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83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Weibull函数及其在干燥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Weibull函数的基本理论,系统评析了干燥动力学研究中的Weibull函数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82.
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氧化铜粉体试样的粒度分布,利用透射电镜(TEM)观察表征其形貌。在含氢25%的氢氮混合气流中,在不同的升温速率(2.5、5、10、12.5、17.5、25K/min)下,利用微机差热天平进行非等温的热重分析实验,测定样品的TG—DTA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铜粉体样品结构不规则,粒径分布较宽,粒径约为9.4gm:TG曲线的起始反应温度和DTA曲线的峰值温度均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增大;氢气还原氧化铜粉体为单质铜的表观活化能为59.42kJ/mol,指前因子为6.75×10^5min-1,反应级数为1.08。  相似文献   
83.
以六水氯化镁为原料,氢氧化钠和氨水为沉淀剂,采用直接沉淀法合成出前驱物氢氧化镁粉体;再将氢氧化镁煅烧后得到氧化镁粉体产品。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吸收光谱(FT-IR)等对所得产品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为400℃,煅烧时间为3h的条件下,可以得到高分散性的颗粒状氧化镁;在400℃下煅烧8h得到的氧化镁粉体的红外吸收峰出现了红移和蓝移同时并存现象。  相似文献   
84.
不同溶剂置换法制备纳米氧化镁粉体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氯化镁与尿素为原料,采用均匀沉淀法得到氢氧化镁沉淀,经水洗、水洗 醇洗、水洗 正丁醇共沸蒸馏3种溶剂置换后,再用烘箱干燥得到厚度仅为几纳米的片状氢氧化镁粉体,氢氧化镁粉体经高温煅烧得到纳米氧化镁粉体。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3种方法表征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镁粉体的粒径约为20~30nm,其团聚程度以及晶粒大小与溶剂置换的方法有关,团聚程度和晶粒大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水洗、水洗 醇洗、水洗 正丁醇共沸蒸馏。此外,还用毛细管理论和氢键理论讨论了纳米粉体团聚的原因。  相似文献   
85.
汽轮发电机组在线故障诊断的模糊综合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模糊综合决策理论建立了某船舶汽轮发电机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用阶比采样获取振动信号,提取时域的信息状态变化率参数及阶比域的AR阶比谱值参数为状态特征参数。在综合决策策略中,用模糊隶属度描述和关联描述两类模型来表征信号异常程度,建立了模糊综合决策模型,并用汽轮发电机故障的综合决策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诊断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6.
铬渣是铬盐生产排出的废渣,其中含有铬酸盐,如铬酸钠、铬酸钙等。铬渣中含的六价铬是剧毒的,如流失扩散,将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必须开发有效的、经济的解毒技术,对铬渣进行解毒处理。  相似文献   
87.
旋转快速干燥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宝和  王喜忠 《化工进展》1997,(2):25-29,40
旋转快速干燥机是将高粘性膏状,糊状,滤饼状等物料直接成粉体产品的一种新型对流式干燥设备。本文介绍了旋转快速干燥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其主要操作参数,还介绍了旋转快速干燥装置的工艺流程和应用,回顾了放置快速干燥的发展概况,并提出了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8.
前驱物分解法制备氧化镁纳米粉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氧化镁纳米粉体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及在催化、杀菌和复合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倍受材料界和化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中对前驱物分解法制备氧化镁纳米粉体进行分类评述,指出了无机前驱物分解法和有机前驱物分解法的优缺点,并对氧化镁纳米粉体的未来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9.
某型装备的无故障时间和故障间隔时间是系统重要的可靠性参数,装备的此类数据样本较少,而无故障时间基本服从指数分布,采用灰色模型建模比较合适。在对原始可靠性数据应用动态数据更新的方法进行重新构建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动态数据更新的无故障时间和故障间隔时间预估模型。通过比较不同模型精度检验方法的评价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具备较高的预估精度,对模型更具实际应用意义的模型外推精度预估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
采用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探讨了系统温度、纳米颗粒的体积分数及能量因子对水基纳米流体的热导率和黏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系统温度的升高,水基纳米流体的热导率增大,而黏度减小;水基纳米流体的热导率及黏度均随着纳米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大,当纳米颗粒的体积分数2%时,水基纳米流体的热导率增幅较小;随着纳米颗粒能量因子的增加,水基纳米流体的热导率增大,而黏度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