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39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2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9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86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牛涛 《电脑爱好者》2008,(24):29-29
电脑蓝屏或无故重启是经常遇到的问题,面对一大串的代码,大家很容易犯晕。最简单的处理方法是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其实不用这么麻烦。本文就教大家一个快速认清代码的技巧。  相似文献   
12.
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储层中普遍发育致密带,井上钻遇特征类似于沉积岩的隔夹层.它对潜山储集层、流体系统等的认识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影响了开发井网的部署,但目前针对潜山"隔夹层"方面的研究非常少.综合岩心、测井、生产动态以及野外露头,并引入地貌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太古界潜山"隔夹层"的类型、成因机理及发育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太古界潜山隔夹层可分为构造隔夹层、岩性隔夹层、物性隔夹层3种类型.构造隔夹层的发育模式受控于构造裂缝分布的空间不均一性和后期的风化淋滤程度,发育模式分为似层状和石蛋状,对流体分布影响小,但对井网部署影响大.岩性隔夹层主要受控于变质岩原岩类型及其中暗色矿物含量,发育模式分为块状和层状,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上对流体起到隔挡作用,形成层状或块状油气藏.物性隔夹层主要受控于储集空间的充填程度,多数发育在潜山顶部,形成潜山油气藏风化壳顶部的"硬壳".该认识有效指导了渤中19-6大型凝析气田的储量品质评价和开发井网部署.  相似文献   
13.
结合大唐托克托电厂四期工程7号炉成功实现等离子无油冷态点火的实践,针对该项工程中等离子燃烧器的改造及点火和稳燃过程中的调整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4.
1971年为了配合红外元件的试制,提出了生产锗滤光片的任务。这种滤光片,利用锗基板的吸收特性,卡掉短波部分的太阳辐射,与硫化铅探测器光谱响应峰值相匹配。其积分透过率大于或等于99%。为了消除锗板的反射损失,我们采取在锗片上面镀硫化  相似文献   
15.
16.
从岩石学特征入手,结合古地貌及沉积动力学分析,对渤海湾盆地A油田沙一、沙二段混合沉积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油田沙一、沙二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同时发育鲕粒滩、生物碎屑滩、碎屑滩和混积滩,同时期存在的多种沉积相类型是形成混合沉积的环境条件。根据岩性组合特点及空间分布规律,对研究区混合沉积类型细分为四类:相突变混合沉积、相过渡带混合沉积、以碎屑岩相为主的混合沉积和以碳酸盐岩相混合沉积四种类型,其中以碎屑岩相为主的混合沉积和以碳酸盐岩相为主的混合沉积是研究区主要的混合沉积类型。  相似文献   
17.
18.
火力发电厂锅炉四管泄漏事故时有发生,为及早发现锅炉初始漏点,减少爆漏损失,目前,国内外许多电厂安装了炉管泄漏监测系统,通过实例说明,采用该系统后,可大大降低锅炉炉管爆漏损失,显著提高机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厌氧接触+射流曝气+Fenton流化床技术处理制浆造纸生产废水的工程参数、运行效果和工程效益。六个月的运行数据显示,厌氧单元出水COD平均浓度为1321 mg·L^-1,平均去除率为61%;好氧单元出水COD浓度为185 mg·L^-1左右,平均去除率为78%;深度处理部分COD出水浓度为44 mg·L^-1,平均去除率为73%,可实现废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20.
培养基自身质量的优劣、保存是否得当、配制使用是否正确都直接影响食品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加强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和关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是保证检验准确性的关键。本文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及笔者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用培养基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广大同行参考。实验室需结合工作实际选择合适的培养基质控标准、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对培养基进行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的质量验收。此外,还要注意对培养基配制用水、生化鉴定试剂盒以及血清进行质量控制。实验室在使用培养基时要选择适宜的制备方法、灭菌方式、储存方式等,并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最终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