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17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艺圃坐落在苏州市西北的金门附近,始建于明嘉靖(1522~1566)年间.园不大,但做得小巧精致,也是苏州名园之.艺圃的历史,有些曲折而复杂,数易其主.此园前身是明代袁祖庚所建的醉颖堂.袁祖庚(1519~1590)字绳之,长洲(今苏州)人.明嘉靖二十七年(1541)进士,官至浙江按察副使(考核官吏、管理司法的官),四十岁后辞官退隐,在苏州择地建造宅园,并悬匾额"城市山林",过隐士生活.  相似文献   
52.
沈福煦 《园林》2003,(10):6-7
城市绿地,也是市民休闲之地,不是自然荒野,因此就要有人们休闲的物质保证、须有一些建筑物及其他人工之物,即房屋和其他的雕塑、小品等。从类型来说。大体有:休息亭、茶座、餐饮用房、展示厅、孩子活动场所、厕所等建筑物,以及坐凳、椅  相似文献   
53.
沈福煦 《园林》2003,(5):4-5
课植园坐落在青浦朱家角(镇)。此园取名课植,其寓意有"课读之余不忘耕植"之意,这正是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的一种意识。此园是我国江南大型庄园式私家花园,园主人叫马维骐,字文卿,故此园又叫马家花园。  相似文献   
54.
本文分析了建筑评论的现状,论述了建筑评论的目的,作用和方法以及建筑评论的结构,并对建筑评论与工艺评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5.
时光荏苒,自从1982年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发表著作《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以来,已经过去了近20年的时间。这部著作使许多读者为之激动;但也有忧虑。社会的变革是无情的,也许任何个人意志都无法左右它。或者也可以用中国的话来说“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史记·太史公自序》)我们要做些什么呢?首先需做的,应当是对未来作一分析,然后才能真正地跟上时代。  八年前,拙文《“大趋势”与建筑的十大趋势》(《世界建筑》1994年第2期)曾提出建筑的“十大趋势”:建筑功能的变化和类型调整;环境观,…  相似文献   
56.
“柳浪闻莺”是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之南,其西南有“雷峰夕照”和“南屏晚钟”二景,包括“花港观鱼”和“三潭印月”在内,构成西湖的“南五景”,与北五景(包括“苏堤春晓”)遥遥相对。但“北五景”自“断桥残雪”至“双峰插云”,景  相似文献   
57.
沈福煦 《园林》2000,(10):10-11
“断桥残雪”是西湖十景之一。断桥位于西湖的东北,这里是白堤的起点。断桥不断,取名而已。但为什么叫“断桥”?这就有几种说法。此名相传唐代就有,其实它本名叫宝祐桥。后来因孤山之路在此而断,故俗称断桥。但还有一说,古时候这里居住段姓人家,原为段家桥,“段”“断”同音,后来误称断桥。在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中说:“元时钱惟善竹枝词,有段家桥之名,闻者哂之,以为杜撰,然杨、萨诸诗,往往一称段桥,未可谓无证也,故两存之。”  相似文献   
58.
59.
60.
沈福煦 《园林》2003,(8):4-5
与古代的园林和近代的公园不同,当今的城市大型绿地的特点,就是大而开放,因此它们的手法也就有所不同。这里要说的是城市大型绿地的底界面处理。何谓底界面?人所处的空间,可分上、下、前、后、左、右六个界面。《庄子·齐物论》中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这就是说,人对所存在的空间总是以一个方盒子的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