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8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5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铁路大型养路机机群防止碰撞系统,该系统使用了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RS和ZIGBEE无线通信技术,以S3C2440为核心,外扩多个功能模块,构建出硬件平台。给出了该系统的硬件与软件设计方案。在Linux嵌入式系统的基础上利用QT开发平台开发出相应的窗口应用程序,实现了多种无线数据的收发。通过对两机车相对距离的计算及危险状态的判断发出当前危险状态的报警信息。  相似文献   
72.
国内外现役松软地层取心工具存在着岩心收获率低、残余销钉无法回收、承压接头受力不均匀、装配效率低以及通用性差等问题,且只适用于软地层取心,无法同时满足中、硬地层的取心需要。为此,川庆钻采院研制了一种新型加压式取心工具,解决了上述问题,提高了岩心收获率,实现了此类取心工具在软中硬及破碎地层的全覆盖。其结构合理、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3.
为了研究城陵矶(七里山)水文站综合单断沙关系线,减少城陵矶(七里山)水文站输沙测验次数,提高洞庭湖入汇长江输沙量计算精度,采用相关系数法对该站2007~2021年间单断沙实测整编成果进行单断沙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综合单断沙关系线采用Cs断=0.984 8Cs单(Cs断为断面平均含沙量,Cs单为单位含沙量)关系式时,各年单断沙关系线与综合单断沙关系线最大相对偏离为-1.52%,年平均含沙量、年输沙量推求误差均不大于3%,满足规范要求。研究成果可为优化城陵矶(七里山)水文站含沙量测验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唐聪  凌永顺  杨华  杨星  郑超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47(5):526001-0526001(11)
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物体检测的视觉跟踪方法。该方法利用深度学习在特征表达上的优势,采用基于回归的深度检测模型SSD (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提取候选目标,并结合颜色直方图特征和HOG (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特征进行目标筛选,实现目标跟踪。为了提升深度检测模型的物体检测性能,文中构建了多尺度目标搜索图,可在一张图上实现不同尺度的目标检测。在标准跟踪测试库上选取八个具有代表性的跟踪视频序列,并选取六种具有代表性的跟踪方法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在跟踪效果上,整体优于参与对比的其他算法,且对于物体姿态变化、尺寸变化、旋转变化、光照变化、复杂背景杂波等影响因素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5.
立足于定向红外对抗系统(DIRCM)的干扰性能的研究,将目标导引头红外焦平面功率密度和系统持续照射目标时的照射容差角作为评价定向红外对抗系统干扰性能的两个指标。综合考虑大气传输透过率和光束传输过程中光束自身衍射效应与大气湍流效应引起的光束发散角对目标导引头接收功率的影响,建立了定向红外干扰模型,模拟了定向红外对抗系统照射光束在目标导引头红外焦平面上的功率密度。利用概率论置信区间的概念,将目标中心相对于光束中心的距离偏离量转化为角量与光束发散角进行对比,建立了定向红外对抗系统的照射容差角模型。通过仿真,定量分析了照射距离、大气湍流强度、光束出射口径对目标导引头红外焦平面的功率密度和系统照射容差角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徐凯  路远  凌永顺  乔亚  唐聪 《激光与红外》2015,45(8):959-963
为实现VO2薄膜在激光防护应用中的最佳膜厚设计,采用椭圆偏振法测试分别得到Si基底VO2薄膜低温半导体态与高温金属态的光学常数,基于具有吸收特性薄膜的透射率计算理论,结合VO2薄膜用于激光防护的需求,计算得到适用于激光防护的最佳膜厚。为验证计算方法准确性,根据入射激光波长10.6 μm为例计算的最佳膜厚,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Si基底上制备具有相应膜厚的薄膜,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分析了该薄膜的红外透射率相变特性,结果表明其红外透射率具有明显相变特性,3~5 μm波段的红外透射率对比值达到99%,λ=10.6 μm 处相变前后的红外透射率分别为67.2%、4.2%,与理论计算透射率66.4%、3.3%误差较小,实测透射率对比值为93.8%,与理论预期95%基本相符,表明理论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准确性,根据最佳膜厚算法设计的VO2薄膜适合应用于红外探测器的激光防护研究。  相似文献   
77.
采用自制夹泥发酵器和每轮补充窖泥功能菌的夹泥发酵法进行浓香型白酒生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明显增大糟醅接触窖泥的面积;提高糟醅中己酸乙酯等香味物质的含量,己酸乙酯的含量比对照糟醅增加了近3倍;不影响曲酒的出酒率;可明显提高曲酒的质量;有效地解决了窖泥易进入糟醅,使酒中出现明显的窖泥味、操作困难、难以循环使用、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同时,对夹泥发酵中所用的窖泥类型、窖泥在循环使用过程中如何变化、夹泥发酵器的材料问题等进行了探讨。(孙悟)  相似文献   
78.
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指纹分析技术(PCR-DGGE)对己酸菌和液体窖泥混合菌液、窖泥复合功能菌液、窖泥特殊生香功能菌液中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并对不同质量窖泥接种培养的窖泥功能菌液中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对比分析,从微生物物种多样性的角度说明了不同窖泥功能菌液细菌的复杂性以及不同窖泥功能菌液具有不同生理、生化功能的原因,表明窖泥的质量与窖泥功能菌液、窖泥特殊生香功能菌液的质量可能存在相关性,为窖泥功能菌培养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9.
对活性干酵母在红糟、丢糟中的应用研究表明:①地温在10℃以下,活性干酵母在红糟中的最佳用量为140g/甑,产酒量为95.3kg/甑;②地温在10~20℃,活性干酵母在红糟中的最佳用量为140g/甑,产酒量为83.5kg/甑;⑨地温在20~30℃,活性干酵母在红糟中的最佳用量为160g/甑,产酒量为60.2kg/甑;④地温在10℃以下,活性干酵母在丢糟中的最佳用量为120g/甑,产酒量可达63.5kg/甑;⑤地温在10~20℃,活性干酵母在丢糟中的最佳用量为120g/甑,产酒量为45.1kg/甑;⑥地温在20~30℃,活性干酵母在丢糟中的最佳用量为140g/甑,产酒量为35.2kg/甑。(孙悟)  相似文献   
80.
刘京  刘彝  李良川  王金忠  张霞  唐聪 《油田化学》2019,36(2):271-276
针对冀东高尚堡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注水压力抬升快、高压欠注的问题,结合冀东低渗透油藏物性特征制得阳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剂JDZC,研究了JDZC加量对其表面张力、油水界面张力、乳化能力的影响及其耐温性和降压增注能力,并在现场进行了推广应用。结果表明,用聚氧乙烯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环氧丙基三季铵盐制得的JDZC降压增注剂耐温可达130℃。随JDZC加量的增加,溶液表面张力降低并逐渐稳定,500 mg/L JDZC溶液的表面张力为28 mN/m;用冀东油田注入水配制的JDZC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为1000mg/L。500数5000 mg/L的JDZC与冀东原油的最低界面张力维持在10~(-2)mN/m的数量级。JDZC对原油的乳化能力较好,且加量越大,乳化能力越强。JDZC对冀东高尚堡主力层岩心具有明显的降压增注效果,可使洗油后的岩心渗透率提高40%,压力降低26%。现场38口井应用结果表明,现场实施有效率为94%,注水井初期注水压力平均下降8.5 MPa,有效期超过半年,平均单井增注超过2×10~3m~3,改善了冀东高尚堡低渗透油藏注水难题。图3表5参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