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7篇
化学工业   3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简称D2EHPA)作为萃取剂,以磺化煤油为稀释剂,研究了硫酸盐溶液体系中萃取分离Zn(Ⅱ),Cd(Ⅱ)的性能,考察了萃取时间、pH、萃取剂浓度、水相锌镉离子浓度、温度等因素对锌、镉萃取分离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D2EHPA/煤油体系对锌萃取分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2.
红霉素溶析结晶过程的介稳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生产中,红霉素采用溶析结晶的方法制备,红霉素溶析结晶过程的介稳特性直接影响红霉素晶体的粒径和粒度分布.本研究采用差重法测定丙酮水溶液中红霉素的溶解度,采用激光散射法测定红霉素的超溶解度,由此获得红霉素-丙酮-水结晶体系的介稳区宽度.红霉素在丙酮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随着丙酮浓度的降低而减小,32℃以下的各溶解度曲线有逐渐趋于一点的趋势.50℃时,介稳区的宽度随着丙酮浓度的降低而变窄,并于质量比Mwater/MAcetone约为1.7时趋于最小值;红霉素的超溶解度随着反溶剂水导入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导致介稳区宽度变窄;搅拌速率的增加使红霉素的超溶解度先减小再增大,介稳区宽度于转速约为340r·min-1时达最小值.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形成的变温、变搅拌强度的红霉素动态溶析结晶方法制备的红霉素晶体的粒度增大且分布集中,其生物效价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3.
研究生分离工程选论专业课教学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各种新兴技术领域的发展对分离工程提出了许多新的应用需求,推动了新分离技术和分离工程研究的发展.专业教育应该随着专业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在研究生分离工程选论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尝试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试方法等进行了改进,通过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
Y型气流式喷嘴的雾化滴径和滴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特平均滴径(SMD)和滴径分布是描述喷嘴雾化性能的主要指标.根据Y型喷嘴雾化过程的特征,提出了Y型喷嘴的液滴随机分裂模型,得到了SMD的表达式.考察了Y型喷嘴对氯化聚氯乙烯(CPVC)氯化液的雾化过程,利用Mastersizer2000型测粒仪测定了雾化滴径分布.关联了SMD的经验方程,得到了初次雾化平均滴径.采用液滴随机分裂模型模拟计算了雾化滴径分布,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说明模型和平均滴径方程可以用来预测Y型喷嘴的雾化性能.  相似文献   
25.
研究了一种制备氯化橡胶的人工胶乳新方法。采用氯苯作为溶剂,溶解天然橡胶后,加入一定量乳化剂和水,制备人工胶乳体系,然后通氯气进行反应,并通过乙醇醇析得到产品。考察了HLB值,乳化剂种类、用量和油水比对乳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考察了不同体系的氯化反应过程和乙醇脱溶剂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合适的反应条件为:HLB=14,w(Span80+Tween80)=0.4%,油水比为1∶7.5或w(Span80+LAS)=0.3%,油水比为1∶3,在常压,60°C下,反应时间10~12 h。  相似文献   
26.
专业课程的全英语授课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也是高等教育优质人才培养的需要。分离工程课程全英语教学采用国际化的教学理念,确定教学目标;编写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强化师资建设,提升教学能力;注重科研反哺教学,实施案例教学;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精编原版教材,融合系列教材。通过系列改革,授课教师三年平均测评分大于99分。相关教学模式对其他课程的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7.
为了探究环氧树脂包覆聚磷酸(EP@APP)微胶囊对聚丙烯(PP)的阻燃效果,首先,采用原位聚合法以EP为外壳包覆APP,制备了EP@APP微胶囊,并将其与PP进行复合,制备了EP@APP/PP复合材料。然后,测试了EP@APP微胶囊的溶解性,探讨了工艺参数对溶解性的影响;考察了EP@APP微胶囊的耐水性,并借助红外光谱分析了EP@APP微胶囊的表面官能团。最后,测试了PP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拉伸强度和热重曲线,并分析了PP复合材料的热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当EP的加入量为APP的10wt%、固化剂加入量为EP加入量的15wt%时,采用先于40℃下维持1h、再于70℃下维持1h的阶跃升温方法可制备包覆完全的EP@APP微胶囊;该种微胶囊在水中溶解度低,且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在PP中添加EP@APP微胶囊后,PP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为35.5%,达到V-0燃烧等级,燃烧后的残炭量增多,成炭效果明显优于直接添加APP的PP复合材料。与APP相比,EP@APP微胶囊对PP拉伸强度的破坏程度明显降低。EP@APP微胶囊的加入使PP复合材料的表观活化能由100.8kJ/mol提高到127.5kJ/mol,改变了PP复合材料的热降解氧化过程,且生成的残炭形成了稳定的保护炭层。研究结果表明EP@APP微胶囊可有效提高P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28.
磷石膏是湿法磷酸生产中的副产物,主要成分是二水硫酸钙,还含有P2O5、F-、SiO2、有机质等杂质,为满足其作为制备石膏晶须的原料要求,采用磷酸三丁酯加热浸取法脱除磷石膏中的有机质和金属离子杂质,以环己烷作为稀释剂分离有机相,获得了以无水石膏为主要成分的净化磷石膏。本文研究了硫酸质量分数、浸取温度、液固比及环己烷∶磷酸三丁酯体积比对净化磷石膏产品的白度和杂质含量的影响。采用激光粒度仪、X射线衍射分析处理前后磷石膏的粒径分布和晶体结构类型变化。结果表明:采用加热浸取法,在硫酸质量分数为30%,浸取温度95℃,液固比1.8∶1,环己烷∶磷酸三丁酯体积比为0.9∶1的条件下,可制得白度为92.8%、硫酸钙质量分数为96.8%的粒度分布均匀的无水石膏产品。  相似文献   
29.
对组合导向浮阀塔板进行了水力学实验,测定了2块直径1m、不同浮阀排布的组合导向浮阀塔板的雾沫夹带和相关水力学数据。根据实验塔板的结构和尺寸参数建立几何模型,采用Fluent 6.3.26软件对板上气液两相流动进行CFD模拟,考察了塔板上的气液两相流动状况。清液层高度和雾沫夹带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模拟的准确性。对两块不同浮阀排布的组合导向浮阀塔板的雾沫夹带和板上液体反向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适当位置用导向能力更强的梯形浮阀代替矩形浮阀可有效降低雾沫夹带率和液体反向流比例,雾沫夹带率的实验值和模拟值分别降低了13.4%和10.6%,液体反向流比例降低了12.8%。研究结果表明,通过CFD模拟可望指导两种浮阀的合理排布和塔板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30.
研究了应用计算流体力学对萃取过程混合澄清槽采用的大三角型桨叶进行改进,在大三角型桨叶基础上叠加闭式涡轮结构,并以水为试验介质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大三角型桨叶在抽吸能力上有明显提高,混合效果有一定改善,而搅拌功率消耗并没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