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6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42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63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耐油橡胶为基体、纤维编织布为骨架材料、导电微粒为填料复合而成的耐油导电橡胶薄膜,各项指标均满足航空橡胶薄膜标准规定的要求,分析了橡胶薄膜的耐油和导电原理,讨论和研究了橡胶薄膜的耐油导电配方设计及性能搭配.  相似文献   
12.
用脂肪酸对3种纳米微粒进行了有效的修饰,并对修饰后的纳米微粒进行了结构表征及油溶性实验,结果表明纳米微粒经表面修饰后油溶性得到显著提高。采用氧弹测热值对比法对所研制的纳米添加剂进行了实验室评价,结果表明几种修饰纳米微粒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燃油燃烧性能。  相似文献   
13.
系统研究了伪装发泡材料的配方技术及其阻燃性能,结果显示伪装颜色在可见光波段与绿色植物相吻合,黄土色和深绿色光谱反射率符合伪装技术要求;加黑色或白色颜料能改变体系的亮度和饱和度,而且把黑色颜料加到黄色颜料中,体系色调有变绿的趋势;将伪装颜料与复合阻燃剂配合使用均匀发泡,可获得阻燃性能良好的伪装发泡材料.  相似文献   
14.
从某型发动机磨粒识别后的类型出发,探讨并确立了航空发动机各类磨粒诊断的监控标准,对磨粒诊断信息的基元决策概率值进行了详细计算,反复运用D—S证据理论组合规则对磨粒诊断信息进行融合,得出铁谱分析决策的总支持程度,从而对发动机磨损状态进行判别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温度和反应条件下的癸二酸二-2-乙基己酯(DHS)基础油理化指标进行考察,并采用GC/MS现代分析手段测定油样结构组成,探讨酯类航空润滑油基础油的热氧化衰变规律,从分子水平揭示酯类航空润滑油基础油高温衰变后颜色、黏度和酸值变化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空气、氧气和抗氧剂N-苯基-α-萘胺(NPAN)对DHS黏度高温衰变影响较小,这是因为油品分子链在高温作用下既发生裂解使黏度低,也会相互聚合使黏度增大;氧气的存在会与自由基生成醇、醛和酸等含氧化合物,使油样酸值急剧增大,添加NPAN后极大地抑制了酸值升高,油样酸值的突变温度升高,表明NPAN在酯类基础油中发挥了较好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酚型抗氧剂和胺型抗氧剂作为自由基捕捉剂型抗氧剂,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润滑油中。分析研究了自由基捕捉剂型抗氧剂的作用机理,对于有效地改善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能、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以及研制新型润滑油抗氧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无铅汽油的组成及其对灭火效果的影响,介绍了不同种类抗溶灭火剂的性能和选用。  相似文献   
18.
有机金属化合物是一种高性能的极压抗磨剂,不仅具有优良的抗磨减摩性能,而且拥有较好的抗氧化和耐高温性能,能显著提高润滑剂的承载能力,在润滑油添加剂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有机钼、有机钨和有机钛极压抗磨剂的性能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对两种不同硅酸盐水泥分别与丙烯酸酯乳液共同固化形成的复合防腐材料层进行了附着力、耐冲击性、柔韧性和线膨胀系数等物理性能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其性能差异,探索了聚/灰比对复合防腐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硅酸盐水泥中加入聚合物乳液共同固化得到的复合材料较之水泥单独水化得到的固化产物,在粘附性、耐冲击性和柔韧性等方面均有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当聚/灰比R>0.3时,聚合物乳液对复合材料性能的改善更加明显;在相同聚/灰比条件下,NE-1硅酸盐水泥/聚合物复合材料相比P·O 52.5硅酸盐水泥/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性能更为优异;当R>0.5时,聚合物水泥复合材料的性能不再随丙烯酸酯乳液用量的增加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因此建议聚/灰比的适宜范围为0.3~0.5。  相似文献   
20.
根据Dewar和POM规则设计并采用Pd及Pd催化末端炔键氢和卤素原子进行偶联反应,再与炔酮反应合成的嘧啶环代单炔MSNA化合物,具有较大的分子共轭体系,因其星组碳被电负性更强的氮原子所取代,具有可在蓝紫光波段广泛应用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