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364篇
  免费   22303篇
  国内免费   15577篇
电工技术   18670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19670篇
化学工业   24064篇
金属工艺   13256篇
机械仪表   13281篇
建筑科学   15898篇
矿业工程   6814篇
能源动力   5434篇
轻工业   18926篇
水利工程   6484篇
石油天然气   6339篇
武器工业   2642篇
无线电   2155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477篇
冶金工业   6990篇
原子能技术   3156篇
自动化技术   29585篇
  2024年   815篇
  2023年   2973篇
  2022年   6848篇
  2021年   9080篇
  2020年   6632篇
  2019年   4898篇
  2018年   5108篇
  2017年   5763篇
  2016年   5150篇
  2015年   8188篇
  2014年   10284篇
  2013年   12135篇
  2012年   15373篇
  2011年   16218篇
  2010年   15162篇
  2009年   15084篇
  2008年   15393篇
  2007年   14867篇
  2006年   13240篇
  2005年   10682篇
  2004年   8015篇
  2003年   5842篇
  2002年   6108篇
  2001年   5647篇
  2000年   4108篇
  1999年   1975篇
  1998年   908篇
  1997年   715篇
  1996年   583篇
  1995年   473篇
  1994年   368篇
  1993年   315篇
  1992年   274篇
  1991年   202篇
  1990年   149篇
  1989年   159篇
  1988年   108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46篇
  1979年   40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28篇
  1958年   2篇
  1951年   2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服务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及精细化管理,保障示范区水资源安全,梳理了示范区水资源保护协作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了水资源保护协作机制的新要求,借鉴国外跨区域水资源保护协作典型案例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基于示范区的信息共享、相关标准衔接、水资源保护协调联动等3项机制和完善重点领域法制保障、加强跨界水体联合监测、强化联合执法监管、引入多元化市场投资模式等4项配套政策措施,可进一步推动示范区水资源精细化管理与保护。  相似文献   
992.
为划分镇江市降雨场次和分析暴雨特性,基于丹徒站1981—2016年汛期5—10月的逐分钟降雨资料,确定了降雨间隔时间,筛选了暴雨场次,分析了汛期各月暴雨次数和暴雨量的变化特性,解析了不同历时和不同强度暴雨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镇江市合理的降雨间隔时间为2 h;汛期总暴雨次数呈略微上升的趋势,总暴雨量以每10年43.4 mm的速度增加;汛期暴雨主要集中在6—8月,其暴雨次数占汛期总暴雨次数的73.0%,其暴雨量占汛期总暴雨量的73.5%;7月和8月的暴雨量及其对总降雨的贡献率呈增加趋势,其他月份呈减少趋势,暴雨集中度增强;不同历时的暴雨中,一般暴雨占比最大,特短、短暴雨次数增长趋势显著,且特短暴雨的强度呈增加趋势;不同强度的暴雨中,弱暴雨占比最大,中、强暴雨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993.
为了理清城市水系统中多因素间的复杂关系,对系统解决城市水问题提供帮助,基于水系统理论与城市水系统模拟相关研究,提出了城市水系统中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和反馈的关联模型理论框架,建立了城市水系统演变过程中由针对经济发展的正反馈回路和针对可持续性的负反馈回路共同控制的新模式,构建了模拟城市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内在联系的城市水系统关联模型。以武汉市为例,应用建立的城市水系统关联模型,采用2001—2017年的历史统计数据,建立了武汉市城市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要素之间互馈作用的模拟模型,预测了武汉市的城市发展轨迹,并与武汉市2030年的远期规划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表明城市水系统模型能够揭示城市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多要素的耦合驱动机制,体现了节水技术与绿色发展相关政策两大因子导向下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良好预期。  相似文献   
994.
在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下,如何结合"放管服"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长效管控,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以编制《海绵城市监管技术指南》为契机,在调研两批30个试点城市推进模式的基础上,对海绵城市建设全过程的管控机制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管控体制、管控模式、管控目标和管控抓手,并基于"条块"管理相结合的形式,从相关规划、分区建设、项目建设等三个尺度,提出了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的全方位管控措施,以期为各地政府提供一套可借鉴可推广的管控模式.  相似文献   
995.
