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45篇
综合类   34篇
化学工业   107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24篇
建筑科学   62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23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21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500kV断路器失灵保护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系统对故障的极限切除时间要求提高,断路器拒动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变大。分析了开关固有分闸时间、燃弧时间、失灵动作元件返回时间等影响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延时取值的主要因素及其时间分布特性,提出了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延时及保护逻辑优化方案,并分析了缩短失灵保护动作延时可能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22.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降解壳聚糖季铵盐微球(HTCCs)吸附剂,并对其进行FT-IR、XRD和SEM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HTCCs的优化制备条件:油水比8∶1、搅拌速率600~700 r/min、乳化时间45 min、反应温度40℃、交联时间4 h、乳化剂用量0.010 g/mL,交联剂用量28.3%(对HTCC质量)。将HTCCs应用于活性染料废水的吸附,优化工艺为:pH=7、温度37℃、振荡速率120 r/min、吸附时间60 min。  相似文献   
23.
在研究粉煤灰对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改善作用的基础上 ,探讨粉煤灰对路用商品砼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4.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定位、教学重点、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模块结构和课程设置的设想  相似文献   
25.
本文主要介绍炼油厂常减压装置DCS系统更新过程,以及采用美国EMERSON公司DeltaV系统实现装置物料平衡计算、机组监测系统与DeltaV系统通讯、机组防喘振控制、停机联锁、过程实时数据上网、先进控制应用。  相似文献   
26.
1.技术方案加药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技术方案是把加药工艺、电力供给、照明、供暖、仪表、通讯和药剂存储间等系统与结构,全部集成在保温后的标准集装箱内,制成箱房型密闭加药装置,形成一个独立的功能单元。加药系统的模块化设计的核心技术是工艺部分,经过反复论证与比较,采用了廊  相似文献   
27.
简要介绍了大亚湾核电站在近十年使用离子色谱仪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我们的解决情况。  相似文献   
28.
陈朝晖 《建井技术》2007,28(3):28-31
简要回顾了我国近10年来深厚冲积层冻结凿井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分析了目前深厚冲积层冻结凿井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深厚冲积层冻结凿井技术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9.
探讨加入WTO后对公路行业的影响,结合工作实际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0.
对热释电系数测试系统进行了研究,用单串口取代多串口,降低了系统连线的复杂度,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加入计算机控温机制,实现了计算机反馈控制加热炉升温速率,极大地提高了升温曲线的线性度,其线性度达到0.37%,从而消除了加热炉升温滞后性带来的测量误差,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用几种热释电材料对现有系统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新热释电系数测试系统的测试结果与理论数据相符,该系统已经可以较准确测量热释电材料的热释电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