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7篇
  免费   645篇
  国内免费   403篇
电工技术   394篇
综合类   488篇
化学工业   1218篇
金属工艺   511篇
机械仪表   405篇
建筑科学   614篇
矿业工程   361篇
能源动力   179篇
轻工业   518篇
水利工程   144篇
石油天然气   669篇
武器工业   56篇
无线电   980篇
一般工业技术   955篇
冶金工业   375篇
原子能技术   54篇
自动化技术   1044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264篇
  2021年   371篇
  2020年   307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266篇
  2017年   292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362篇
  2014年   402篇
  2013年   522篇
  2012年   502篇
  2011年   543篇
  2010年   463篇
  2009年   449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427篇
  2006年   417篇
  2005年   356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为了探究砂砾岩储层物性差异的成因,以石臼坨凸起东北缘秦皇岛19-A构造和秦皇岛29-B构造沙河街组一段(沙一段)+沙河街组二段(沙二段)为例,通过岩心、铸体薄片、岩石物性、全岩分析、流体包裹体等资料,定量分析了砂砾岩储层的差异、控制因素以及孔隙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①沉积作用控制了不同构造的岩性差异和原始物性差异,是其主要因素。秦皇岛29-A构造沙一段+沙二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中砂岩、粗砂岩夹薄层砾岩储层,粒度相对较细,砾岩比例小(约为2%),粒间以少量泥质为主,物性好,原生孔隙为主。秦皇岛29-B构造沙一段+沙二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含生物碎屑的砾岩与中砂岩、粗砂岩互层的储层,粒度较粗,砾岩比例高(约为57%),粒间以大量方解石、白云石等胶结物为主,物性差,次生孔隙发育。受控于沉积作用的差异,秦皇岛29-A构造沙一段+沙二段储层原始孔隙度为32.7%,秦皇岛29-B构造储层原始孔隙度为29.6%。②不同沉积作用影响下,砂砾岩储层经历了差异成岩演化。在长期碱性→酸性→短暂碱性的流体演化过程中,秦皇岛29-A构造经历了较强的压实作用(损失孔隙度为16.2%,孔隙度损失率为47.1%)和较弱的胶结作用(损失孔隙度为5.5%,孔隙度损失率为15.5%);秦皇岛29-B构造经历了较弱的压实作用(损失孔隙度为10.1%,孔隙度损失率为35.6%)和较强的胶结作用(损失孔隙度为14.9%,孔隙度损失率为53.2%)。2个构造均经历了相近的强烈溶解作用(秦皇岛29-A构造增加孔隙度为8.3%,增孔率为24.7%;秦皇岛29-B构造增加孔隙度为7.2%,增孔率为25.8%)。③孔隙定量演化揭示,不同构造的储层孔隙演化过程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92.
长期以来油气成藏定量研究是油气勘探研究的难点。文章基于三维地震、测井以及录井等资料,对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新近系油气成藏条件、富集模式和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黄河口凹陷新近系油气主要富集在走滑反转带和断隆带两类构造单元,具有两种不同的成藏模式。其中,走滑反转带新近系的油气运移能力受油源断层的活动强度和古近系区域盖层厚度共同控制;断隆带新近系油气运移的能力受仓储层的输导脊和切仓断裂共同控制。并建立了两类不同成藏模式下表征油气输导能力的定量模型和公式。进一步指出,新近系构造-岩性圈闭在具备供烃条件时,其成藏规模仍受到“断-砂”接触程度的控制。砂体与油源断层的总接触面积越大,其内部油气充满度一般越高。  相似文献   
993.
致密油层压裂效果及油气动用情况的评价指标和判识手段一般具有地区适用性。选取热解参数S 1/S T、PI值与饱和烃分子组成参数 C 20 - / C 21 + 、∑三环/∑五环、Pr/nC17、Ph/nC18对水平井开发目标层位长72亚段及相邻层位长71亚段和长73亚段进行比对,分析其实施压裂后致密油的动用效果。结果显示,参数 C 20 - / C 21 + 、∑三环/∑五环的比值存在明显分异;Pr/nC17、Ph/nC18参数也敏感地反映了原油直链和支链烷烃分子的差异渗流特征,表现为分子结构简单的轻组分相对含量在目标层位中明显降低。综合各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特征,认为目标层位长72亚段的致密油受到优先动用,但采出程度不大。研究结果为鄂尔多斯盆地致密储层油气动用层位的精细判识提供了有效的敏感参数。  相似文献   
994.
