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846篇
  免费   24758篇
  国内免费   17587篇
电工技术   19425篇
综合类   22932篇
化学工业   24008篇
金属工艺   13949篇
机械仪表   14835篇
建筑科学   15432篇
矿业工程   8723篇
能源动力   5104篇
轻工业   22670篇
水利工程   7543篇
石油天然气   7016篇
武器工业   3142篇
无线电   218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810篇
冶金工业   8103篇
原子能技术   3783篇
自动化技术   30872篇
  2024年   958篇
  2023年   3239篇
  2022年   8235篇
  2021年   10336篇
  2020年   7527篇
  2019年   5156篇
  2018年   5196篇
  2017年   5980篇
  2016年   5331篇
  2015年   9092篇
  2014年   11470篇
  2013年   13733篇
  2012年   17177篇
  2011年   18231篇
  2010年   17486篇
  2009年   16420篇
  2008年   17337篇
  2007年   16797篇
  2006年   14557篇
  2005年   11730篇
  2004年   8304篇
  2003年   5513篇
  2002年   5010篇
  2001年   4517篇
  2000年   3656篇
  1999年   1258篇
  1998年   311篇
  1997年   211篇
  1996年   182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58篇
  1979年   42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51篇
  1958年   2篇
  1951年   4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71.
太湖流域是我国典型的水质缺水型地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面临较大挑战。"十三五"水专项"太湖流域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技术与综合管理技术集成研究"课题梳理了太湖流域饮用水专项实施以来的课题及关键技术,针对太湖流域水源水质特征和区域供水特征,通过水源水质评估、关键技术遴选、工艺协同优化和示范工程验证,形成了针对太湖流域三类典型水源水质特征的分类综合解决方案,实现了典型和新型污染物的协同控制,以期为太湖流域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撑,为国家饮用水安全保障战略实施提供可借鉴的方案。  相似文献   
972.
随着城镇化和水厂集约化发展,供水管网规模逐步扩大,输配距离增加,停留时间延长,水质在管网输配过程中发生一定程度的恶化。面对高品质饮用水的供水目标和要求,亟需加强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保障能力。在"十二五"水专项供水管网水质安全多级保障与漏损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协同管网多级消毒、冲洗、修复,集成供水管网水质调控技术,有效保障供水管网运行安全,为供水企业提供管网运行维护和管理的措施及依据。  相似文献   
973.
张北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工程.以张北柔性直流±500 kV延庆换流站为研究对象,详细论述了±500 kV柔性直流换流阀冷却系统的工艺流程、主要技术参数和设备特点,介绍了阀冷控制保护系统的结构、与站控接口特性及控制策略等,形成了±500 kV柔性直流换流阀冷却系统的整体方案,对同类工程的方案设计提出了完整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为我国柔性直流阀冷却技术发展及工程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74.
杨桦  董祯  孙祎  耿茜  李天然 《电气技术》2021,22(7):19-25
项目后评价是项目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目前电网技改大修项目只选取部分重点项目开展后评价试点,无法反映项目整体执行效果.本文介绍基于Spark框架开发技改大修项目后评价系统的过程,该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处理后评价基础数据,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项目执行效果进行打分,为技改大修项目的常态化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75.
李波  温文剑  杨梓文  颜丽  曾令森 《电气技术》2021,22(9):63-69,85
针对传统录波主站难以支撑最新的"四合一"智能录波器数据量激增的问题,以及拓展二次系统运行可视化和设备智能运维等新型业务的需求,本文提出一套基于透明体系架构的新一代智能录波主站系统.设计主站系统的整体框架,提出功能模块之间的透明运作流程,解决对常规和智能录波器的无差别兼容、异构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两大基本问题,研究基于虚拟化的任务计算透明技术和基于可视化的运行状态透明技术,通过对过程指标的实时监控和运行状态的全景展示,提高调度对故障的认知水平和掌控力度.实践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电网级运行状态感知和故障快速处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976.
