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634篇
  免费   25635篇
  国内免费   16460篇
电工技术   19621篇
技术理论   5篇
综合类   22662篇
化学工业   27959篇
金属工艺   14780篇
机械仪表   15954篇
建筑科学   17486篇
矿业工程   9207篇
能源动力   5866篇
轻工业   22804篇
水利工程   6717篇
石油天然气   8721篇
武器工业   3368篇
无线电   2409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689篇
冶金工业   8355篇
原子能技术   3506篇
自动化技术   31938篇
  2024年   967篇
  2023年   3657篇
  2022年   8791篇
  2021年   11595篇
  2020年   8480篇
  2019年   5804篇
  2018年   6400篇
  2017年   7413篇
  2016年   6303篇
  2015年   10472篇
  2014年   13219篇
  2013年   15151篇
  2012年   18718篇
  2011年   19534篇
  2010年   18354篇
  2009年   17507篇
  2008年   17518篇
  2007年   16308篇
  2006年   13991篇
  2005年   11118篇
  2004年   7958篇
  2003年   5203篇
  2002年   4775篇
  2001年   4127篇
  2000年   3370篇
  1999年   1494篇
  1998年   622篇
  1997年   514篇
  1996年   429篇
  1995年   368篇
  1994年   286篇
  1993年   226篇
  1992年   162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59篇
  1979年   4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9年   39篇
  1951年   3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二氧化硅为硬模板,采用碳化和硫化工艺制备出具有三维碗状结构的CoS_2/C复合材料.利用XRD,Raman和XPS研究了所制备材料的相组成,晶体结构,元素组成和价态.利用SEM和TEM对其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并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分析了CoS_2/C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三维碗状结构CoS_2/C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可以达到466 F/g.将CoS_2/C和N-rGO分别作为正极和负极组装的水系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器件的电压窗口可以拓宽到1.6 V.该器件在0.5 A/g的电流密度下能量密度可以达到13.6 wh/kg,功率密度达到374.5 w/kg.在3 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5000次循环充放电后容量保持率达到了87%.  相似文献   
42.
基于对甲基氯硅烷单体生产中水解反应特点的分析,论述了国内外几种水解反应器的结构特点,着重介绍了几种水解反应器在工业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并对水解反应器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3.
44.
Yuchuan Lei 《传热工程》2020,41(9-10):768-778
Abstract

A numerical study of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in curved square and triangle microchannels with various curvatures is conducted. The model is based on the volume of fluid approach and user-defined routines. The predictive accuracy of the numerical results is assessed by comparing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with available correlation. After the validation, the effects of the mass flux and heat flux o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re analyzed in detail. Increasing mass flux could strengthen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while wall heat flux has little effect on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The curved microchannels show an advantage in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comparing with the straight ones, and the enhancement performs better in curved microchannels with larger curvatures. Besides,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could be enhanced in triangle microchannels in comparison with square microchannels.  相似文献   
45.
为了研究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燃用无烟煤时床温及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对于NO和N2O排放的影响,在1 MW CFB试验装置上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床温由880 ℃提高到970 ℃,NO排放质量浓度由119.5 mg/m3上升到226.0 mg/m3,N2O排放质量浓度由216.0 mg/m3降低到102.2 mg/m3;在氨氮摩尔比(NSR)为0~3.7之间,随着NSR的提高,脱硝效率从0上升到50.72%;进一步提高NSR到5.2,脱硝效率升至53.61%,增加较为缓慢;随着NSR从0提高到1.7,N2O排放质量浓度由84.3 mg/m3上升至118.3 mg/m3,增长较为缓慢;进一步提高NSR至2.0,N2O排放质量浓度上升至187.7 mg/m3,增长速度提高;继续提高NSR至5.2,N2O排放质量浓度上升至381.4 mg/m3;CFB锅炉采用以尿素为还原剂的SNCR脱硝工艺时,单纯通过加大NSR来提高脱硝效率不仅效果有限,过量喷入的还原剂会造成N2O排放量的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6.
以产于云南曲靖的干巴菌为原料,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优化干巴菌多糖的提取工艺,通过测定干巴菌多糖对DPPH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干巴菌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5 h、料液比1∶15(g∶mL),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达到10.08%;当干巴菌多糖浓度为5 mg·mL~(-1)时,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6.99%,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7.46%,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7.
采用动态平衡法,在293.15~332.80 K、常压下,测定了双季戊四醇(DPE)在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三种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结果表明:DPE在不同质量分数的水+(甲醇、乙醇、异丙醇)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随体系温度升高而增大;同一温度下,其在所选取溶剂体系中的溶解度随着甲醇、乙醇或异丙醇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λh方程、两参数方程与Apelblat方程均能够对所测定的溶解度数据进行较好的关联;通过修正的van’t Hoff方程计算得到DPE在所选取溶剂体系中Δsol H 0、Δsol S 0和Δsol G 0均大于零,表明DPE在所选取溶剂体系中的溶解过程为吸热、熵增的非自发过程。  相似文献   
48.
高性能碳基储能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化学储能器件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电极材料。碳材料具有来源广泛、化学稳定性好、易于调控、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能量存储系统,但仍存在能量密度低、倍率性能差等问题。本文从碳材料孔结构调控、杂原子掺杂、与金属氧化物复合三个角度,综述了构建高性能碳基储能材料的设计合成策略,介绍了其在锂/钠离子二次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对几种方法策略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对高性能碳基储能电极材料的设计开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9.
以模内装饰技术(IMD)测试平板为研究对象,利用仿真和实验方法分析薄膜滞热的影响因素及薄膜滞热对成型工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薄膜滞热使动模侧模具温度场变化滞后于定模侧温度场,且在实验条件下达到8.6 ℃的最大温度差;薄膜滞热随着模具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熔体温度和薄膜厚度增加而升高;薄膜影响熔体的充模与冷却,造成产品冷却不均的现象;薄膜滞热导致产品翘曲变形增加。  相似文献   
50.
为研究钢管套筒灌浆连接轴向受拉破坏过程及破坏机理,试验中设计了16组48个钢管套筒灌浆连接试件,试件采用钢板代替圆钢管,并进行静载试验。分析了灌浆料裂缝扩展过程、荷载-相对位移曲线,并对抗剪键高距比、灌浆料厚度、侧向力等因素对破坏过程及承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不设置抗剪键的套筒灌浆连接试件,斜裂缝随机产生,裂缝分布不均匀;对于设置抗剪键的套筒灌浆连接试件,裂缝首先出现在底部抗剪键位置处,与水平方向夹角约为30°,随后在中部和上部抗剪键位置处分别出现斜裂缝。由于每个抗剪键上荷载分担并不均匀,与抗剪键接触的灌浆料逐渐达到极限压应力,达到极限状态时,承载力全部由抗剪键间的机械咬合力承担,在连接承载力中,可忽略摩擦力和胶结力作用。随着抗剪键高距比h/s增大,各试件初始剪切刚度相差不大,承载力增大,但增幅逐渐减小,建议抗剪键高距比0.06g/s>0.3,同时需要满足灌浆料灌注的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