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37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6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4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7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史铁钧  周亚斌  王华林  任强 《化工学报》2005,56(11):2240-2244
采用DSC方法测试了小本体聚丙烯(PP)及其接枝丙烯酰胺(PP-g-AM)非等温结晶过程的释热情况,并对两组实验数据分别运用Jeziorny法和Mo法进行了处理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准确地描述PP及PP-g-AM的非等温结晶过程.PP接枝前后Avrami指数n无明显改变,表明两者结晶机理基本相同;由Jeziorny法得到接枝产物的校正晶体增长速率常数Zc略大于纯PP的Zc;由Mo法计算得出,PP-g-AM的F(T)值略小于纯PP的F(T),表明接枝物的相对结晶速率略大于纯PP的相对结晶速率.  相似文献   
42.
以聚L-乳酸、菜籽蛋白为原料,高压静电纺丝制备聚L-乳酸(PLLA)/菜籽蛋白共混复合纳米纤维毡,考察了不同电压、极距和三氟乙酸添加量对纳米纤维形态及直径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相关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纤维中PLLA与菜籽蛋白之间以氢键结合,PLLA的结晶性能降低;PLLA纺丝溶液中,菜籽蛋白的三氟乙酸溶液的适量引入可显著提高纺丝速率。在PLLA质量浓度为24%的氯仿溶液中,6.5%菜籽蛋白的三氟乙酸溶液加入量为0.25 mL,电压16 kV,极距10 cm的条件下,可快速制备平均直径622 nm的PLLA/菜籽蛋白复合纳米纤维毡,纺丝速率达到5.2 mg/min。  相似文献   
43.
聚乳酸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乳酸通过共聚、共混、复合等方法获得改性材料的研究进展 ,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4.
薄膜厚度对直流脉冲磁控溅射Mo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直流脉冲磁控溅射方法在SLG衬底上沉积CIGS太阳电池背接触Mo薄膜,研究了薄膜的光学和电学性能随厚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薄膜的电阻率先降低后增加,在厚度284.3nm处电阻率最低,为7.3×10-4Ω.cm。不同厚度的Mo薄膜在各个波长处(200~840nm)反射率都随波长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平均反射率总的呈下降趋势,在薄膜厚度284.3nm时出现一反射率高峰,其在200~840nm波长范围内的平均反射率达43.33%。  相似文献   
45.
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一系列不同二氧化锆含量的ZrO2/PVA杂化电纺纤维,研究了纤维的稳定性和疏水性.结果表明,ZrO2水合物与PVA通过分子间羟基键合形成ZrO2/PVA杂化;经ZrO2杂化的PVA热分解温度由200℃升高至250℃左右;电纺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00-400 nm,随着ZrO2含量的增大,纤维的直径先增大后减小并且珠结增多,无定型程度逐渐提高;与纯PVA纤维相比,ZrO2/PVA杂化纤维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的疏水性和稳定性均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46.
疏水型PA6/SiO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正硅酸乙酯(TEOS)、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和己内酰胺(CPL)为原料,采用原位阴离子开环聚合法,制备了疏水型PA6/SiO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PA6/SiO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表面外的Si-CH3基团赋予了材料优异的疏水性能。随着硅溶胶含量(SiO2%,质量分数)的提高,接触角θ增大,当SiO2%大于8.5时,接触角θ增大不明显,并最终稳定在130°左右。红外图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结果显示,硅溶胶的羟基和未完全水解的烷氧基能够与PA6的前驱体发生杂化反应。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采用本实验方法制备出的PA6和疏水型PA6/SiO2有机无机杂化材均为α晶型,而DSC结果表明,PA6/SiO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熔点略高于PA6。  相似文献   
47.
建筑在造型上的不断创新,空间构成的变化,使得结构设计理念发生了重大变革,特别是中庭空间的出现和底部空间的变化对结构的实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结构形式不断创新。广东省博物馆新馆为满足建筑方案对空间的要求,采用了钢桁架对挑悬挂结构这一种较为新颖的结构体系。结合广东省博物馆新馆结构设计,介绍了该结构形式的结构布置特点,工程结构设计中内置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矩形钢管混凝土桁架、内置加气混凝土楼板及减振措施等关键技术。就设计方案的选取、计算软件的选取、设计中致力解决的问题和一些新技术的采用等提出了一些看法,以供交流。  相似文献   
48.
中性脂肪酶在凹凸棒石表面固定条件优化及其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凹凸棒石为载体,采用吸附法,对脂肪酶进行固定化,研究了固定化条件对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得到最佳固定化条件:给酶量为25900U/g,固定化温度为25℃,pH值为7.5,吸附时间为5h,此时固定化酶的活力约为2800U/g载体。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从游离酶的40℃下降至30℃,固定化酶的最适pH从游离酶的7.0上升到7.5。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较游离酶有了较大改善,其在60℃以下能保持75%以上的酶活,而游离酶60℃残余酶活仅为20%。在pH为5~9的范围内,固定化酶的酶活能保持70%以上,而游离酶只能保持约20%。用固定化的中性脂肪酶催化不同的油品,即大豆油、菜籽油及泔水油生产生物柴油,菜籽油的酯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49.
利用直流脉冲磁控溅射方法在不同O2/Ar比例条件下制备具有不同结构、性能的TiO2薄膜,利用台阶仪、X射线衍射仪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对薄膜的结构、透光性能、光催化性能等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TiO2薄膜的结构、光催化性能等强烈依赖于沉积过程中的O2/Ar比例。在低O2/Ar比例条件下制备的TiO2薄膜,薄膜处于O控制生长阶段,相应薄膜处于高速生长状态,薄膜经退火处理后形成锐钛矿(101)相择优取向结构,同时薄膜对甲基橙溶液降解率较低。随着O2/Ar比例的增加,薄膜生长速率逐渐降低,薄膜逐渐呈现多相混合生长,经退火处理后薄膜呈现锐钛矿(101)相与(004)相的混合相结构,相应薄膜对甲基橙溶液降解率增加,在O2/Ar比为6/14时,其对甲基橙溶液降解率达到最大值,为86.45%。继续增加O2/Ar比例,在高O2/Ar比例条件下,薄膜沉积速率较低,沉积离子有充足的驰豫时间释放自身能量以寻找低能位置,因此在薄膜沉积过程中主要形成能量最低的锐钛矿(101)相结构,经退火处理后薄膜呈现锐钛矿(101)相择优取向结构,在O2/Ar比为20/0时,薄膜对甲基橙溶液降解率下降至52.15%。  相似文献   
50.
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衬底阻透性能的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FOLED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下一代显示技术之一,但由于H2O、O2等有害气体的侵蚀,FOLED器件很难达到商用显示器件的最低使用寿命标准(1×104 h).虽然在柔性衬底上制备保护层是延长器件使用寿命的有效方法,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商用测试仪器可以评价保护层对H2O、O2等有害气体的阻隔性能.介绍了几种测试H2O、O2渗透率的方法,及它们在评价FOLED衬底保护层阻隔性能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