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6篇
  免费   543篇
  国内免费   280篇
电工技术   592篇
综合类   519篇
化学工业   985篇
金属工艺   390篇
机械仪表   518篇
建筑科学   647篇
矿业工程   328篇
能源动力   200篇
轻工业   1021篇
水利工程   311篇
石油天然气   315篇
武器工业   62篇
无线电   6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90篇
冶金工业   296篇
原子能技术   86篇
自动化技术   685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14篇
  2022年   249篇
  2021年   266篇
  2020年   315篇
  2019年   407篇
  2018年   344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494篇
  2013年   339篇
  2012年   371篇
  2011年   385篇
  2010年   329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354篇
  2006年   308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5篇
  1960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针对带有线性等式和不等式约束的无确定函数形式的约束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梯度投影法与遗传算法、同时扰动随机逼近等随机算法相结合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遗传算法进行全局搜索,利用同时扰动随机逼近算法进行局部搜索,算法在每次进化时根据线性约束计算父个体处的梯度投影方向,以产生新个体,从而能够严格保证新个体满足全部约束条件。将上述约束优化算法应用于典型约束优化问题,其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和收敛性。  相似文献   
102.
抗静电可染丙纶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丙烯、抗静电组分、可染组分三元共混体系纤维的抗静电性能、力学性能、染色性能及形态结构。研究表明:抗静电组分和可染组分有一定的相互影响,当抗静电组分加入量在4%~6%;而可染组分加入量在8%~10%时为共混体系的最佳配合范围,共混纤维成品丝既表现出良好的抗静电性能,又表现出良好的可染性能,实现了常压沸染深色的效果。还发现,共混纤维拉伸丝的比电阻小于卷绕丝的比电阻。  相似文献   
103.
叙述了耐火制品显气孔率检测质量控制图的绘制及应用;分析了影响检测质量的因素;指出了利用质量控制图来控制实验室检测质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4.
杨旭锋  陈栋栋  职慧珍  杨锦飞 《精细化工》2020,37(10):2120-2124
以三苯胺为原料,通过亲电取代反应制备得到中间体4,4′,4′′–三碘代三苯胺(TITPA),该中间体与亚磷酸三甲酯在Pd(PPh3)2Cl2催化下经Arbuzov重排得到目标产物4,4′,4′′–三膦酸甲酯三苯胺(TPTPA)。通过1HNMR、13CNMR、31PNMR、高分辨质谱和元素分析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种类与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目标化合物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 n(Pd(PPh3)2Cl2)∶n(TITPA)= 0.18∶1.00,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5h。在该条件下,目标产物TPTPA的收率可达82.5%。接着,TITPA用于PVC的阻燃改性。结果表明,当TPTPA添加量为10%(以PVC树脂的质量为基准,下同),样品的极限氧指数可达29.6%、UL94垂直燃烧达V-0级,且力学性能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105.
计算机建模仿真已经发展为重要的产品开发和系统测试手段.仿真可信度对仿真结果非常重要,但评估仿真可信度的过程常常较为繁琐.面向复杂产品仿真的可信与可靠评估需求,研究了评估风险的来源,提出了复杂产品仿真可信度鲁棒评估方法.该方法尽可能多地利用专家经验知识、仿真数据和试验数据的评估信息进行定性定量综合评估,通过建立评估结果分析反馈的优化机制,实现在反复迭代的评估过程中,减小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评估结果逐渐趋向一致、稳定,以提高复杂产品仿真的评估结果的可信性、可靠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6.
稠油O/W型乳状液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庆黑帝庙稠油为研究对象,依据稠油乳化降粘原理及O/W型乳状液的形成机制,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类型及添加量,碱的添加量,温度、油/水比、振荡方式等因素对稠油O/W型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为筛选降粘剂复合配方及选择降低粘工艺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7.
介绍了SQ105型精脱硫剂在淄博第一化肥厂尿素装置上进行的工业侧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SQ105精脱硫剂是一种能在常温条件下同时脱除H2S、羰基硫的精脱硫剂,适用于各种工艺气中硫化物的脱除,具有脱硫精度高、操作温度低、硫容大、操作费用低等特点.SQ105精脱硫剂性能优于工业装置上的水解-脱硫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8.
The two-stage and two-phase anaerobic process (TSTP) composed of hydrolytic acidification reactor,first-order and second-order external circulation anaerobic reactors (EC) was taken to treat methanol wastewater.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STP process is quick start-up in 51 d, and the maximum VFA of hydrolytic acidification reactor effluent reaches 876 mg/L. Under the condition of volume loading of 6.56 kgCOD/m3·d, COD removal rate of the first-order EC reactor is about 85%, an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volume loading of 1.02 kgCOD/m3·d, COD removal rate of the second-order EC reactor is about 50%. When the inflow COD of TSTP process is between 7000-11000 mg/L, its effluent COD is lower than 600 mg/L. In the biological conversion process of methanol into methane,the production of acetic acids as an intermediate product can be ignored and the direct production of methane from methanol is predominant.  相似文献   
109.
为了有效控制A/O生物除磷工艺处理化粪池污水时产生的丝状菌膨胀,先后采取改变系统的COD污泥负荷(NCOD)、溶解氧(DO)的质量浓度和降低S2-的质量浓度等措施,最终使A/O除磷工艺丝状菌膨胀得到了控制,污泥沉降性能得到了有效恢复.研究结果表明:A/O除磷工艺在高NCOD条件下运行时,容易发生严重的丝状菌膨胀现象,原因是COD在厌氧区降解后仍有较高的剩余量进入好氧区,导致聚磷菌在和丝状菌的竞争中优势变弱;在低NCOD条件下运行时,由于原水中硫化物含量过高导致丝状硫细菌增殖,因此仍然存在轻度的丝状菌膨胀现象.  相似文献   
110.
以双季戊四醇(DPE)、亚磷酸三苯酯(TPP)为原料,氢氧化钠为催化剂,通过酯交换反应得到双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阻燃剂.用正交法讨论了原料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催化剂为氢氧化钠,其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n(P(Oph)3):,n(C10H22O7)为2.06:1,反应温度为100℃~110℃,反应时间为10 h,双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收率为86.3%.采用红外吸收光谱和元素分析初步证实了产品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