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6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1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1.
图像/视频的获取及传输过程中,由于物理环境及算法性能的限制,其质量难免会出现无法预估的衰减,导致其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并对人的视觉体验造成显著影响。因此,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图像/视频质量评价应运而生。其目的在于通过构建计算机数学模型来衡量图像/视频中的失真信息以判断其质量的好坏,达到自动预测质量的效果。在城市生活、交通监控以及多媒体直播等多个场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图像/视频质量评价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计算机视觉领域中其他任务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本文在广泛调研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回顾了整个图像/视频质量评价领域的发展历程,分别列举了传统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中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算法和影响力较大的算法,然后从全参考、半参考和无参考3个方面分别对图像/视频质量评价领域的一些文献进行了综述,具体涉及的方法包含基于结构信息、基于人类视觉系统和基于自然图像统计的方法等;在LIVE(laboratory for image & video engineering)、CSIQ(categorical subjective image quality database)、TID2013等公开数据集的基础上,基于SROCC(Spearman rank orde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PLCC(Pearson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等评价指标,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当前质量评价领域仍存在的一些挑战与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展望。本文旨在为质量评价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个较全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邻苯二甲酸酐为封端剂,控制合成了3种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酰胺酸,利用改进的电位滴定法对经热处理的聚酰胺酸的亚胺化程度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聚合度的增大,聚酰胺酸的特性粘数逐渐增大;聚合度为1的聚酰胺酸的链段运动能力强,反应速率快;聚合度为6的聚酰胺酸反应速率稍大于聚合度为18的聚酰胺酸,但在反应初期较聚合度为18的慢,且它们的剩余聚酰胺酸的质量分数较为相近。  相似文献   
13.
以长链二胺4,4’-二(4-氨基苯氧基)二苯砜(BAPS)为单体,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分别与3种二酐于室温下反应,合成了3种长链聚酰胺酸(PAA)。利用GPC研究了PAA相对数均聚和度(Xn)及其分布随缩聚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该反应为自催化逐步缩聚反应,反应级数为三级;在初始阶段,缩聚速率常数随二酐电子亲和性(EA)的递增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小样本情况下的车标识别在实际智能交通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从实际监控系统中获取的车标图像低分辨率、低质量的特点,考虑如何从车标结构相似性、局部显著特征方面来对车标的整体特征进行增强,提出一种特征增强策略驱动下的车标识别方法(vehicle logo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feature enhancement,FE-VLR)。方法 提取车标图像的自对称相似特征,构建图像金字塔,在每层金字塔下提取车标的整体特征和局部显著特征,其中局部显著区域通过基于邻域块相关度的显著区域检测来获取,最后结合CRC (collaborative representation based classification)分类器对车标进行分类识别。结果 在公开车标数据集HFUT-VL (Vehicle Logo Dataset from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和XMU (Xiamen University Vehicle Logo Dataset)上对算法效果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在小样本情况下,本文方法优于其他一些传统的车标识别方法,且与一些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方法相比,其识别率也有所提升。在HFUT-VL数据集上,当训练样本数为5时,识别率达到97.78%;当训练样本数为20时,识别率为99.1%。在更为复杂的XMU数据集上,本文方法表现出了更好的有效性和更强的鲁棒性,当训练样本在15幅及以下时,本文方法与具有较好表现的OE-POEM (overlapping enhanced patterns of oriented edge magnitudes)算法相比至少提升了7.2%。结论 本文提出的基于特征增强策略的车标识别方法,通过融合自对称相似特征、局部显著特征和车标整体特征来增强特征的表达,提高了对实际道路中的低质量、低分辨率车标图像的识别能力,更能满足实际应用中对车标识别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流延法制备聚酰亚胺薄膜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来育梅  孙琳  程茹  黄培 《塑料工业》2006,34(1):15-17
以均苯四甲酸二酐、4,4'-二胺基二苯醚为原料,通过缩聚反应制备了聚酰胺酸,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考察了反应时间对产物重均摩尔质量的影响;测定了干燥过程中聚酰胺酸凝胶膜溶剂含量的变化;并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研究了聚酰胺酸薄膜的拉伸工艺。结果表明:聚酰胺酸的适宜反应时间为6h,此时其重均摩尔质量趋于稳定。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凝胶膜的溶剂含量逐渐减少。分析得到较好的拉伸条件是干燥温度为130℃,溶剂质量分数为30%左右的凝胶膜。聚酰亚胺薄膜经拉伸后,其拉伸强度和模量均随拉伸比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二步法合成聚酰亚胺的固相热环化过程,采用改进的自动电位滴定法和GPC测定了反应的剩余聚酰胺酸含量及相对分子质量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聚合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热处理时间和温度的增加而逐步增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则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聚合物剩余聚酰胺酸的质量分数随热处理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并出现初期的快速和后期的慢速2个阶段。提高热处理温度,则环化速率明显增大,环化程度亦增大。采用两步一级动力学模型关联并得到了2个阶段的热环化动力学参数,快速和慢速阶段的活化能较为接近,而指前因子和过渡熵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7.
高温热处理对聚酰亚胺薄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高温热处理对聚酰亚胺(PI)薄膜拉伸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在薄膜完全环化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薄膜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先增大后基本保持不变,断裂伸长率先保持不变后明显降低,热膨胀系数也显著降低,而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略有增大。高温热处理工艺可制备高强度和低热膨胀系数的高性能PI薄膜。  相似文献   
18.
热和化学亚胺化对ODPA/ODA聚酰亚胺薄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茹  朱梦冰  黄培 《材料工程》2007,(7):51-54,58
以4,4'-二胺基二苯醚(ODA)和3,3',4,4'-二苯醚四酸二酐(ODPA)为单体,采用两步法,分别经热亚胺化和化学亚胺化过程制备了两种聚酰亚胺(PI)薄膜,并对两种薄膜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表明两种薄膜均已完全亚胺化.化学亚胺化的PI薄膜的玻璃化温度、热稳定性均高于热亚胺化的薄膜.拉伸性能测试表明热亚胺化的薄膜具有较高的断裂伸长率,而化学亚胺化的薄膜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较大.  相似文献   
19.
崔贺成  程茹  刘豫皖  刘磊  杨艳平 《橡胶科技》2019,17(6):0353-0355
研究改性氧化锌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侧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胎侧胶中采用改性氧化锌等量替代间接法氧化锌,胶料的加工性能和物理性能基本保持不变,成品轮胎的耐久和高速性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胶料成本降低,环保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20.
今年8月底宏幂一则公告却显示,方正科技已将品牌之外的PC核心业务卖给了它。公告表示,旗下子公司已取得北大方止、方正科技等公司的无形资产,总交易金额约5.73亿元。具体交易细节包括:6750万美元取得“方正、Founder”等商标权7年独家授权;5100万元获得PC相关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