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34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改性氧化石墨烯(GO),再将PVP改性GO(PGO)与丁苯橡胶(SBR)胶乳共凝制得PGO/SBR硫化胶,通过X射线衍射法(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PGO在SBR基体中的分散状况,考察了PVP用量对SBR硫化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GO/SBR硫化胶中,PGO被完全剥离,均匀分散在SBR基体中; 当PVP/GO(质量比)为3时,PGO/SBR硫化胶的交联密度达到最大值,比GO/SBR硫化胶增大了46.3%,物理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能、导热性能和耐溶剂性能达到最佳,相比GO/SBR硫化胶,拉伸强度、100%定伸应力和撕裂强度分别提高了43%,315%,22%,最大分解温度升高了5.71℃,导热系数增加了11.7%,平衡溶剂吸附量下降了37.1%。  相似文献   
92.
采用蒸发法将细菌纤维素晶须(BCWs)与天然橡胶(NR)胶乳混合制备了NR/BCWs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吸水性能及吸水前后常温储能模量的变化。结果表明,NR/BCWs复合材料的吸水过程可分为2步,第1步速率较大,第2步逐渐减小直至溶胀平衡状态。随着BCWs填充量的增加,NR/BCWs复合材料的平衡吸水量先减小后增大。这是由于BCWs既可以形成吸水通道增大吸水量,又能形成物理交联减小吸水量,填充量低时后者起主要作用。吸水后NR/BCWs复合材料的常温储能模量显著降低,幅度可达到2个数量级,当BCWs的填充量仅为3份时,模量变化幅度达到80.71%。  相似文献   
93.
研究了羰基铁粉含量和硫化温度对天然橡胶基磁流变弹性体(MRE)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羰基铁粉用量的增加,MRE的交联密度降低,硫化速率提高,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明显下降,胶料的热稳定性提高;随着硫化温度的升高,MRE的焦烧时间缩短,硫化返原现象严重,128℃下制备的MRE中羰基铁粉的链状结构最为明显,143℃下则不呈链状结构;在硫化温度128℃、羰基铁粉用量为60份时,制得的MRE的磁流变效应最高,达到48.9%。  相似文献   
94.
炭黑-白炭黑双相粒子填充天然橡胶的硫化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horeisy’s模型和自催化反应模型研究了炭黑-白炭黑双相粒子(CSDPF)的用量及硅烷偶联剂Si 69改性CSDPF对天然橡胶(NR)硫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horeisy’s模型能更好地描述CSDPF及改性CSDPF填充NR的硫化过程;随着CSDPF和改性CSDPF用量的增加,NR胶料均出现硫化返原现象,但后者硫化返原现象有所减轻;随着CSDPF和改性CSDPF用量的增加,NR胶料的硫化时间变长,硫化速率下降,硫化反应级数增加;填充硅烷偶联剂Si 69改性CSDPF,胶料的硫化时间变短,硫化速率增加。  相似文献   
95.
针对断层附近布井风险大的问题,根据断块油藏构造和油层发育特征,利用断层倾角、地层倾角及油层底面与目的层顶面距离的空间几何关系,建立了反向正断层对开发布井影响的数学模型,并绘制了3种参数的关系图版,揭示了其对油田开发布井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发井与断层上盘的最小距离(简称最小距离)和油层底面与目的层顶面距离呈正相关性;断层倾角与地层倾角和最小距离呈负相关性,且相比地层倾角,断层倾角对最小距离的影响更加明显。应用数学模型,在A区块进行了井位部署,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研究结果为反向正断层附近开发井位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
分别选用丁苯橡胶(SBR)、天然橡胶和羧基丁腈橡胶作为基质,采用蒸发法将细菌纤维素晶须(BCWs)分别与3种橡胶胶乳混合,制备了橡胶/细菌纤维素晶须复合材料,研究了橡胶基质对复合材料吸水性能及水刺激-力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BCWs后,3种橡胶基质制备复合材料的吸水性能都得到增强,常温储能模量均明显下降,幅度可达到2个数量级。3种基质中以非极性橡胶SBR制备的SBR/BCWs的吸水性能和水刺激-力响应性能为最佳。  相似文献   
97.
以聚乙烯醇(PVA)、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c)为原料,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FeCl3为交联剂,甘油(Gly)为抗冻剂,水为溶剂,采用自由基聚合和冻融循环法制备了PVA-P(AM-AAc)-Fe3+-Gly导电水凝胶(以下简称PAFG).结果表明:当Gly质量分数为50%时,PAFG的拉伸强度为409 ...  相似文献   
98.
通过在酸性条件下水热处理凯夫拉纳米纤维得到了具有水分散性的凯夫拉纳米纤维(hANFs),并通过乳液混合法将其填充到羧基丁腈橡胶(XNBR)中,研究了hANFs与橡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结果表明,hANFs与XNBR之间存在氢键作用且随着填料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当hANFs用量为5份(质量)时,复合材料的硫化速率和交联密度相比于纯XNBR分别提高35. 7%和55. 9%。  相似文献   
99.
研究了水溶性Kevlar纳米纤维(m-KNFs)对丁苯橡胶/羧基丁腈橡胶共混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KNFs可有效地改善共混硫化胶的相容性;当m-KNFs用量为0.3份时,共混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100%定伸应力以及撕裂强度分别提高了87.2%,17.2%,13.2%,142.6%。  相似文献   
100.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不同氧化程度的氧化石墨烯(GO),并采用乳液混合法制备了GO/羧基丁腈橡胶(XNBR)复合材料,表征了GO的微观结构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状况,考察了GO的氧化程度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分别采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计算了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活化能。结果表明,GO表面含有羧基、羰基和环氧基的含氧基团,氧化程度随着氧化剂高锰酸钾用量的增加而提高;GO氧化程度的提高可以有效改善GO在XNBR基体中的分散效果及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但是氧化程度过高会使热稳定性下降;采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计算得到的热分解活化能虽不相同,但其大小顺序与GO氧化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