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27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25篇
水利工程   27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SIMD计算机在并行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增加其并行处理的能力,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提高其PE(Processing Element)的操作自治能力。通过在原有指令系统中加入卫式指令和伪跳转指令,并且加入少量相应的硬件,不仅能够大大提高PE的操作自主性从而实现数据和指令的高度并行,而且在低功耗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2.
采用FLUENT软件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法(SPH)分别对溃坝水流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溃坝水流的流动形态、流速及水位变化.结果表明,两者较为一致地反映了溃坝水流的流动过程及流体的速度场,其中SPH方法能精确地捕捉自由液面,所得自由水面附近结果更为准确;FLUENT所计算的流速、水位等数据更加精确,能很好地体现水流的表面张力.分析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性,使其在面对复杂的工程实际问题时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溃坝洪水数学模型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63.
为减少图像分割准确性对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效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均匀区域分割的图像检索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均匀区域划分,提取其区域直方图颜色特征和Gabor小波纹理特征,再利用与所提取的图像特征相适应的相似性度量实现有效检索。实验结果表明,与SIMPLIcity系统相比,该算法平均检索性能提高了3.6%,具有良好的平均查找率。  相似文献   
64.
根据全景环形透镜的成像机理特点,提出了用柱面透视投影模型来对图像畸变进行校正.在柱面投影模型中,空间直线的投影不再是直线,而是一个短轴不变的椭圆.首先建立含有畸变参数的全景环形透镜柱面校正模型,将空间直线点映射为柱面的椭圆上的点,然后使用投影长度和为零的条件,将环形像面上的点拟合为柱面上的最佳椭圆,求出变形校正参数,进而校正全景环形像.仿真和真实图像实验表明,环形图像的切向和径向畸变得到了校正,误差达到了亚像素级.  相似文献   
65.
全景环形透镜(PAL)将围绕光轴360°的视场投影到环形平面上,具有超大视场,在机器人视觉、监控和虚拟现实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实际应用中需要将环形像无失真地展开为常规平面像,解决环形像由外到内压缩引起的分辨率降低的问题。根据PAL成像的特点,以全景图像的最高分辨率为基准,采用三次样条插值,得到插值函数的最佳参数值。此处理结果同最近邻域和双线性插值结果进行比较,较好地恢复了图像细节,同时参数的优化减小图像复原的计算量。  相似文献   
66.
《文化标准化中长期规划(2007~2020)》指出,文化领域的标准化是促进文化艺术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推动文化创新的重要技术保障,是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文化娱乐场所作为文化娱乐业的载体,始终处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样文化产品和娱乐的前沿阵地。近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67.
遥感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大、获取信息快,受环境条件限制少等优势,已成为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一种重要手段。从小流域划分、土地利用现状、水土流失现状、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设计、小流域综合治理效果评估等方面介绍了遥感技术在老挝南里河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多源时序遥感数据在工程规划设计、工程实施综合效益评估等工作中具有明显优势,较大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68.
目的 了解我国餐馆就餐人群调味品消费状况,为评估调味品中危害因素和营养素的暴露风险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称重法加三日记账法,调查北京、重庆、辽宁、山东、广东、江苏、陕西7个省/市126家餐馆的调味品使用量,同时记录每家餐馆每日就餐人次数,得到各类调味品每人次消费量。结果 我国餐馆就餐人群每人次调味品的消费量中位数为:盐及代盐制品3.52 g、鲜味剂和助鲜剂1.33 g、醋3.63 g、酱油5.18 g、酱及酱制品1.78 g、料酒及制品0.25 g、香辛料类1.54 g、复合调味料3.64 g、其他调味料0.00 g;各省市餐馆就餐人群的调味品消费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个省/市中,广东省盐及代盐制品、鲜味剂和助鲜剂、其他调味料每人次消费量最高,辽宁省醋、酱油、料酒及制品每人次消费量最高,重庆市香辛料类、复合调味料每人次消费量最高,陕西省酱及酱制品每人次消费量最高;大城市/主城区和县城/郊区各类调味品每人次消费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及代盐制品、鲜味剂和助鲜剂、醋、香辛料类、复合调味料呈现出大城市/主城区每人次消费量高于县城/郊区,而酱油、酱及酱制品、料酒及制品、其他调味料则呈现出县城/郊区每人次消费量高于大城市/主城区;不同规模的餐馆各类调味品每人次消费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及代盐制品、鲜味剂和助鲜剂、醋、料酒及制品、其他调味料呈现出中型餐馆每人次消费量均高于大型、小型餐馆(P<0.05),酱油、复合调味料则呈现出小型餐馆每人次消费量高于大型、中型餐馆(P<0.05),酱及酱制品、香辛料类调味品大型餐馆每人次消费量高于小型、中型餐馆(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多种调味品消费量呈弱正相关关系。结论 我国餐馆就餐人群的调味品消费量较高,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需综合考虑家庭就餐和餐馆就餐通过调味品摄入危害因素和营养素的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69.
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保障中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0.
从山西某煤矿的酸性矿井水中分离得到嗜酸氧化硫硫杆菌Tt-1,对其形态、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基因序列、生长特性及对城市污泥的沥滤效果进行了研究。Tt-1的菌细胞呈短杆状,革兰氏染色为阴性,不产生芽孢,16S rDNA系统学分析证明其为嗜酸氧化硫硫杆菌。菌株Tt-1的最佳生长条件:温度为28℃,pH值为4.0,接种量为10%,S0浓度为10 g/L。菌株Tt-1在污泥浓度为10%、28℃的条件下沥滤15 d,对污泥中Cd、Cr、Cu、Ni、Pb和Zn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66.20%、41.35%、91.74%、65.73%、43.86%和93.72%,处理后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可满足污泥农用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