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18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32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梁少林  王咏梅  毛靖华  贾楠  石恩涛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48(4):417004-0417004(7)
像素非均匀性是CCD成像性能评价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的是像素结构本身的差异。传统的以灰度值为基础计算DSNU和PRNU的方法未能考虑读出电路引入的时域噪声,且计算时未剔除不同像素曝光时间不同带来的误差,计算结果也只适用于某个具体曝光量。在分析CCD信号流的基础上,厘清灰度值不均匀的影响因素。参考DSNU和PRNU的计算方法,再结合帧转移型CCD的工作方式,提出了设置多档曝光时间,每档曝光时间下采集多帧暗(亮)图像,再通过拟合求得暗电流(暗电流+光电流)后并以之为基础计算暗电流非均匀性DCNU和光电流非均匀性PCNU的方法。同时,建立CCD像素非均匀性测试系统,验证其光源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以排除采集图像过程中测试系统引入的时域和空间误差。在此测试系统的基础上,利用新方法测得CCD的DCNU为25.51 e-/pixels-1,PCNU为0.98%。相比于传统的DSNU和PRNU值更准确地反映了CCD像素结构的非均匀性,所得结果更具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22.
针对硫磺沟煤矿工作面常规施工单孔深度不足、有效孔段短、钻进施工效率低、钻孔孔径小等诸多问题,提出采用窄体式ZDY4000LD(C)型履带钻机、第二代随钻测量系统(YHD2-1000(A)型)等附属定向设备进行穿层定向长钻孔成孔技术,以提高钻孔成孔精度、钻孔深度,增大钻孔孔径等参数,减小煤层因受采动影响,导致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增大的问题。现场试验施工了4个大直径穿层定向长钻孔,孔深300 m以上钻孔成孔率达到100%,孔深最深399 m,最大钻孔孔径193 mm,钻进总进尺1581 m,平均孔深395.25 m,钻孔抽采效率显著增加。其中3号钻孔最大抽采混合流量8.3 m3/min,最大抽采纯量1.6 m3/min,瓦斯抽采浓度51%,瓦斯抽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3.
合流制溢流(CSO)具有污水与降雨径流双重特性,受随机降雨、多污染源、阶段数据等条件影响,CSO控制标准以基于控制效果的年均溢流频次、年溢流体积控制率和年污染物总量削减率为主; CSO控制标准的确定以受纳水体水质为目标导向,以数据为基础,采用"流域治理、污染分担"策略,经技术经济分析确定。简要梳理了美国CSO控制标准确定的政策法规基础和方法,以期为我国CSO控制标准的确定以及"厂网一体、灰绿结合"技术路线、排放许可等配套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石东平  吴超  李孜军  贾楠  潘伟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6,45(2):204006-0204006(6)
以红外辐射基本理论为基础,将红外温度测量同被测物发射率相分离,构建未涉及发射率的红外三波段测温向量组,解决红外测温结果同发射率耦合度低的问题。进一步优化三波段向量组,提出无量纲发射率模型及适宜波段条件。通过对发射率线性函数进行优化,引入弯曲指数n,拓展发射率函数的应用范围。适宜波段条件的提出则保证了三波段测温向量组结果的精确性。对四个硫化矿样本应用三波段测温法同传统红外测温法进行实验测温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三波段测温法同真实温度吻合度较常规红外测量好,且相对误差明显小于传统红外测温,验证了三波段测温法的可用性及精确性。三波段测温法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拓宽了普通单波段红外热像仪的应用范围,保证了硫化矿自燃红外预测数值精度。  相似文献   
25.
金属层状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典型的非均质材料,通过调控其内部的多尺度微结构特性,可以实现金属结构材料强度-韧性的协同提升,在高端先进制造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显著依赖于各组元层的性能、厚度和异质界面的结构特性。变形过程中材料内部的微观应力/应变在异质界面处的协调特性对组元金属的形变微观机制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复合材料整体的性能。因此,探索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行为-变形机制-宏观力学性能”的内在关联并揭示其对应的微观形变机理,对设计具有优异综合力学性能的金属层状复合材料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聚焦于晶态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微观力学行为及变形机理,介绍了其力学行为的尺寸与界面效应,着重讨论了室温下材料的微观形变物理过程,阐明了非均匀金属层状复合体强韧化的机理。最后,对金属层状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研究进行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26.
海东供电局汤管营变电所 10kV侧线路电量长期不平衡 ,通过大量的实际测试和检查分析 ,找到了造成电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文章主要从理论上对引起循环电流形成异常相位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建立了一种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测定烤烟中粉唑醇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烤烟样品用0.1%甲酸乙腈溶液提取,NaCl盐析,多壁碳纳米管(MS-NANO-V)净化,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0.1%甲酸水溶液-甲醇溶液作为流动相,外标法定量。结果 粉唑醇在0.001~1 mg/L浓度范围内的相关系数R2为0.9989,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在0.005、0.5、5 mg/kg三个添加水平下,粉唑醇在烤烟中的平均回收率范围为90~102%,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4.9~9.6%。方法的定量限为0.005 mg/L。结论 该方法高效、准确,操作简便、精密度好,适用于烤烟中粉唑醇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28.
由于抽滤工艺形成的薄壁可燃容器毛坯厚度与质量分布不均匀、产品合格率低,且严重影响模压容器的强度和燃尽性,提出可燃容器抽滤模具结构优化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模具内腔流量分布规律,依据细长孔流量公式建立模具内腔各层域流量补偿数学模型,进行流量采集试验,试验结果与流量补偿数学模型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利用流量补偿数学模型计算得到了模具内腔流量补偿管道关键尺寸,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模具样机,并进行了毛坯抽滤试验,获得厚度与质量分布均匀的合格毛坯,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9.
针对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在机器设备、实验场地、教学方式等方面受限的问题,通过结合学生内驱力特质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特点,提出一套可定制教学路径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虚拟仿真实验构建方案。该虚拟仿真实验可加深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基本知识点的理解,熟练实验操作过程,在满足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教学需求的同时,可为进一步拓展虚拟仿真实验内容和形式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0.
阀片是制冷压缩机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在压缩机的吸气、压缩、排气和膨胀过程中,阀片实现了工作介质在压缩机内的单向流动。阀片的性能与可靠性会直接影响压缩机的寿命。为了实现生产国产化的阀片专用材料,通过重新设定原料的化学成分配比、设计新的生产工艺路径和优化细化热处理工艺的方法,开发了高性能的不锈钢新材料。与各种进口的阀片钢材料对比显示,新材料各项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水平均已达到了行业适用的要求;针对阀片应用要求的抗冲击疲劳能力,设计了专用的试验装置进行测试对比,结果表明此产品可以满足压缩机的使用可靠性要求。综合评价各项数据,本研究开发的国产不锈钢阀片专用材料完全可以替代进口材料,并为下一代高性能阀片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