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42篇
综合类   39篇
化学工业   95篇
金属工艺   55篇
机械仪表   69篇
建筑科学   72篇
矿业工程   63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103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25篇
武器工业   16篇
无线电   5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4篇
冶金工业   39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4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21.
对西安市大学城周边交通节点交通量进行了实地调查,在交通节点交通量的数据分析基础上研究了道路车流密度、道路通行能力、高峰小时系数等交通参数,在实际调查和数据分析中总结了西安市大学城周边交通节点的交通特性,针对西安市大学城周边的道路交通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改进措施建议,对西安市大学城周边城市道路建设及交通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22.
综述了聚四氢呋喃(PTMEG)生产工艺,包括氟磺酸法、醋酸酐-高氯酸法、浓硫酸法、固体酸法、杂多酸法,分析了各种工艺的优势与不足;初步探讨了全球PTMEG生产现状和市场情况,并就我国PTMEG行业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23.
硅烷偶联剂KH550对正硅酸乙酯杂化涂层抗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电化学测试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硅烷偶联剂KH550对正硅酸乙酯(TEOS)杂化涂层的改性.结果表明:添加硅烷偶联剂能够明显提高TEOS杂化涂层的耐腐蚀性和降低涂层开裂倾向;经180℃热处理制备的KH550改性涂层性能最佳,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流密度约为2.701×10-9 A/cm2,较铝合金基体...  相似文献   
724.
建立数字化弯管系统实现从导管数字化到数控弯管机全过程数字量传递,已成为当前发展数字化精确高效数控弯管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采用VB语言,以CATIA二次开发技术为基础,对数控弯管数模转换系统进行研究与开发,实现了从弯管CATIA模型得到关键点坐标值,建模数据与弯管机加工数据的转换,以及弯管的CATIA参数化建模,为推动先进数字化数控弯管系统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25.
肖杨  黄顺平  李恒  吴艳  李进  刘宏  陈晓琳 《辐射防护》2022,42(4):354-360
为探究由呼吸运动引起的肺组织物理特性变化对肺组织及肿瘤组织吸收剂量的影响,基于蒙特卡罗方法进行模拟计算,使用EGSnrc(electron gamma shower software toolkit)程序将收集的不同密度肺组织数据转换成对应模体材料,建立不同呼吸状态下的组织模型,计算在不同射野照射下的百分深度剂量与离轴比差异,并探讨对目前常见照射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射野越小不同呼吸状态下组织吸收剂量差异越明显,在10 cm×10 cm射野下肺组织模体吸收剂量无明显差异,肿瘤模体吸收剂量最大降低3.86%;当射野小于5 cm×5 cm时上游肺组织模体吸收剂量随深度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1 cm×1 cm时肺组织体膜吸收剂量差异最大达46.87%,肿瘤模体吸收剂量在1 cm×1 cm时差异最大达6.97%。同时在小野照射下低密度组织中存在明显的电子不平衡现象。在三维适形技术下呼吸运动引发的组织剂量差异小于调强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呼吸门控技术下临床医生可结合TPS(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算法在吸气末进行靶区勾画,可降低正常肺组织剂量同时提高靶区剂量。  相似文献   
726.
为评估我国国家气候中心季节-次季节预报模式产品(BCC_S2S)在长江上中游流域对日降水和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预报性能,本文基于BCC_S2S模式在2005-2020年的每周两次滚动预报未来60天降水回报格点数据,把格点预报降水双线性插值到站点,将其与站点观测降水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和平均误差三个指标,评估模式预报日降水的性能;对于极端降水事件,依照百分位法定义极端降水,基于HSS指标评估单站极端降水,并利用层次聚类方法划分区域性极端降水类型,进一步评估预报性能。结果表明:BCC_S2S模式在各季节日降水的预报性能随预见期的增加而下降,在预见期大于5~10日后,进入低预报技巧阶段;将长江上中游划分为六个子区域进一步分析,各区域平均的相关系数仍然是在预见期较短时较高,平均误差表明预报模型在流域中东部区域整体呈现出正偏差,金沙江流域则是负偏差,均方根误差同样在流域中东部偏大;通过分析三个指标的箱型分布图,表明在长江上中游的大多数区域,模式预报6月份的降水精度最佳,误差范围相对较小。对极端降水事件,单站极端降水事件的HSS指标随预见期增加而下降;对大多数区域,模式的预报技巧在月降水总量偏多、极端降水频发的月份较高。针对四类区域性极端降水,模式超前0~10日预报的多雨带空间分布与观测较为一致,降水量值偏小,在超前10日以上预报时效果较差。总体上,模式对长江上中游地区的日降水和极端降水事件的预报性能随预见期的增加而下降,6月预报精度相对较好,可能与6月主要受大范围水汽输送或锋面这样较容易预报的天气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727.
