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2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36篇
化学工业   40篇
金属工艺   197篇
机械仪表   31篇
建筑科学   42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21篇
水利工程   19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0篇
一般工业技术   70篇
冶金工业   29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实验研究了浇注温度、负压度、渗剂Al2O3粒度、试块模数、预热温度等工艺参数对渗层的形成及渗层质量的影响.综合分析了影响渗层形成及渗层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并得出一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62.
马颖  宋玉贵 《机电工程技术》2006,35(2):22-23,47
在使用DNC技术实现数控设备的联网时,基于TCP/IP协议的工业控制以太网具有一定的性价比优势,但是对于只有串行通讯接口的老式数控设备来说,应用这一技术就存在一定的困难。利用TCP/IP到RS232接口转换器可以解决协议转换的硬件接口问题,但是在实现DNC高级控制中又存在传输数据速度匹配的问题,基于对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提出了一种延缓的方法,该方法能够通过丢弃当前数据包来解决上述问题,此法的可行性已得到了试验的证实。  相似文献   
63.
利用失重法、SEM、EDS、XRD和 XPS等分析方法在自主设计的动态腐蚀实验装置上研究了 CO2分压对20#钢在CO2/H2O 气液两相塞状流中腐蚀行为的影响,对腐蚀试样进行了腐蚀速率分析、腐蚀形貌特征观察以及腐蚀产物成分与膜层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随CO2分压的增加腐蚀速率增加,0.04 MPa、0.28 MPa下分别达到腐蚀速率最小值(1.1609 mm/a)和最大值(1.8988 mm/a);上管壁腐蚀产物随着CO2分压的增加最终形成颗粒较大的节瘤状产物,下管壁腐蚀产物由球形颗粒形成初始致密的单层膜逐渐转变为由致密的内层膜和具有网状连通裂纹的片状疏松外层膜构成;经 EDS元素分析可知上下壁面的腐蚀产物均由Fe、C、O 三种元素构成,XPS分峰图谱显示C 1 s、O 1 s和Fe 2 p均出现了三个拟合峰位,结合XRD分析可知腐蚀产物的主要组成相有 Fe3C、FeCO3、Fe2O3、Fe3O4、FeOOH.  相似文献   
64.
利用失重法、SEM、EDS、XRD和XPS等分析方法在自主设计的动态腐蚀实验装置上研究了CO_2分压对20#钢在CO_2/H_2O气液两相塞状流中腐蚀行为的影响,对腐蚀试样进行了腐蚀速率分析、腐蚀形貌特征观察以及腐蚀产物成分与膜层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随CO_2分压的增加腐蚀速率增加,0.04 MPa、0.28 MPa下分别达到腐蚀速率最小值(1.160 9 mm/a)和最大值(1.898 8mm/a);上管壁腐蚀产物随着CO_2分压的增加最终形成颗粒较大的节瘤状产物,下管壁腐蚀产物由球形颗粒形成初始致密的单层膜逐渐转变为由致密的内层膜和具有网状连通裂纹的片状疏松外层膜构成;经EDS元素分析可知上下壁面的腐蚀产物均由Fe、C、O三种元素构成,XPS分峰图谱显示C 1s、O 1s和Fe 2p均出现了三个拟合峰位,结合XRD分析可知腐蚀产物的主要组成相有Fe_3C、FeCO_3、Fe_2O_3、Fe_3O_4、FeOOH。  相似文献   
65.
采用真空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不同Co含量的Ni-Co基合金熔覆层及Ni-Co+WC、Ni-Co+WC+Graphite复合熔覆层,研究了涂层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ZG45表面制备的Ni-Co基合金熔覆层的自腐蚀电位随Co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其自腐蚀电位相比ZG45至少提高了4.98%,腐蚀电流则降低了74.93%。在Ni-Co基合金熔覆层中添加WC和石墨(G)后其自腐蚀电位提高:同时添加WC和G时的自腐蚀电位相比只添加WC时提高了32.39%,腐蚀电流则降低了19.37%;且同时添加WC和G试样的自腐蚀电位比Ni-40%Co提高33.86%,耐腐蚀性能相比Ni-Co基合金得到了增强和改善。另外,在同时添加WC和G的试样的极化曲线上出现了钝化区,且其钝化区腐蚀电位宽度大于只添加WC的试样,说明前者的耐腐蚀性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66.
采用真空熔覆技术制备了WC-氧化石墨烯(GO)/Ni复合熔覆层,运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观察并分析在不同温度下熔覆层内显微形貌的变化与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在ZG45表面制备了组织致密、与基体形成良好冶金熔合的WC-GO/Ni复合熔覆层;熔覆层的微观结构组成从表面至基体依次是约1.5 mm厚的复合层、360 μm左右的过渡层、50 μm左右的扩散熔合层和100 μm左右的扩散影响层,其主要组成相有Cr7C3、FeNi3、WC、Cr23C6、Ni3Si、C、Fe7W6、γ-Ni固溶体等,FeNi3、Fe7W6分散在冶金熔合带,扩散影响区主要组织为珠光体;复合区的物相尺寸小于界面区的物相尺寸,熔覆层形成过程中复合区的金属颗粒变化先于界面区,凝固时熔化不完全的颗粒表面长出团簇物(Cr7C3/Cr23C6),随着保温长大逐渐变成针状物镶嵌在Ni基固溶体中。   相似文献   
67.
随着科技的进步,5G时代悄然而至,VR技术的发展更加迅速。当下,我国灾害频发,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应对突发的火灾、地震、泥石流等灾害,VR技术与灾害教育相结合将是时代的需要。本文重点阐述和分析VR技术应用于灾害教育领域的优势、现状,并为VR灾害教育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8.
文章整理了美国PEER柱抗震性能试验数据库中发生弯剪破坏的20根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墩柱的拟静力试验数据,识别了屈服位移角和极限位移角作为桥墩变形能力的量化指标,分析了影响弯剪破坏桥墩变形能力的主要因素,并建立各影响因素与变形能力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增大剪跨比、面积配箍率、纵筋配筋率或减小轴压比可增大弯剪破坏墩柱的屈服和极限位移角,对增大极限位移角的效果更明显,其中轴压比对其变形能力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9.
配电智能终端是智能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关键。文章针对集中式智能终端在处理时间、资源需求方面的缺点和传统分布式智能终端相邻保护配合困难的问题,利用最新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成果,进行智能控制终端数据传输机制和自适应、自组织、自管理方案的研究,采用分布式智能控制方式,开发设计了多通道分布式智能配电网终端,从而实现了电网保护的快速性和选择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70.
对断裂反应器的分布管进行宏观、金相微观组织、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检验、相结构分析和断口分析。结果表明,在分布器的工况条件下,分布管外表面氧化腐蚀,导致表面晶界氧化裂纹萌生;管内介质NH3分解导致内壁渗氮,生成氮化物材质脆化;在震动作用下,由管外壁起裂,导致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