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53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2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无线电   7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对串联型感应加热电源逆变侧调功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点讨论了脉宽移相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以MOSFET作为逆变器的开关器件,通过分析脉宽移相控制技术下器件的损耗,来确定移相角的最大取值范围。通过MATLAB仿真和样机实验,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其结果证明了分析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IGBT并联型逆变器锁相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并联型逆变器定角控制的必要性,提出了一种定角控制的频率跟踪方法,并对其实现进行了研究。以MATLAB/Simulink为工具建立了以IGBT为开关器件的并联谐振型逆变器仿真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锁相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设计了样机进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了锁相环的控制原理以及目前使用的锁相定角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锁相控制方法,并将之应用于感应加热电源装置中,实现定角控制。以MATLAB/Simulink为工具建立了以IGBT为开关器件的并联谐振型逆变器仿真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锁相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脉冲密度调节(PDM)可以用来驱动谐振功率逆变器,并且性能要优于脉冲宽度调节。其主要优点为在调节负载功率的同时能保证逆变器开关器件始终工作在零电压和零电流开关状态。PDM应用于谐振功率逆变器能使整个运行过程都具有较高的功率因数和较低的谐波畸变率。然而,在PDM下,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响应往往是离散和非线性的,这就要求找出一种控制策略能够实现可靠的负载功率调节。在此针对PDM谐振逆变器提出了一种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一个预期算法和滞环控制组合的闭环反馈策略被用来获得一个精确的负载功率调节。实验结果表明,精确的功率调节能够在较大的功率范围内实现。  相似文献   
16.
齐幸坤  彭咏龙  李亚斌 《电源技术》2012,36(7):1039-1041
根据半桥串联逆变器的主电路结构,确定了其控制方法采用调频控制。在工作过程中,负载频率随环境因素影响而不断发生变化,当工作频率接近于谐振频率时,为防止逆变器进入容性工作区,设计了锁相控制电路,使逆变器工作在准谐振状态时锁定电压电流相位角,保证逆变器工作在小感性状态下。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实验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彭咏龙  夏越良  轩维克 《焊管》2004,27(3):39-41
介绍了1200kw电子管高频焊机的系统组成,并对其主要设计参数和自动控制系统做了简要说明,重点介绍了超蒸发冷却技术在电子管高频设备中的应用,探讨了提高焊接效率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8.
自采样比例积分控制全数字锁相环的性能分析和实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采样比例积分(PI)控制的全数字锁相环(ADPLL),并对该锁相环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最后用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予以实现.由于采用了自采样比例积分控制策略,使该锁相环在不同的锁频点具有几乎相同形式的传递函数,有利于理论分析和环路设计.理论分析、仿真验证和试验结果都表明该全数字锁相环具有环路参数设计简单、跟踪范围广、跟踪速度快、系统稳定性好、控制灵活等优点.该设计方案可以作为一个子系统或功能模块用来构成片上系统(SoC),用以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简化系统的硬件结构.  相似文献   
19.
并联型逆变器的定角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并联型逆变器工作状态的基础上,确定并联型逆变器应具有超前的功率因数角。分析了影响功率因数角的因素,研究了定角控制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定角控制方法的实现方案。通过样机试验验证了定角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一种新的具有PWM调制功能的电流型整流器(CSR)的拓扑结构。分析了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并对其两种控制技术:正弦脉宽调制(SPWM)技术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进行研究。这种拓扑结构结合了传统的三相相控整流器和直流Buck斩波器的优点,实现了单位功率因数。降低了电流谐波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