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52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5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纳米氧化镁制备工艺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近年来纳米氧化镁粉体几种常用的制备工艺,详细地讨论和分析了液相沉淀法、溶胶-凝胶法、醇盐水解法、气相法、固相法等工艺,并比较了几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液相沉淀法由于原料廉价易得、工艺简单、产品性能稳定、环境污染少等特点使其成为最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纳米氧化镁制备技术。但团聚问题一直制约液相沉淀法的发展,因此,粒子团聚机理和防团聚的手段需进一步研究。同时指出,乳化、微波、超声等新技术应引入到纳米氧化镁的制备工艺中来。  相似文献   
42.
以试剂磷酸二氢钙、硫酸和尿素为原料,模拟磷矿-硫酸脲(尿素硫酸加合物)反应中的硫酸钙结晶过程,在MSMPR结晶器中研究了尿素对硫酸钙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尿素的结晶过程相比,尿素使出现结晶的时间延长了150%,但悬浮液密度增加50%,结晶在长度和宽度上均有所增加,特别是宽度上的增长超过50%。粒度分布的定量分析显示,尿素硫酸摩尔比为3.6:1,过程温度80℃时,硫酸钙的成核速率减少了25%,但结晶成长速率增加了1.2倍,结晶粒度分布中心由72.8μm增大到142.8μm,平均粒径由70.98μm增加为105.45μm。两者叠加的结果体现为硫酸钙结晶过程总速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43.
200A-3型榨油机的主体是由榨笼、榨螺、以及榨轴的传动装置组成。榨笼按装笼板之间形成的空档来分,有1、2……11档。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把1…4档随油下来的渣子称为油渣。5……11档出的渣要直接混入料坯内进行回榨,所以我们称之为料渣。在生产当中,往往会发生料渣出现结块发硬现象,其危害直接影响出油,另外,进入调控蒸锅的硬块易堵塞料门,入榨时,可挤烂下料翼处的料筒,对榨笼上的刮刀和榨条有一定的损坏,并且使电流升高,负荷增大。可见,料渣的结块现象是一个有必要研究的课题。我们通过长期地实践和观察,对料渣结实现象做了如下概括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44.
为探索用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烤烟填充值的可行性,选取有代表性的94个河南烤烟样品,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PLS)将近红外光谱数据与其填充值的实测值进行拟合,建立填充值预测模型,考察了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光谱范围对建模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内部交叉验证、外部验证和模型精度检验。结果表明:1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结合一阶导数法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全谱范围适合构建填充值的近红外模型;2模型的决定系数达0.960,均方根校正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alibration,RMSEC)为0.094,内部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均表明模型预测值和实测值呈极显著相关;3模型精密度检验的相对标准偏差3%。填充值近红外预测模型的重复性好,准确性较高,适于批量烤烟填充值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45.
采用水浸提法对国内外6种缓控释肥料的养分释放特性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并探讨了土壤含水量对在水浸提试验中养分释放速率差异较大的两种肥料养分释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变换,可以从理论上对缓控释机理不同的肥料进行新的分类;土壤含水量不但与缓控释肥料的养分释放率显著相关,还影响到普通缓溶肥料养分释放曲线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和高分子聚合物包膜肥料的滞后期。  相似文献   
46.
程亮  徐丽  雒廷亮  张保林  刘国际 《化工进展》2015,34(6):1792-1798
采用静态吸附法系统研究了纳米腐殖酸对重金属铬的吸附, 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温度、振荡时间、溶液pH值等因素对纳米腐殖酸吸附含铬废水的影响;用N2吸附-脱附实验表征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及孔径;绘制了静态吸附等温线及吸附动力学曲线。实验结果表明:最优吸附条件为纳米腐殖酸加入量50g/L, 吸附温度30℃, 振荡时间20min, 溶液pH=5.0, 得到吸附率及吸附量分别为97.5%和157.52mg/g;其比表面积及平均孔径分别为150.6m2/g和6.5nm;纳米腐殖酸对铬离子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 为单分子层吸附, 吸附过程是自发且放热过程;吸附过程动力学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连续循环使用4次后, 对铬离子的吸附量无明显改变, 表明吸附剂具有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47.
纳米腐殖酸动态吸附废水中镉离子及其洗脱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静态法研究纳米腐殖酸吸附模拟含镉废水基础上搭建考察模拟含镉废水中镉离子在吸附剂上动态吸附及洗脱特性的吸附柱实验装置,考察镉离子溶液浓度、吸附(脱附)温度、共存离子和进料流速对穿透吸附量和饱和吸附量的影响,运用Thomas模型研究了纳米腐殖酸柱吸附过程动力学机理,测定了再生后纳米腐殖酸的穿透吸附量和饱和吸附量,结果表明:初始镉离子浓度150 mg·L-1和流速10 ml·min-1下,其饱和吸附量分别为426.3 mg·g-1和405.5 mg·g-1;Thomas模型所得饱和吸附量qem分别为364.1、436.1和441.9 mg·g-1;洗脱峰镉离子浓度分别为3.3、12.0和22.0 g·L-1;共存离子SO42-浓度增加,纳米腐殖酸对镉离子的穿透吸附量和饱和吸附量降低;吸附和脱附均可常温工况进行。经30次吸附和再生后,穿透吸附量和饱和吸附量无明显降低。用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能谱仪(EDS)对纳米腐殖酸吸附再生前、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腐殖酸物化性能稳定,形貌基本无变化,尺度发生一定程度减小,表面及内部的氨基、羟基等对吸附镉离子均发挥有效作用,该材料可满足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48.
以轻烧氧化镁粉、肥料级硫酸铵和工业级碳酸氢铵为原料,以A12+A17+N2为表面改性剂,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高纯纳米氧化镁粉体.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得到制备高纯纳米氧化镁的最佳工艺条件:碳酸铵溶液与硫酸镁溶液的体积比为0.8∶ 1,反应时间为100 min,反应温度为70 ℃,碳酸铵溶液浓度为0.7 mol/L,硫酸镁溶液浓度为0.7 mol/L,复配表面改性剂的总加入量为0.1 mL,干燥温度为60 ℃,干燥时间为2 h;煅烧温度为600 ℃,煅烧时间为1.5 h.用粒度分析仪、XRD、SEM对最终产物高纯纳米氧化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品粒径分布较窄,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在65 nm左右,纯度超过99.5%.工艺过程简单,产品质量稳定,适宜进行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9.
以无机和有机盐为改性剂,硫酸铵溶液为吸附剂,研究了南阳麦饭石改性前后对铵氮的吸附,结果表明用硫酸钠改性吸附效果最好.探讨了硫酸钠作为改性剂时不同的改性时间、温度、浓度、用量及pH值等条件对南阳麦饭石改性后吸附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张保林 《现代矿业》2019,35(9):224-226
为了保护矿山企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改善现场作业环境,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针对宣城市某铜钼矿职业病危害现状,按照国家、行业相关要求,对其现场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合理的选型方案,可供同类企业在设计时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