化工原理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和使用,为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教学效果、践行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