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8篇
金属工艺   11篇
机械仪表   10篇
矿业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冶金工业   44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7 毫秒
91.
晶体的生长形态不仅取决于晶体的内部结构,而且还与外部环境有关。通过调控温度、pH添加多组分添加剂的方式,对AlOOH在水热过程中的生长习性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采用先进的高分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X光衍射仪对实验样品进行了形貌、晶体结构等方面的详细分析和检测,利用扫描电镜附带的能谱仪定性对水热后的颗粒表面进行了元素的定型分析和成分的定量分析。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和整理,揭示了AlOOH在不同介质环境中的生长习性,总结出其生成针状、片状、块状和近球形的椭圆状颗粒的PH特点及温控环境,结合晶体结晶理论,探索了纳米AlOOH晶体的成核机理。  相似文献   
92.
把铸铁中几种典型的石墨萃取出来,从石墨中切取透射电镜可以研究的薄膜。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铸铁中几种典型石墨的微观形貌和微观结构。研究得出,铸铁中石墨变态的基本规律是:随着石墨晶体沿[0001]方向生长速度的增加,石墨由片状石墨→蠕虫状石墨→球状石墨→开花状石墨→过球化石墨。大断面铸件中心的变态石墨是过球化石墨.而不是球状石墨向蠕虫状石墨或片状石墨方向衰退的产物。  相似文献   
93.
分散剂用量对纳米四方多晶氧化锆悬浮体流变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低温强碱法制备了粒径为40nm左右的高纯纳米四方多晶氧化锆粉体。对于纳米四方多晶氧化锆粉体在不同条件下的Zeta电位的测试表明,聚电解质分散剂聚丙烯酸铵(NH4PAA)使粉体等电点降低,对聚电解质分散剂聚丙烯酸铵在纳米四方多晶氧化锆粉体上的等温吸附研究发现,由于聚电解质分散剂的作用,悬浮体中纳米氧化锆粉体颗粒表面的电动特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等电点向pH值降低的方向移动了3.5。分散剂用量为1.0%(对于粉体,按质量)时,悬浮体稳定性较好,该纳米粉体浆料的流变特性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94.
水热温度对纳米AlOOH成核机理及界面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观结晶理论解释提高水热温度时出现的纳米AlOOH形貌"逆转"现象,指出升高温度对纳米AlOOH晶体生长速率所具有的"双重"作用;分析温度的改变所引起的体系能量起伏,探讨温度变化直接引起生长基元变化,从而改变成核的机制,最终导致晶体形貌的改变的实质。结果表明:温度的提高激发新的晶核形成,诱导新的生长基元出现,改变原来的界面生长模型,从而彻底改变了晶体生长机制。  相似文献   
95.
工业纯铁熔体中分别添加平均粒度为80 nm的TiO2和1.5μm的VC颗粒,熔炼后得到铸锭试样。用非水溶液电解法提取试样中的非金属夹杂物,用SEM及EDS研究夹杂物的形貌、成分及存在状态。结果表明,外加的TiO2及VC颗粒与熔体中的原始夹杂物或杂质元素发生作用,形成了一种包裹TiO2或VC颗粒的复合夹杂物,夹杂物内部的颗粒相界面清晰;MnS夹杂物呈斑点或条带状析出,分布或包覆于VC复合夹杂物颗粒的表面。并从热力学上分析TiO2及VC颗粒在熔体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6.
夹杂物对钢材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现行的夹杂物检验方法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不能适应钢铁冶金的发展。采用非水溶液电解法研究钢中夹杂物,不仅能有效避免金相法的随机性,还能解决酸性水溶液电解法损伤夹杂物的问题,提高了夹杂物研究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7.
前驱体对纳米AlOOH水热制备过程中团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水热产物的分散性,消除水热合成过程中纳米AlOOH颗粒的软团聚和硬团聚,采用振动搅拌的方式制备了前躯体,在水热合成之前进行了离心处理,制备了分散性良好的纳米AlOOH晶粒。用高分辨透射电镜观察了样品形貌,用衍射仪分析了纳米AlOOH晶体点阵结构,用亚微米粒度及电位分析仪检测产物颗粒的表观团聚平均粒径及其分布,以此评价颗粒的团聚行为。通过分析研究探讨了前躯体制备方式对水热产物形貌的影响机理,揭示了化学位差和纳米粒子具有的较高的表面能是导致软团聚的根本原因,指出了杂质离子在结晶过程中的极性配位是导致硬团聚的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98.
水热体系X型沸石晶体生长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酸处理红辉沸石-氢氧化钠-铝酸钠-水的水热反应体系中,反应混合物的室温陈化是制备纯X型沸石的关键.酸处理红辉沸石不仅为X型沸石的生成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为晶核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界面,X型沸石的晶核总是优先形成于发生了溶解的酸处理红辉沸石表面.酸处理红辉沸石颗粒大小不仅影响X型沸石晶核的形成,而且影响其晶体生长方式.X型沸石的晶粒数量、晶体形态和晶粒大小主要受反应时间长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晶体的结晶形态取决于"生长基元"的形成及其运动.在添加复合添加剂的体系中,呈现出"生长基元"多元化共存的倾向.但并不是每一种"生长基元"都可以成为体系中的"晶核",只有"有利生长基元"才能在溶液中稳定地存在.由于"复合生长基元"的配位体系不同于单纯多聚体的配位体系.所以,浓度不同,温度不同,"有利生长基元"也就不同.本...  相似文献   
100.
薄板坯结晶器铜板组箱式电镀Ni-Co合金镀层特点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红  方克明  张宏杰 《连铸》2005,(1):20-21,27
介绍连铸结晶器铜板上各种镀层的特点,组箱式电镀工艺特点,Ni-Co合金镀层的特性以及薄板坯结晶器铜板上镀层的设计依据和实际使用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