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50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21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7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2篇
无线电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篇
冶金工业   39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李劼 《电子世界》2012,(14):20-21
IOT是"万物互联之网",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所有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相似文献   
62.
以氧化铝溶胶为粘结剂,采用冷压烧结法制备出铝电解用TiB2/Al2O3复合阴极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和溶胶添加量对复合阴极相对密度、电阻率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的提高能够增加复合阴极的相对密度,同时有利于降低复合阴极电阻率。1 400℃烧结的复合阴极相对密度可达93.83%,电阻率最低为0.56μΩ.m。随着烧结时间的延长,复合阴极的电阻率先降低后增加。烧结时间为5 h时复合阴极电阻率最低,为0.72μΩ.m。当溶胶含量为25%,1 400℃烧结5 h时,复合阴极材料性能最佳,其电阻率可达0.72μΩ.m、抗压强度为38.70 MPa。  相似文献   
63.
泡沫铝泡体均匀性的定量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提出一种可取代目测这种定性评价泡沫铝中泡体均匀性的定量表征方法。泡沫铝中泡体均匀性的定量表征主要包括如下3个步骤:首先通过表面修饰使泡沫铝截面上的孔洞同孔筋之间产生适当的反差,同时获取泡沫铝样品截面照片;然后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将截面照片转化成灰度图,并用大型科学计算软件Matlab、选取适当的阀值将所获得的灰度图二值化,得到黑白化图像;最后利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相关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泡沫铝中泡体均匀性的定量表征结果与感观分析基本一致;另外,该方法还可以用来计算泡沫铝的面孔隙率,用该方法计算的泡沫铝面孔隙率与测试出的体孔隙率之间的误差约为4%。  相似文献   
64.
为了对铝电解过程控制系统中称为“槽控机”的基本控制单元进行升级改造,应用模糊专家控制技术开发了一种称为“模糊专家控制器”的新型控制算法。它的基于“近似推理”原理的推理机具有同时处理精确知识和模糊知识的优点,而它的“论域自调整”机制可根据槽况的变化和控制模式的切换,自动调整输入模糊变量和/或输出模糊变量所对应的精确值的论域,从而简便而有效地达到在线自动调整控制器的工作点和动、静态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5.
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了用于甲醇电氧化的改性钛阳极 ,用三电极体系测试了电极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循环伏安测试表明 ,甲醇氧化过程中中间产物的存在抑制了甲醇在阳极上的电催化氧化 ;稳态极化曲线则表明 ,阳极涂层中采用SnSb掺杂 ,改性钛阳极的催化活性得到显著提高 ;而往阳极涂层中加入少量Ru后 ,由于Ru遏制了PtO2 的分解 ,钛阳极催化活性有所下降。对电极制备方法加以改进后 ,可明显看出Ru促进了电极对甲醇的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6.
导流型铝电解槽技术进展与应用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较全国地介质了新型导流型铝电解槽的结构特点与技术潜力,以及国外研究进展与发展动态;结合“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提高铝型材质量基础研究,指出了我国进行导流型铝电解槽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紧迫性,并提出了与之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67.
针对我国西南地区铝电解质中钾含量偏高的问题,提出了铝电解工序钾脱除技术方案。根据某电解铝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取样分析、理论推导,以及浮选分离试验,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论证了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电解质中的KF易挥发并以KAlF4和K2NaAl3F12、K2NaAlF6等固体氟铝酸盐的形态进入铝电解烟气;不同企业的铝电解质中KF含量不同,但电解槽挥发物中KF含量却比较接近;采用收集装置将铝电解烟气中的固体挥发物收集走,使其不再混入载氟氧化铝进入电解槽中,可快速降低铝电解槽中KF的平衡浓度;固体挥发物通过浮选可分离其中的氧化铝和氟铝酸盐,氟铝酸盐可用于制备低温电解质。该方案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8.
CaO掺杂对10NiO-NiFe2O4复合陶瓷烧结致密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采用冷压烧结技术制备了CaO掺杂的10NiO-NiFe2O4复合陶瓷,研究了CaO掺杂量及烧结温度对10NiO-NiFe2O4复合陶瓷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及致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aO掺杂量为0~4%(质量分数)时,烧结样品中主要含有NiO和NiFe2O4两种,CaO与10NiO-NiFe2O4陶瓷组分反应并形成低熔点相,且Ca2 离子固溶到基体组分中,促进致密化烧结,降低了烧结温度;当CaO掺杂量为4%时,过剩的CaO存在于陶瓷颗粒间,抑制了致密化过程的进行;于1 200℃烧结时,2?O掺杂样品的相对密度最大,达到98.75%,比未掺杂样品的相对密度提高近24%;当烧结温度从1 200当升高到1 400℃时,CaO掺杂量为0、0.5%和1.0%的样品相对密度提高20%以上,但当CaO掺杂量为2%和4%时,陶瓷样品相对密度反而下降,且晶粒明显长大。  相似文献   
69.
铝电解槽阴极材料抗钠侵蚀性的测试与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铝电解槽阴极抗钠侵蚀能力是评价阴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于铝电解槽阴极钠侵蚀的主要测定和研究方法。评述了不同方法对于考察阴极材料抗钠侵蚀能力的主要特点,预见了今后阴极材料在抗钠侵蚀能力方面研究测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0.
预焙铝电解槽阳极底部开排气沟对电解质流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预焙铝电解槽阳极底部开排气沟时周围电解质流场进行计算,发现部分阳极气体可以通过排气沟向外排放,减少气泡在阳极底部停留时间和阳极底掌气泡覆盖率,从而有利于降低极间电阻压降和阳极效应系数,减少电解能耗;另一方面气体带动电解质进入排气沟,然后进入电解槽侧部通道,扩大了电解质循环通道,促进了阳极周围电解质流动和槽内的传质传热,有利于保持电解正常进行,相比之下排气沟为通沟时较非通沟更有利于保持电解质流动稳定;同时由于排气沟促进了阳极气体排放,使铝液与阳极气体发生“二次反应”(即电解还原的铝卷入电解质中被阳极气体重新氧化)的机会减少,有利于提高铝电解电流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