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6篇
电工技术   25篇
综合类   48篇
化学工业   84篇
金属工艺   60篇
机械仪表   25篇
建筑科学   74篇
矿业工程   26篇
能源动力   47篇
轻工业   74篇
水利工程   92篇
石油天然气   6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3篇
冶金工业   25篇
自动化技术   6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天然气深冷分离装置的(火用)经济分析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冷分离方法是回收油田伴生气NGL(Natural Gas Liquid)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将天然气深冷分离装置划分为六个子系统,建立了NGL装置的(火用)经济分析模型,并给出了(火用)经济平衡方程和辅助方程.利用两组运行工况下的实测数据,对某NGL装置进行了(火用)经济分析,根据测算结果提出了改进建议.实际应用表明,对NGL装置进行(火用)经济分析,能更全面地反映装置的用能情况.  相似文献   
102.
为了解决益生菌在贮藏和摄食过程中的活性损失,及2种以上益生菌混合使用可能出现的竞争和拮抗等问题,更好地发挥双菌或多菌分步释放、协同增效作用,以青春双歧杆菌FS2-3(B.adolescens FS2-3)为内芯微球,枯草芽孢杆菌SN15-2(B.subtilis SN15-2)为外壳微球,对2种益生菌进行分隔包埋。采用海藻酸钠为壁材,同时添加巯基化羧甲基纤维素钠(CMC-SH)加强益生菌在肠道内的黏附性,利用内源乳化法和挤压法制备益生菌双菌多核微胶囊。将微胶囊的包埋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益生菌双菌微胶囊制备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当内芯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1.82%,CMC-SH在菌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9%,水相油相体积比为 1.0∶2.9, 外层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2.9%时,益生菌双菌微胶囊的包埋率可达72.93%。该工艺条件下的益生菌双菌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肠溶性。在人工肠液中,微胶囊180min时释放率达到86.3%,基本完全崩解,达到了理想效果。研究旨在为混合益生菌微生态制剂普遍存在的活性保持与协同作用技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在温度为250~450 ℃、应变速率为1×10-4-1 s-1的条件下,对超细晶工业纯钛进行变速率压缩实验,计算超细晶工业纯钛的应变速率敏感性因子和激活体积,并研究超细晶工业纯钛的变形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超细晶工业纯钛在稳态变形阶段存在流变软化效应,这是受变形过程中大角度晶界和位错活动所控制的。超细晶工业纯钛的应变速率敏感性因子和激活体积在数值上都相对较低,应变速率敏感性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激活体积独立于变形温度。应变速率敏感性和激活体积的数值表明晶粒内部位错之间的交互作用几乎不发生,而位错与晶界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超细晶工业纯钛的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104.
利用自行设计的微动疲劳实验夹具装置研究超细晶纯钛在柱面-平面接触下的微动疲劳特性,分析循环应力对其微动疲劳寿命的影响,通过观察接触区磨损和断口形貌,分析其微动损伤机制。结果表明,当法向载荷不变时,超细晶纯钛的微动疲劳寿命随着循环应力的增加而减小,比常规疲劳寿命更小。微动疲劳裂纹于接触区边缘萌生,磨损区破裂严重且附着有磨粒,在磨粒磨损作用下加速了试样的疲劳失效。断口同时呈现出疲劳形貌和微动形貌,形貌从平滑转向粗糙直至断裂,裂纹由小变大,裂纹扩展速率也逐渐增加,且在裂纹扩展区存在二次裂纹;由于受力不均在裂纹扩展区与断裂区之间存在山脊状形貌。  相似文献   
105.
