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294篇
  免费   14478篇
  国内免费   10494篇
电工技术   11548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14931篇
化学工业   18033篇
金属工艺   9509篇
机械仪表   9639篇
建筑科学   9530篇
矿业工程   4692篇
能源动力   3524篇
轻工业   14225篇
水利工程   3986篇
石油天然气   4992篇
武器工业   1825篇
无线电   1386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347篇
冶金工业   5297篇
原子能技术   2350篇
自动化技术   19970篇
  2024年   480篇
  2023年   1780篇
  2022年   4468篇
  2021年   5770篇
  2020年   4150篇
  2019年   2971篇
  2018年   3329篇
  2017年   3703篇
  2016年   3378篇
  2015年   5339篇
  2014年   6952篇
  2013年   8649篇
  2012年   10590篇
  2011年   11121篇
  2010年   10857篇
  2009年   10508篇
  2008年   11390篇
  2007年   10992篇
  2006年   9792篇
  2005年   8088篇
  2004年   5896篇
  2003年   4027篇
  2002年   3746篇
  2001年   3489篇
  2000年   2784篇
  1999年   1362篇
  1998年   672篇
  1997年   549篇
  1996年   463篇
  1995年   384篇
  1994年   339篇
  1993年   244篇
  1992年   200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130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15篇
  1975年   4篇
  1967年   4篇
  1959年   30篇
  1951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最近,存算一体(IMC)架构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被认为有望成为突破冯诺依曼瓶颈的新型计算机架构,特别是在数据密集型(data-intensive)计算中能够带来显著的性能和功耗优势.其中,基于SRAM的IMC架构方案也被大量研究与应用.该文在一款基于SRAM的通用存算一体架构平台——DM-IMCA的基础上,探索IMC架构在物联网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具体来说,该文选取了物联网中包括信息安全、二值神经网络和图像处理在内的多个轻量级数据密集型应用,对算法进行分析或拆分,并将关键算法映射到DM-IMCA中的SRAM中,以达到加速应用计算的目的.实验结果显示,与基于传统冯诺依曼架构的基准系统相比,利用DM-IMCA来实现物联网中的轻量级计算密集型应用,可获得高达24倍的计算加速比.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乌兰矿投产前期采矿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该矿所处蒙古国经济落后、投资风险大的现实状况,为避免生产中断、规避投资风险,早日回收前期投资考虑,采取了双斜坡道开拓、全尾胶结充填、高端壁空场嗣后充填采矿、多中段组合式连续开采等系列技术应对方案。大大降低了一次性投资规模及投资风险,前期投资得以快速回笼的同时,矿山产能也充分释放,确保了矿山的持续稳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海外地下近地表矿体开采矿山规避投资风险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方案借鉴。  相似文献   
13.
A novel TiO2 thin film was prepared on the ceramic hollow fiber by the sol-gel method using poly(vinylpyrrolidone) (PVP) and polyvinyl alcohol (PVA) as additives. SEM images verified the formation of TiO2 layer with various thickness us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 of titania sols. The effect of the PVP and PVA contents on the TiO2 sol properties, the separation and the antifouling performance of the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s were investigated thoroughly. When the contents of PVP and PVA were 1.0 wt% and 0.8 wt%, respectively, the resultant membrane showed a thickness of 0.55 μm with a pure water flux of 255 L m?2 h?1. In addition, the adherent foulant bovine serum albumin wa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antifouling performance. During the three fouling-recovery cycles, the flux recovery ratio and the flux decay ratio maintained about 99% and 30%. The BSA flux and rejection were still 169 L m?2 h?1 and 96.9% after the cycles, indicating a superior antifouling property.  相似文献   
14.
15.
裴模超  张建军  李洪儒  于贺 《机械强度》2021,43(6):1280-1288
退化特征提取是机械健康状态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旋转机械长时间连续运转,退化特征出现性能波动甚至下降,给退化特征提取和选择造成了困难.首先利用一个特征映射算法库对振动信号提取特征,并基于Kolnogorov-Smirnov (KS)检验和Benjamini-Yekutieli过程对原始特征集进行过滤,然后利用双目标优化遗传算法(Bi-objective Optimization Genetic Algorithm,BOGA)结合支持向量机分类器(Support Vector Classifier,SVC),在有监督的环境下搜索出最佳特征子集,其中BOGA设置了SVC分类精确度和特征子集维数两个目标函数,前者进行最大化,后者进行最小化.通过在液压泵退化状态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和在凯斯西楚大学轴承数据集与FRESH_PCAa、ReliefF、JMIM三种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在退化状态识别上的较好性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麦胚孵育过程中蛋白酶将蛋白质水解成肽和氨基酸,多肽具有明确的生理活性和营养调节作用。本研究以麦胚为试验原料,采用微波辅助预处理的方法,研究孵育的温度、时间、pH及料液比4种因素对孵育后的蛋白酶活力及多肽含量的影响。 方法 通过单因素和响应曲面试验进行工艺条件优化。 结果 与未进行微波辅助预处理的样品相比,微波辅助处理(600 W, 10 s)能显著提高孵育后样品中的蛋白酶酶活力(约9.4倍)和肽含量(约3.1倍)。经过微波辅助处理后,孵育温度为51.5℃、pH为4.0、时间为6.33 h、料液比为1:7时,蛋白酶活力达最高为3826.24 U/g;孵育温度为45.0 ℃、pH为4.8、时间为8 h、料液比为1:7时,肽含量达最高为262.63 mg/g。 结论 微波辅助处理能有效的激活麦胚孵育液中的内源性蛋白酶活性,促进蛋白水解反应,显著提高孵育后的肽含量。该研究结果为麦胚多肽的制备新工艺开发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
为了建立适用于书画打印宣纸印刷质量的预测模型,本研究测量了14种书画打印宣纸的粗糙度、白度、不透明度、定量、光泽度和针对宣纸特别设定的帘纹深浅以及帘纹疏密度等表面物理参量,并在相同条件下,使用喷墨打印设备输出并测量印品色度值,利用总变差模型构建去除帘纹色差的测定方法,得到与人眼视觉特征相符的色差。运用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结合书画打印宣纸表面物理参量与宣纸去帘纹后的色差值,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在仅测量书画打印宣纸表面物理参量的情况下,便能较为准确地预测书画打印宣纸印刷质量,为书画打印宣纸印刷前的选纸工作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定距螺旋桨与船用主机在船舶运行工况的机桨匹配问题,结合船舶系泊和航行试验的相关标准,分析和归纳船舶运行数据,将实船测试与船机桨匹配理论计算相结合,得出运输船和拖轮在常用工况及特殊工况下定距螺旋桨对主机外特性的定量要求,为配套不同细分市场时船用主机的优化和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In the future, hydrogen will be an important energy carrier and industrial raw material. Catalytic steam reforming of bio-oils is a promising and economically viable technology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However, during the reforming process, the catalysts are rapidly deactivated due to coke formation and sintering. Thus, maintaining the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catalysts is the key issue in this process. Optimized operation conditions could extend the catalyst lifetime by affecting the coke morphology or promoting coke gasification.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of catalytic steam reforming of bio-oils, focusing on the operation conditions, the properties of the catalysts, and the effects of the catalyst supports. The expected insights into the catalytic steam reforming of bio-oils will provide further guidance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bio-oi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