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8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35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篇
冶金工业   9篇
自动化技术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32.
集散控制系统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集散控制系统(DCS)的发展,分析了DCS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结合DCS的技术特点和新技术的发展,指出新一代DCS是集过程控制、信息管理、开放式网络交互等于一身的自动化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33.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介绍了现场总线通信协议,对比分析了FCS与DCS的技术特点。介绍了目前几种典型的现场总线,最后,针对现场总线及FCS在我国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4.
对于一些大型工程结构,有时很难甚至无法测量结构的输入信号,只能利用实测的响应数据进行工作模态识别.针对这一实际工程情况,首先利用工况下结构的响应数据作相关分析,继而对相关分析后得到的多组数据构造多变量自回归(AR)模型,依据逐步最小二乘法和准则函数优化思想确定模型阶次和估计模型参数,并由模型参数矩阵的特征值分解确定结构的工作模态参数,最后利用TH6350大型镗铣加工中心主轴系统进行试验验证,结果对比表明,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提取结构动态特性参数,而且还能提供有关激励和结构振型的信息.  相似文献   
35.
本文在高速凸轮机构动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应用广泛的动力修正式配气凸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基于ADAMS软件,利用ADAMS软件自动生成数学模型及其强大的求解器,给出了一种由给定气门升程设计凸轮轮廓曲线的方法。通过使用ADAMS的Create Trace Spline功能,可以快速精确地得到凸轮的轮廓曲线。最后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动力修正式凸轮的动力学计算及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为其他凸轮型线的设计提供了一种通用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36.
37.
一、引言 在机构设计中,最困难也是最繁琐的工作就是运动机构的设计与轨迹校核,目前多采用轨迹图法或根据几何约束条件建立方程组进行求解,但对于运动部件多于三个的机构,设计起来就要麻烦得多,并且设计工作不直观,设计结果也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38.
各向异性结构动态特性拓扑优化设计的敏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平集函数建立了各向异性连续结构动态特性拓扑优化设计的理论模型,使用一种全新方法证明了物质导数公式,得到了域积分和边界积分泛函的物质导数表达式.通过将物质导数法和不等式约束增广Lagrangian乘子法相结合推出了各向异性材料结构动态特性拓扑优化设计敏度分析的公式.设计边界的进化是通过人为的使目标函数下降的速度来控制,高维水平集曲面在不改变其拓扑结构的前提下上下运动,从而使嵌入在零水平集的结构形状通过其边界的合并与断裂在设计域内自动地改变其拓扑结构.广泛的2D正交各向异性悬臂梁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其结论为进一步发展复合材料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与算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9.
介绍非等角对数螺旋线搅拌叶片的设计方法,对这种搅拌叶片与传统等角对数螺旋线叶片进行了有限元受力及位移分析的对比,并进行了实际性能的实验对比。验证了新型搅拌叶片的优越性,为搅拌系统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0.
采用自制回转窑换热装置对离心粒化后的高温炉渣颗粒进行余热回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及欧拉双流体模型对装置内气固两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进风风速及回转窑转速对气固换热效率的影响,并通过现场试验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回转体转速为16r/min、进风风速4.31 m/s时,颗粒的离散效果较好,热风温度达1 050K,此时的换热效果最好,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高度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