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8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21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评估具有多个因素的某机载超短波通信系统的效能。构建了机载超短波通信系统的效能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思想和模糊综合评判模型,通过工程经验和专家评定构造判决矩阵并选取适当的模糊算子进行处理,评估给定系统的效能;并分析比较了不同权重指标因子对系统效能的影响;定量的评估结果表明该机载超短波通信系统效能具有良好等级。  相似文献   
52.
新立油田119区块反九点井网超前注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低渗透油田存在启动压力梯度、油水井间难以建立起有效的压力驱动压差,提出采用超前注水的开发模式.通过对新立油田119区块的数值模拟,得出了该区块超前注水时机为5个月,压力保持水平为137%,并分析了超前注水压力分布特征和增产机理.该研究成果可以更好地指导新119区块的有效开发,也为其他低渗透油田开展超前注水技术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3.
利用土工网可有效改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处理公路工程中低温填方路段下3-5m深、大面积软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4.
考察集成橡胶(SIBR)的臭氧老化过程,并对老化过程中其微观结构及试样表面臭氧龟裂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IBR分子链中双键含量在臭氧老化过程中减小,并伴有羰基结构的产生,其双键和羰基结构的变化趋势与溶聚丁苯橡胶(SSBR)相似,老化后期均趋于平缓。未填充和炭黑填充SIBR产生臭氧龟裂的初裂时间均居于SSBR和异戊橡胶(IR)之间,表面裂纹增长速度均较慢。与SSBR和IR相比,经臭氧老化后,SIBR物理性能变化率均较小,耐臭氧老化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55.
基于压电效应,设计了一种包含悬臂梁、压电片、磁铁和驱动马达的新型压电系统,通过对其发电性能的优化分析,将该系统应用于自行车警示灯装置中,并作为自主供电系统.首先利用ANSYS对压电悬臂梁进行结构应力和动力学分析,探讨尺寸变化对发电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圆盘的转动和磁力的作用使压电悬臂梁弯曲变形并增加其振幅,研究了磁铁不同间距、马达转速对输出电压的影响,并进行了电路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将该压电系统装配在自行车上,车轮转速240 r/min,磁铁间距为15 mm时,可输出4.42 V电压,LED灯能保持稳定点亮状态,作为自行车夜间警示灯使用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6.
57.
结合大面积停电危害及典型案例,从法律法规、政策规章、标准规范等方面分析了开展大面积停电应急演练的必要性,从演练准备、情景构建、演练保障的角度剖析了广州大面积停电应急演练成功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面积停电实战演练的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58.
为在概念设计阶段合理组织设计过程并有效利用设计知识,激励设计者策略化地产生创新设计方案,提出一种基于设计流与知识流交互的产品创新求解模型.根据功能、行为、结构等设计要素的不同特点及对设计过程的不同支持作用,建立了面向多样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和原创性设计的设计流;基于设计流构建了由功能知识、行为知识和结构知识构成的知识流,通过设计流与知识流的多层次往复映射实现不同的设计目标.基于课题组创新设计服务平台开发了相应功能模块,并完成了对咖啡机的创新设计过程,验证了该求解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9.
针对我国现场交流采样装置缺少有效检测设备的实际情况,介绍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平台的现场检验装置,提出了数字补偿技术在现场交流采样检测装置的应用方法.该装置由标准数据采集、被测装置数据获取、测试流程管理、数据比对管理、外部设备控制、用户交互数据管理等几大部分组成.基于数字补偿技术的电流钳,经过采样、调理、数据转换、数字补偿等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后,能够达到0.05级的精度.通过嵌入式PC平台和高精度电流钳的有效结合,现场检验装置能够实现现场虚负荷和实负荷的检测流程.该装置为电网提供了新的技术和现场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60.
合并单元已经成为智能变电站信息采集的重要设备,然而有关合并单元功能及性能的检测却明显落后。目前,对于合并单元的检测常需借助标准互感器、精密示波器等多种仪器才能完成各项测试,操作繁琐。另一方面,智能变电站由于未采用经过检测合格的合并单元产品可能造成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从而引发严重后果。因此,必须尽快提高合并单元检测技术水平以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ARM芯片的模拟量输入式合并单元测试仪的实现方法。该测试仪集精确度测试、通信接口测试、同步性能测试等多种测试于一体,可以对接入传统模拟信号或模拟小信号的合并单元进行综合测试,极大地简化了合并单元的测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