针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在高矿化度条件下增黏能力下降的问题,采用仪器检测和物理模拟等方法,对具有能够去除或屏蔽水中Ca2+、Mg2+的络合剂进行筛选、复配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流动性实验和驱油效果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0种络合剂中,氨基三甲叉膦酸与羟基乙叉二膦酸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具有很好的增黏效果,增黏率达到了30%左右。综合考虑增黏效果、稳黏效果、反应时间和成本等方面因素,将10种络合剂复配,其中,“SY-Ⅰ”络合剂提高初始黏度效果明显,“SY-Ⅱ”络合剂提高黏度稳定性效果明显。与未加络合剂的聚合物溶液相比较,加入络合剂的聚合物溶液分子线团尺寸更大,黏弹性更好,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更大,驱油效果更好。矿场试验表明,加入络合剂的聚合物在驱替过程中注入压力明显提升,采油井的含水明显下降,产油量明显增加,增油降水效果显著。该研究对提高聚合物驱技术经济效益、指导矿场实践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砂砾岩储层致密化成因及其与晚期油气侵位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合理地解释。为此,以渤中凹陷西南部地区古近系砂砾岩气藏为研究对象,利用物性、热史、包裹体等分析资料,确定油气首次成藏时间、划分油气充注期次、恢复成藏期储层物性,进而模拟压实作用对储层的影响,并结合包裹体、铸体、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实验手段明确油气侵位关系,分析石英加大、黏土矿物转化、碳酸盐胶结等关键致密化作用发生的序列,探究储层致密化作用机理及其与油气充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深层砂砾岩油气充注至少可分为3期,早期包裹体为重质油,晚期包裹体气油比高;②首次油气充注期为距今5Ma,储层埋深介于2500~2800m,以中孔、中渗储层为主,储集物性较好,成藏后盆地快速沉降、充填,上覆地层增加厚度超过1 000 m;③首次油气充注后砂砾岩进入成岩快速演化期,埋深介于2 500~3 200 m,是砂砾岩快速压实阶段,石英加大在油气充注后经历了两期强烈发育,减孔作用明显,压实减孔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重要机制;④埋深介于2 500~3 500 m为该区黏土矿物快速转化区间,花状及丝发状伊利石极其发育,对渗透率的大小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⑤铁方解石及铁白云石沉淀于石英加大之后,使储层进一步致密化,以残余孔隙为主。结论认为,该区古近系砂砾岩气藏具有先成藏后致密的特点,尽管油气充注对储层成岩具有抑制作用,但后者仍然会导致储层的致密化。  相似文献   
996.
In this article, a redox-responsive poly(ionic liquid) (redox-PIL) hydrogel Poly(1-vinyl-3-propionate imidazole phenothiazine sulfonic acid)-chitosan [Poly(VPI+PTZ-(CH2)3SO3)-CS] was produced by using chitosan (CS) crosslinking with redox-PIL Poly(1-vinyl-3-propionate imidazole phenothiazine sulfonic acid [Poly(VPI+PTZ-(CH2)3SO3)]. The incorporation of redox-active counter anions 3-(phenothiazine-10-yl) propane 1-sulfonic acid anions (PTZ-(CH2)3SO3) into cationic PIL-polyimidazole rendered Poly(VPI+PTZ-(CH2)3SO3) with electron catalytic ability, ionic conductivity, and electron conductivity. Poly(VPI+PTZ-(CH2)3SO3)-CS combines the properties of hydrogel and redox-PIL, thus offering intrinsic porous conducting frameworks and promoting the transport of charges, ions, and molecules, leading hydrogel with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The crosslinking occurrence of Poly(VPI+PTZ-(CH2)3SO3) and CS resulting from the synthetic process of hydrogel was verifi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 three-dimensional polymer network hydrogel with 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permeability was formed after crosslinking. In addition, only 64% weight loss within 600 °C was observed in Poly(VPI+PTZ-(CH2)3SO3)-CS representing its thermally stable performance. When used as an electrochemical sensor, the hydrogel-modified gold electrode improved the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of cysteine. 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etection range was from 5 × 10−8 to 5 × 10−3 M and the limit of detection was 6.64 × 10−8 M. © 2019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2019 , 136, 48051.  相似文献   
997.
998.
以重机牌LBH-761型和兄弟牌LH4-B814型锁眼机的旋梭为例,比较两配件的区别,并进行改造,实现不同品牌机器同一配件的互换,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999.
采用将纳米粉体、助剂、添加剂等材料制备的纳米抗菌聚氨酯树脂母液,进一步制成抗菌防霉涂饰剂,用于PU合成革表面涂饰。确定了纳米TiO2的最佳用量,在聚氨酯合成革表面油墨中添加1%~2%的纳米抗菌剂,可以取得较好的抗菌防霉效果。进行了研磨设备选择试验,实现了抗菌纳米涂饰剂在合成革中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以猪肉及其它辅料为原料制备出了一种耐高温型猪肉香精,主要考察了呋喃酮、桂皮油、丁位十二内酯等原料对猪肉香精头香香气的影响以及不同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猪肉香精前体物的影响,确定了相对优化的原料添加量及反应条件。并对猪肉香精的耐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经高温120℃处理20 min后,仍能保持较好的香韵结构,香气无明显损失,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