黄孟斌  吕华  王梅芳  杨峰  武洋  向伟 《净水技术》2021,40(6):62-64,125
针对水源水pH升高给净水工艺带来的水质风险,以调控水体pH为目的,保障水质安全为目标,在深圳市上南水厂利用CO2释放高效混合碳酸制备系统投加CO2气体,应对原水pH异常升高问题.试验表明,原水投加CO2后,反应pH值基本维持在7.40~7.80,滤后水耗氧量去除率提升10%左右,浑浊度基本维持在0.12 NTU左右,制水成本为0.008元/m3,出水2-MIB浓度低于标准.运行效果显著,水质保障能力提升,制水成本较低,对环境无污染,为同类型原水的大型水厂应用CO2气体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977.
杨琴淋  施文健  张晓东 《净水技术》2021,40(7):40-44,163
为了能更加有效地控制芳香族氨基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合成了一种新显色剂N-乙基J酸(2-N-乙基-5-萘酚-7-磺酸),并将其应用于环境水体中芳香族氨基化合物的测定.室温下,处于酸性介质中时,亚硝酸盐与芳香族氨基化合物在溴化钾的催化下会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的重氮盐化合物在碳酸钠水溶液中会与N-乙基J酸发生偶合反应生成有色的偶氮化合物,该偶氮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80 nm.所测苯胺、4-氨基苯磺酸和1-萘胺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4.24×104、4.53×104、4.19×104 L/(mol·cm).苯胺回收率为98.3%~101.4%,相对标准偏差为1.98%.N-乙基J酸分光光度法测定芳香族氨基化合物,具有高灵敏度、测定结果准确率高、操作简单快捷等优点,可以作为检测环境水体中痕量芳香族氨基化合物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78.
杨昭  张钢  赵俊杰  张灏  蔺奕存 《电气技术》2021,22(10):11-16
针对电价序列具有非线性强、波动性大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和改进粒子群算法(PSO)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短期电价预测模型.首先利用VMD将原始电价数据分解为多个子序列,然后采取LSSVM模型分别对子序列进行预测.对于LSSVM预测模型的最优参数选择问题,利用改进的PSO优化LSSVM模型的参数,能够很好地提高模型预测精度.最后集成各子序列预测结果,获得最终电价预测值.为了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以美国PJM市场电价数据为例进行分析,并与其他预测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很好地对短期电价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79.
为了探究不同水质对余氯衰减及含碳、含氮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文中采用自制局部管段反应器,分别针对来自2个水厂的不同水质的水体,进行了一系列不同初始余氯浓度C0的余氯衰减试验.结果表明,水厂A还原性物质及有机污染物含量更高,水厂B水质整体优于水厂A,其中,水厂B的出厂水平均浑浊度为水厂A的62.5%,CODMn为水厂A的63.3%,总有机碳(TOC)为水厂A的66.6%.不论何种水质,主体水余氯衰减系数kb及管壁余氯衰减系数kw随C0的变化规律与总余氯衰减系数k一致,氯浓度与余氯衰减速率皆呈负相关关系,且水质越差kb越大,kw则与之相反.虽主体水反应在余氯衰减中占主要作用,但余氯与管壁物质的反应以及在管壁的传质扩散作用也不可忽视.水质差的水厂A水体的二氯乙腈(DCAN)和三氯甲烷(TCM)总生成量更高,增长速率也更快.对于2种水质,在氯浓度为较低的1~2 mg/L时,氯浓度的升高对2种消毒副产物生成量的影响更显著.DCAN生成量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均出现降低趋势,且水质好的水厂B水体发生DCAN降解的时间早于水质差的水厂A.在初始浓度较高时,浑浊度、TOC和溶解性有机氮(DON)均在一段时间后出现短暂的升高趋势而后趋于稳定,且水厂A水体中TOC和DON浓度整体水平高于水厂B.因此,可将TOC和DON作为含碳和含氮消毒副产物的主要前驱物.  相似文献   
980.
在我国,风电机组需提前一天提交次日24小时的申报出力信息,由于来风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特征,风电机组次日实际出力与日前申报出力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为解决以上问题,首先采用K-means聚类法对风电机组实际出力数据进行聚类,并生成样本集;其次,基于风电不确定性样本集构建风险中性风电机组日前申报出力决策优化模型;再次,构建基于条件风险值(CVaR)的日前申报出力优化模型;最后,基于实际数据进行了算例分析。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CVaR的日前申报出力决策优化模型能有效减少风电机组日前申报出力与次日实际出力的偏差,且使风电机组获得风险价值更好的申报出力,从而实现申报利润的风险可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