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利用TEM研究弥散Al_2O_3粒子对变形Cu-Al_2O_3弥散强化铜合金高温退火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弥散强化铜合金等时(1 h)退火时,显微硬度HV呈缓慢下降趋势,没有发生突降现象;弥散铜高温退火主要以位错亚结构回复为主,而亚晶较为少见;粒子弥散参数和胞壁性质对退火时的回复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Al_2O_3弥散粒子影响位错在胞壁内的运动,阻碍胞壁内位错重排、迁移,使得胞壁很难通过运动而获得位向差的积累,从而阻碍大角晶界的形成;随合金中弥散粒子含量的增大和粒子间距的减小,亚晶形核更加困难;Cu-Al_2O_3合金冷轧过程中形成的胞组织的胞壁具有较小的平均位向差,导致弥散铜合金高温退火时难以形成具有明晰边界的亚晶组织.  相似文献   
12.
高强高导高耐热弥散强化铜合金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综述了高强高导高耐热弥散强化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及其特点,比较了各种方法制备的弥散强化铜合金的性能,简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3.
重点介绍了非原位复合法与原位复合法制备TiB2/Cu复合材料的过程及材料性能,归纳总结了纳米弥散强化铜合金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含稀土HSn70-1锡黄铜的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Cu-Zn-Sn-Al-Ni-B-Mn-Sb-0.05RE和Cu-Zn-Sn-Al-Ni-B-Mn-Sb-0.1RE锡黄铜分别在NaCl(3.5%)溶液和NaCl(3.5%) NH4Cl(0.5mol/L)溶液中的腐蚀速率测定、腐蚀产物层SEM观察和XRD分析以及X射线能谱分析,研究了含稀土锡黄铜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含稀土的锡黄铜在NaCl(3.5%)溶液中腐蚀后,腐蚀产物层薄而均匀,与基体之间的结合较好.稀土、硼等元素的添加可以明显改善锡黄铜耐Cl-腐蚀性能;在NaCl(3.5%) NH4Cl(0.5mol/L)溶液中发生了明显的沿晶腐蚀.同时,随稀土含量的增加,锡黄铜在含NH4 的人工海水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Cu-1.5Ni-0.27Si合金形变热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力学性能、电学性能测试,金相、电镜观察及电子衍射分析研究了不同形变热处理条件下Cu-1.5Ni-0.27Si合金性能与显微组织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合金经850℃快速热轧淬火后表现为明显的变形组织,无动态再结晶现象,只有极少量的第二相析出。450℃时效4h处理后,其显微硬度达到峰值(HVl58),相对电导率达44%(IACS)。δ-Ni2Si析出相粒子的平均尺寸约为15nm,间距约为10~30nm,与铜基体存在确定的位向关系:(110)m//(211)ppt,[1l0]m∥[324]ppt。合金经80%的冷轧变形后,σb、σ0.2、显微硬度、延伸率和相对电导率(IACS)分别达578MPa、573MPa、HV173、3%和41.5%。合金的强化机制为Orowan位错绕过机制。  相似文献   
16.
热交换器用高耐蚀铜合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热交换器用高耐蚀铜合金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种耐蚀铜合金的耐蚀性能和适用水质进行了比较,指出了热交换器管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纳米Al2O3粒子弥散强化铜合金冷加工及退火行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力学性能、电学性能测量和金相、电镜观察对Cu-Al2O3弥散强化铜合金的冷加工及退火后性能和组织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挤压态合金随冷拉拔变形量增大,σb和σ0.2逐渐升高,δ逐渐下降,电导率则变化甚微。合金经92%的变形后,σb,σ0.2,δ和电导率分别为490MPa,485MPa,10%和91.4%IACS,其在400℃~1000℃温度范围退火后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回复。不同变形量的合金样品900℃ 1h退火后性能均回复至挤压态水平,且未见再结晶现象。冷拉拔有利于粉末颗粒间进一步冶金化结合。  相似文献   
18.
Cu-Al2O3纳米弥散强化铜合金的短流程制备工艺及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一种简化的短流程工艺,成功地制备出几种不同成分的Cu-Al2O3弥散强化铜合金.对Cu-0.3wt%Al合金粉末内氧化的研究表明,在700℃~900℃内氧化时,早期进行得非常迅速,硬度的提高主要发生在1 h以内;不同温度下内氧化达到硬度峰值的时间也各不相同,且900℃内氧化时硬度的峰值为最高(HV=141).随Al2O3体积分数的增加,挤压态合金σb和σ02均逐渐升高,但其增速随Al2O3的增加有逐渐减缓之势.经不同变形量的冷拉拔后,σb和σ0.2基本呈相对均匀的速度增加,且随Al2O3含量的增加,加工硬化的速率逐渐变慢,延伸率则相应降低,电导率的下降幅度不大.所有Cu-Al2O3合金在退火后均能保持其大部分强度(≥72%).  相似文献   
19.
原位复合法制备纳米粒子弥散强化铜合金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讨论了制备纳米弥散强化铜合金的几种重要原位复合法,其中包括内氧化法、碳热还原法、喷射沉积法和机械合金化法,以及不同因素对弥散强化铜合金性能的影响。简要指出了制备纳米弥散强化铜合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通过EBSD研究了Cu-1.6Ni-1.2Co-0.65Si合金板材在生产制备过程中织构的演变。结果表明:该合金固溶态试样的织构成分主要是α纤维织构的Brass织构,Goss织构,S织构及少量Copper织构。固溶后直接时效处理不改变试样的织构种类,但会显著降低Brass织构的强度,略微增强Copper织构的强度。冷轧变形态试样随着冷轧变形量的增加,Brass织构会逐渐取代其他原始类型织构,整体织构极密度增大,该合金加工硬化对于硬度的提升与Brass织构极密度的增加呈正相关。500℃时效初期织构种类保持不变,织构整体极密度略微增大,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整体织构的极密度逐渐下降,织构种类趋于分散。时效过程中织构极密度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与硬度的变化规律相同;随着时效温度的增加,冷轧试样发生再结晶以及晶粒长大,Brass织构趋于分散,强度逐渐减弱,再结晶织构形成并逐渐集中,极密度强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