为研究一种新型节能墙体--现场发泡夹心墙的平面内变形性能,制作了13片现场发泡夹心墙和1片实心墙,进行了平面内的抗震性能试验.得到了墙体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内叶墙不同高度位移时程曲线、延性系数、能量耗散系数和刚度退化曲线等,分析了轴压比、拉接件的构造参数与布局、保温层厚度等参数变化对现场发泡夹心墙的破坏特征、破坏机制、...  相似文献   
728.
目前,地下铲运机自动称重技术在各大矿山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计量精度仍然比较低,本文旨在提高地下铲运机的自动称重精度。基于基本的称重力学理论模型,举升油缸油压是自动称重的核心变量。在实际称重过程中,举升油压有多个影响因素---发动机转速、液压油温、大臂举升角、阀门开度---均会对油压产生影响,进而对称重结果产生影响。但以往的自动称重,往往不考虑对油压的多个影响因素。本文对称重过程中多参数耦合情况进行建模分析,通过生产环境分析,排除了液压油温的影响;通过电控系统精确控制,排除了阀门开度的影响。后续通过对车辆的改造和电控系统的开发,实现对发动机转速精确控制,对大臂举升角精确测量。在矿石重量2000kg时,对不同转速,不同大臂举升角进行试验,提出了最优的称重区间:发动机转速为1500rpm,大臂夹角β从87.5°到97.5°。在最优称重区间,在2000kg,3000kg,4000kg的矿石重量下,找出油压的变化规律,之后建立了称重修正曲线方程,达到了1.85%的计量精度.  相似文献   
729.
为弥补郫县豆瓣缺乏在固体调味料方面应用的缺陷。将郫县豆瓣烘干粉碎以后经过造粒技术开发出郫县豆瓣颗粒,利用模糊数学结合响应面法优化得到郫县豆瓣颗粒最佳配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进行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结果表明,郫县豆瓣颗粒最佳配方为玉米淀粉添加量10%、含水量6.5%、豆瓣干粉添加量15.5%、食用盐25.0%、味精34.5%、麦芽糊精1.0%、白砂糖5.5%、食品用香精香料1.50%。在此优化条件下,郫县豆瓣颗粒的感官评分为90分。GC-MS分析结果表明,郫县豆瓣颗粒共检出82种挥发性香味物质,其中醇类23种、酯类9种、酸类10种、醛类24种、酚类6种、酮类7种及醚类3种。郫县豆瓣颗粒作为一种新型固体调味料,可以为菜肴提供酱香汁香。  相似文献   
730.
以丙烯腈为底物,对产腈水解酶菌株Pseudomonas putida XY4在静息细胞状态下的催化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 H、温度、金属离子、底物浓度对酶的影响,以及该酶的p H与温度稳定性、底物特异性等,同时对丙烯腈的生物转化过程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腈水解酶的最佳催化条件为p H=7.2,30℃,底物浓度150 mmol/L;Ag+、Cu2+和Fe3+对酶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该腈水解酶对3-氰基吡啶等芳香族杂环腈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其次是甘氨腈和丙烯腈,对酰胺类物质无特异性。该研究对利用腈水解酶生物催化丙烯腈制备丙烯酸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