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21篇
综合类   99篇
化学工业   17篇
金属工艺   116篇
机械仪表   46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11篇
轻工业   16篇
石油天然气   26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58篇
冶金工业   12篇
原子能技术   20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目的研究不同H_2/Ar流量比对纳米金刚石形貌和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MPECVD法制备了质量较好的纳米金刚石薄膜,并通过SEM、XRD对金刚石薄膜的形貌、结构以及晶粒尺寸进行了测试,还使用Raman对金刚石D峰、纳米金刚石特征峰(TPA)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当Q(H_2):Q(Ar)=50:49时,制备的金刚石晶粒为亚微米范畴,其平均晶粒尺寸为250 nm,表面平整度较差,出现堆积层错现象,但金刚石特征峰(D峰)最强,生长速率达到最大,约为125 nm/h;Q(H_2):Q(Ar)=10:89时,表面平整度高,二次形核现象明显,平均晶粒尺寸为20 nm;进一步减小H_2/Ar流量比为0时,可发现晶粒由纳米变为超纳米,二次形核更为明显,表面平整更高,其平均晶粒尺寸为3 nm,另外Raman测试发现金刚石特征峰强度随H_2/Ar流量比的减小而减小,而纳米金刚石特征峰随H_2/Ar流量比的减小而增大。结论随着H_2/Ar流量比的增加,金刚石表面平整度逐渐变差,表面粗糙度也在逐渐增大,同时金刚石的晶粒尺寸和生长速率在Q(H_2):Q(Ar)=50:49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492.
搅拌摩擦焊接的传热和力学计算模型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搅拌摩擦焊接(Friction Stir Welding)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固态连接技术。它主要用于铝合金,可以得到小变形、低成本和高质量的焊接接头。本文提出一个基于三维热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的传热和力学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了解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和循环,并预测焊后的残余应力和变形。对6061-T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进行了实例分析。传热分析表明,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时的最高温度不超过材料熔点的80%,因而属固态连接,同时为预测焊接接头的组织性能提供依据。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搅拌摩擦焊接的残余应力与变形要比传统的熔化焊接方法小得多。工件中最大的残余应力大约只有母材屈服极限的25%~30%。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相近,可作为进一步研究搅拌摩擦焊接过程和优化焊接参数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493.
将磁控管方式溅射用于微波ECR等离子体沉积技术。在低气压和低温下沉积了高度C轴取向的ZnO薄膜,其膜的沉积速率比普通ECR溅射中所得到的速率大得多,并且在Φ12cm的膜区域内显示出良好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494.
现代化的医院里图象在疾病诊断中已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描述了图象处理在医生工作站中的应用,给出了图象服务器的功能设计与考虑。  相似文献   
495.
低温等离子体对聚合物表面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低温等离子体作用在聚合物表面的机理做了简要介绍 ,指出这一过程有四种作用 :产生自由基 ,发生表面交联 ,引入极性官能团 ,表面变粗糙 ;对国内外利用等离子体对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做了简要介绍 ,同时指出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各类高分子材料加工中的巨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96.
以WC-6%Co为基体,采用磁控溅射法,在原始试样、酸腐蚀试样以及酸蚀后进行氢等离子体脱碳处理的试样上制备Ti过渡层,然后碳化过渡层为TiC。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装置中,制备金刚石薄膜。研究三种不同试样上的金刚石薄膜与基体的附着力。结果表明,在原始试样上的金刚石薄膜在冷却过程中自动脱落;在经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试样上,金刚石薄膜与基体间附着力高于在经酸蚀处理的试样上的金刚石薄膜与基体附着力。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等离子体脱碳还原处理降低WC晶粒表面能,增强Ti与WC间的结合强度,导致TiC过渡层与WC基体结合强度增加,从而增加金刚石薄膜附着力。  相似文献   
497.
采用 MPCVD 技术,研究了 CO2 -CH4 -N2 体系中 N2 对纳米金刚石膜生长状态及晶界处 H 含量的影响。 利用 SEM,XRD,Raman,FTIR 及 TEM 对纳米金刚石膜的形貌、结构和质量进行研究,并利用 Raman 及 FTIR 对晶界处 H 的含量进行计算分析。 结果表明,N2 流量的增加会在促使纳米金刚石膜的晶粒团聚体从球状逐渐转变为针状的同时减小晶粒尺寸,并使择优取向由<111>转变为<110>。 随着 N2 流量的增加,纳米金刚石膜的质量也随之降低,但晶界处的 H 含量逐渐上升。 具有针状晶粒团聚体的纳米金刚石膜具有明显的金刚石相和晶体石墨相。 N2 流量的增加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纳米金刚石膜的晶粒尺寸,改变晶粒的团聚形态及择优取向,还可以显著增加晶界处 H 的含量,促进石墨相的生成。  相似文献   
498.
厚板焊接时的残余应力与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建华  陈楚 《焊接学报》1991,12(2):109-1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