通过 Gleeble-3800 热模拟试验机的热压缩实验,研究了 Ti-62A 合金在 800、850、900 和 950℃,应变速率为 0.001、0.01、0.1 和 1s-1 下的热变形行为和动态再结晶(DRX)规律。结果表明:Ti-62A 合金的流变应力受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的影响显著;流变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降低;在 900~950℃、应变速率 0.01~1s-1 条件下,Ti-62A 合金的热变形应力-应变曲线属于动态回复型;该合金的热变形机制主要由位错运动控制,其动态软化机制包括晶界滑动和位错对消、攀移机制;Ti-62A 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更有可能发生在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应变速率下,即 950℃ 和 0.001s-1;基于经典位错密度理论和 DRX 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加工硬化—动态回复和 DRX 软化效应的两阶段本构模型。DEFORM-3D 软件的仿真模拟结果证实,基于 DRX 软化效应的本构模型对 Ti-62A 合金在动态再结晶阶段的热变形行为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为实际生产工艺的制定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6.
为提高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比例切换控制策略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先给出伺服系统模型,再设计滑模控制器,通过选取合适的滑模面得到系统比例切换控制输入.分别讨论了被控对象为时不变和时变情况下的系统响应情况,并与PI控制进行对比,以分析本文方法的优劣.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方法控制精度高,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快速性.  相似文献   
107.
刘晓燕  强萌  杨西荣  罗雷 《稀有金属》2023,(10):1352-1358
室温下对纯钛进行多道次等径弯曲通道变形(ECAP),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OM)、透射电镜(TEM)、电子背散射衍射仪(EBSD)、室温拉伸和显微硬度观察,测试纯钛变形过程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变化规律,探讨纯钛室温变形机制和孪生行为。结果表明,纯钛ECAP变形过程中出现■拉伸孪晶和■压缩孪晶,随着挤压道次的增大,孪晶数量先增大后减小。孪晶的出现有效改变晶格取向,激发进一步位错滑移,辅助塑性变形过程,使纯钛显微组织有效细化,经过4道次ECAP变形,平均晶粒尺寸由约63.79μm细化至约2.81μm。1道次变形后晶粒细化效果最显著,平均晶粒尺寸比变形前减小约94%;随着变形道次的增加,晶粒细化效果减弱,4道次变形后平均晶粒尺寸累积减小约95.6%。同时,大量位错、孪晶和亚晶的形成,使得位错、孪晶以及亚晶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强,显著提高了纯钛的屈服强度和显微硬度,4道次变形后,屈服强度从215 MPa增加到600 MPa,增幅为179%;显微硬度从HV 129增加到HV 200。由于1道次变形后晶粒细化效果最显著,并且出现大量孪晶和位错,屈服强度与硬度的增幅也最大。  相似文献   
108.
xx油田xx采油厂地处中区,部分区域地势相对较低,排水走向东高西低.由于近年来雨水较多,部分区域的地势低导致排水系统无法满足油田排水要求,导致"淹井、淹地"日趋严重.采油*厂探索采用"清、改、更、扩"四方面排水优化措施,使降水能通过道路两侧的沟渠,流入支渠最终汇入支干渠,确保汛期外排系统的安全运行.排水系统的重点工作安...  相似文献   
109.
对热管元件应用于油田火筒式加热炉必须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传热学原理,给出了盈制热管工作温度的工程实用技术;针对油田加热炉改造问题,提出以热管流动阻力最小为目标函数的一种优化设计思想,用以限制烟气的流动阻力。通过40余台加热炉的改造实践证明,改造后加热炉的热效率平均提高8%左右,热管温度控制及烟气阻力控制是改造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0.
给出了基于实例知识的结构方案设计的7个关键技术:CBR,KDD,OO,RBR,FIS,NN,GA,并利用OO技术构建了高层结构方案设计的实例基集成信息模型。获取了1008个高层建筑工程实例,构建了实例库及其管理系统,实现了实例数据录入、修改、删除、查询检索、统计和知识发现等功能。本文的工作为整体认识和解决基于实例的结构方案设计,充分利用已有工程实例等各类知识,解决方案设计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提供了技术、方法和手段的支持,也为全面系统地实现基于实例基集成信息模型的结构方案设计智能支持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