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3篇
电工技术   85篇
综合类   56篇
化学工业   64篇
金属工艺   25篇
机械仪表   24篇
建筑科学   26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46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26篇
武器工业   16篇
无线电   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冶金工业   14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5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河南稀油区为典型的水驱砂岩油田,厚油层发育,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开发后期,由于井网结构、水质、储层物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注水结构严重失调,严重影响到产液结构的有效调整,提高油田开发效益的难度加大.通过近几年包括井网进一步完善、回注污水水质达标、"四分注水"、整体调剖和聚合物驱等主要内容的注水结构调整,同时进行产液结构调整,使整个稀油区的地下开发形势变好,实现了注水开发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2.
用二正丁胺滴定法对聚乙二醇(PEG)/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PEG/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反应体系分别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相应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并探讨了PEG分子量、固化剂的活性、燃烧催化剂和温度等因素对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和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异氰酸酯和PEG反应为二级反应;PEG/IPDI和PEG/TDI体系固化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46.89kJ.mol-1和41.12kJ.mol-1;两体系的反应速率常数随着固化剂的活性和温度的增加而变大。不同活性的固化剂和燃烧催化剂虽影响两体系的固化反应速率常数,但不影响反应级数。  相似文献   
33.
随着网络的普及,基于分组交换的VoIP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如何将VoIP技术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无线VoIP话机是当前嵌入式VoIP话机设计的一个新方向。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家庭办公室小范围内的无线VoIP话机系统设计方案,并且将该方案在具体的硬件平台上付诸实现。本文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特点,无线MAC层的设计,以及手持设备端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  相似文献   
34.
为了解决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困难的问题,经过现场调研分析了现有选线方法无法有效地检出和切除故障相的原因。然后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特征和选线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并对小电流接地选线方法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半波傅氏算法的接地保护原理,建立了基于半波傅氏算法的动作判据算法模型。根据动作判据,设计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系统,并对系统的硬件部分进行了选型。  相似文献   
35.
为了提高Pt在TiO2上的分散,进一步提高Pt/TiO2催化氧化甲醛活性,采用超临界流体沉积(SCFD)方法制备Pt/TiO2,并对沉积工艺条件进行探索。对比不同催化剂Pt/TiNT和Pt/P25的催化活性,并采用TEM、N2吸附-脱附、TPR和XPS等对两种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共溶剂(V乙醇∶V乙二醇=1∶1)、沉积时间1 h、沉积温度70℃及质量分数0.4%的Pt负载量时,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较佳,室温条件下甲醛在Pt/TiNT和Pt/P25上均发生了完全催化氧化反应,Pt/TiNT使甲醛在16 h内净化了82.4%(降解率近100%),Pt/P25使甲醛净化了52.4%(降解率70.3%)。表征结果表明,TiNT管状阵列结构在SCFD中更有利于活性组分的有效分散,Pt和TiNT之间具有更强的相互作用,催化剂表面具有更多的负电荷和氧空位,因而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6.
以Cu-Zr-Ag非晶合金作为前驱体,利用快速凝固技术和脱合金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纳米多孔铜银双金属(NP-CuAg),通过化学沉淀法使MnO2在NP-CuAg上形核生长,成功制备出NP-CuAg和MnO2的复合电极材料(NP-CuAg/MnO2)。利用XRD、SEM分析材料的相组成及微观形貌,通过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法研究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容特性。结果表明:兼具三维连续纳米孔洞结构及优异导电性的NP-CuAg作为依附载体可大幅度提高MnO2颗粒的分散度和电极材料导电性,使其电化学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复合电极材料的比电容值随着前驱体合金中银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前驱体合金中Ag含量为10 at.%时电容值可达392.86 F/g。封装成可反复充放电的纽扣型电化学储能器件,可成功对LED灯泡供电。  相似文献   
37.
合成一种新型N-甲基吗啉钨酸盐[Mor1,n]Na W2O11(n=2,5,8),并考察了在以30%H2O2为氧化剂,乙腈为反应溶剂,[Mor1,2]Na W2O11为催化剂的催化环氧化环辛烯的反应体系中反应溶剂的量、催化剂的量、氧化剂的量和反应温度的变化对产率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70℃,环辛烯1 mmol,催化剂量30μmol,H2O2(30%)量2 mmol,乙腈0.5 m L,反应6 h,产率96%。  相似文献   
38.
针对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流场作用力对其的制约作用,文中借助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微流道装置。在该装置内可以产生分布均一而恒定的流场剪切力,并且大小与装置内液体的流速密切相关;同时本次研究采用了微尺度的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得到的流场结构与PIV拍摄得到的流场非常接近,具有很好的吻合性,建模及计算结果是准确可信的。  相似文献   
39.
LCL型并网逆变器的分裂电容无源阻尼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容支路串联电阻的无源阻尼方案能够较好解决LCL型并网逆变器存在的电流谐振问题,但其存在阻尼电阻功率损耗较大的缺点。为此,提出了分裂电容无源阻尼方案。该方案将LCL的电容支路均分为2部分,只在其中一半电容上串联阻尼电阻。分析了该方案下LCL滤波器在固有谐振峰值的阻尼效果,并对比了不同阻尼电阻下其与传统方案的功率损耗情况。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完全电容阻尼方案,选择合适的阻尼电阻后,采用所提方案能够获得几乎相同的阻尼效果,且能够降低阻尼电阻功率损耗。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0.
建立考虑到活塞环尺寸、弹力、润滑油黏度、粗糙度等影响因素的外台阶锥形环-缸套系统的混合润滑仿真模型,分别基于积分法和有限差分法求解一维平均雷诺方程,获得整个工作循环内的油膜厚度、油膜压力和摩擦力等参数随转角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积分法在求解平均雷诺方程时速度较快,程序框架简单明了,但积分法的推导依赖于活塞环型线,而差分算法对活塞环型线依赖性较小;2种算法得到的锥形环上行时的油膜厚度相差较大,这是由于所采用的油膜破裂边界不同,其中差分法采用的Reynolds边界条件相对于积分法采用的半Sommerfeld边界条件在边界的确定上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