王彤  朱多林  周晓  韩大鹏 《给水排水》2021,47(3):125-131
多泵并联变频给水作为二次供水系统中最主要的运行方式,具有稳定、可靠、节能的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仍会因为工况分析不全面、泵组搭配不佳等问题导致节能效果不尽人意.为此,以二次供水常用的同型号双泵、三泵变频泵组为对象,探究其并联运行工况,提出"过渡低效区"的概念并分析其危害、产生原因及消除方式,借此概念给出了"改用变频大泵+工频小泵"以及"增加变频泵"的两种节能优化措施,推导了两种优化方式在双泵、三泵并联改造中消除"过渡低效区"的判定公式,并将其推广至n台水泵并联形式.最后以一工程实例模拟分析并联泵组优化措施的节能效果,结果表明各类优化方案均比原始方案更加节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其中改用"变频大泵+工频小泵"的方式节能性最好.  相似文献   
996.
我国城市水环境治理已全面进入到系统治理、综合施策的新阶段,在此过程中,如何识别水污染核心问题、评估相关工程预期效果,选择最具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是关键.以某城市水环境治理项目为例,通过构建精确内河河流水质模型,对城市内河河流污染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雨污混错接改造、径流污染控制、合流制溢流控制以及污水处理厂提标等工程进行了细致评估,通过工程效果分析,确立了以雨污混错接改造、径流污染控制为主要任务.由于上述两项工程实施后水环境达标状况良好,又确定了保留现状合流制片区截流倍数不变、不对污水处理厂进行过度提标等措施,以避免过度建设和投资浪费.  相似文献   
997.
近年来,农产品加工行业出现了多种加工模式,不同加工模式的用水流程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单一的农产品用水定额已经不适应现在复杂多变的行业模式.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具有行业代表性的脱水蔬菜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农产品加工行业用水现状,根据脱水蔬菜具体用水流程和用水量,将生产模式分为外加工、自加工,将自加工过程分为清洗、烫煮、冷却、消毒、烘干、车间和设备清洗6个环节,分析导致用水情况差异的影响因子,再分类确定用水定额,外加工生产企业用水定额值为6.4 m3/t,自加工生产企业用水定额值为54.0 m3/t,自加工各类细分用水定额值为39.9~60.0m3/t.  相似文献   
998.
潘艺  吴玮  黄天寅  王骁 《给水排水》2021,47(8):160-166
在分类用户用水模式分析的基础上,考虑选取5个特征流量进行水表误差曲线重建,对水表误差值进行修正,建立了基于水表误差曲线重建的表观漏损量估算方法.利用该方法对苏州市研究区域内新建小区、老旧小区、工业、商业、学校和医院等6类用户的水表误差进行修正,各水表的误差修正值分别为-0.25%、-4.1%、-4.59%、-2.03%、-5.74%、-0.34%,据此计算得到各类用户的表观漏损水量分别为7.41万m3、103.42万m3、292.50万m3、28.29万m3、167.83万m3、2.82万m3.与传统方法相比,建立的方法考虑到用户用水模式对水表误差曲线的影响,对表观漏损水量估算更为准确,能为用水行为类似的苏南地区的表观漏损水量估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朱弋  周骅 《给水排水》2021,47(7):54-59
面对城镇雨水管道外水入流(渗)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城镇雨水管道中的"水帐""管帐"相结合的方法,发挥水质检测和解析的引领作用,分析管路混接、管道缺陷等矛盾原因,进一步通过循环溯源、聚焦重点,实现高效调查.在上海某一分流制雨水系统实际应用中,只用全面调查所需四分之一的工作量,即快速聚焦系统主要问题管段,揭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00.
周建华  林忠军 《给水排水》2021,47(12):26-29
温州中心片污水处理厂位于规划滨江商务区CBD核心区域,为改善景观环境和对周边影响,采用集环保、节能和综合利用于一体的污水处理厂就近异地重建方案,处理能力40万m3/d,采用半地埋全封闭式建设.污水处理采用节地的9 m水深AAO生化池和双层沉淀池工艺,出水水质稳定达标,臭气采用双层密封加盖收集处理后高空排放.在竖向布置上,结合"分层供地"模式,屋顶建设体育休闲公园,让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