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431篇
  免费   43501篇
  国内免费   30559篇
电工技术   33591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40639篇
化学工业   45142篇
金属工艺   26630篇
机械仪表   26494篇
建筑科学   27737篇
矿业工程   16313篇
能源动力   9462篇
轻工业   40898篇
水利工程   12620篇
石油天然气   13245篇
武器工业   5677篇
无线电   3786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459篇
冶金工业   15691篇
原子能技术   6535篇
自动化技术   54493篇
  2024年   1444篇
  2023年   6007篇
  2022年   14831篇
  2021年   18964篇
  2020年   13319篇
  2019年   9304篇
  2018年   9890篇
  2017年   11371篇
  2016年   10036篇
  2015年   16560篇
  2014年   20976篇
  2013年   24760篇
  2012年   31290篇
  2011年   32689篇
  2010年   30822篇
  2009年   29180篇
  2008年   30448篇
  2007年   29495篇
  2006年   25431篇
  2005年   20853篇
  2004年   14748篇
  2003年   9655篇
  2002年   8855篇
  2001年   7940篇
  2000年   6364篇
  1999年   2443篇
  1998年   747篇
  1997年   577篇
  1996年   543篇
  1995年   389篇
  1994年   310篇
  1993年   288篇
  1992年   272篇
  1991年   196篇
  1990年   196篇
  1989年   172篇
  1988年   122篇
  1987年   90篇
  1986年   87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54篇
  1981年   79篇
  1980年   112篇
  1979年   78篇
  1976年   24篇
  1965年   15篇
  1959年   74篇
  1951年   7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8 毫秒
41.
The confinement of CsPbX3 (X = Cl, Br, and I) perovskite nanocrystals (NCs) in a stabilized inorganic glass matrix is a new strategy for improving their long-term stability and promoting their applications in the optoelectronic field. Here, in situ nanocrystallization strategy is developed to precipitate CsPbBr3?xIx NCs with arbitrary I/Br ratio among an elaborately designed GeS2–Sb2S3-based chalcogenide glass matrix. Spherical CsPbBr3?xIx NCs are homogeneously distributed in the glass matrix after thermal treatment. The photoluminescence (PL) spectra show that the emission peaks of CsPbBr3?xIx NCs can be tuned from 570 nm to 722 nm with the replacement of Br by I. The fs transient absorption (TA) spectra reveal that there exists some structural defects in the NCs, leading to short PL decay life. This work would shed light on confining CsPbX3 NCs into glassy matrices, facilitating their future applications in photoelectronic fields.  相似文献   
42.
实施独立计量分区(district metered area,DMA)是辅助供水管网管理和漏损识别的重要手段.图划分算法是进行DMA分区的方法之一,常规图划分算法应用中,存在解空间受限、分区后原水流状态易发生较大改变、形成较多串联分区(对流量计算不利)的缺点.在常规图划分算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粗化阶段按照特定规则匹配、合并非输水干管两端的节点,形成简化的管网拓扑结构;分区阶段得到管网初步分区方案;细化阶段提出基于贪心算法、枚举算法、蒙特卡洛算法的分区调整方法,结合改进的仪表安置方法、水力模拟、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对分区方案进行调整.将该方法应用于YX市供水管网,成功进行了分区.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在下扬子地区页岩气地质调查井所获取的地层岩心资料,揭示该地区下志留统风暴沉积较为发育。基于精细的岩心观察描述,详细分析了下扬子地区下志留统高家边组下段中上部风暴沉积的特征,并阐明了风暴作用对泥页岩的影响。研究表明:研究区风暴岩岩性偏细,以粉砂岩为主,石英含量较高,结构成熟度较低,具2种不同的粒度概率曲线;主要发育底部冲刷面、块状层理、平行层理、丘状交错层理、波纹交错层理、准同生变形构造等沉积构造;垂向上主要识别出4种风暴沉积序列,均具有从底到顶粒度变细的沉积特征,不同的沉积序列与风暴流能量的强弱有关。下扬子地区早志留世频繁的风暴活动与研究区的古地理背景和古气候条件具有内在联系。特大型风暴对浅海陆棚深水区的细粒泥质沉积物特征产生重要影响,包括降低有机质含量、减少单层厚度、破坏垂向连续性、改变原始沉积构造和侧向稳定性等,总体上降低了泥页岩的品质。因此,研究认为在页岩气的勘探和评价过程中应重视风暴因素对陆棚深水区原始泥质沉积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针对深竖井、大吨位的提升条件下,摩擦衬垫需要高比压和高摩擦因数的难题,在工况分析和参数设计的基础上,研制了比压为2.5 MPa、摩擦因数为0.28的摩擦衬垫,并分别对衬垫的稳定性、抗比压能力、硬度特性、压力特性和磨损情况进行试验.委托第三方检测验证,衬垫的比压试验值达到9.8 MPa,摩擦因数试验值达到0.381,满足实验室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45.
一直以来,学术界都认为后现代主义的语言行为是属于一种充满质疑、反思和批判的认知范式.而对于提倡通俗文艺的今天,它所代表的意义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独特的语言方式,既充满对美好事物的期盼,又对当下一些社会现象进行了有力批判.同时也应认识到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网络语言的局限性.因此,本文的重点是寻求一种对时代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语言行为,以此来实现大众更好的交流,进而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6.
分别采用白炭黑或埃洛石填充4种橡胶树品系(72059,PR107,73397和RRIM600)天然橡胶(NR)以制备复合材料,并研究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白炭黑或埃洛石填充NR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受橡胶树品系的影响较小;两种填料填充的RRIM600复合材料均表现出最大的溶胀平衡交联密度和最优的物理性能,且50~70 ℃范围内的损耗因子最小,表明RRIM600复合材料的滞后损失最小,RRIM600满足低滚动阻力轮胎的用胶要求,而72059复合材料的相应性能较差;白炭黑填充72059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最优,埃洛石填充各橡胶树品系NR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差异不明显;PR107复合材料和73397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居中。  相似文献   
47.
考察了不同规格胶粉及不同脱硫程度的脱硫胶粉对橡胶改性乳化沥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00目胶粉即可制备出橡胶改性乳化沥青,但乳化沥青的性能较差;采用活化度为50%左右的100目脱硫胶粉制备乳化沥青时,脱硫胶粉的用量相比于胶粉可大幅提高;在通过外掺100目50%左右活化度的脱硫胶粉(质量分数15%,以沥青计,下同)和质量分数2%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的乳化沥青中添加质量分数1%的丁苯胶乳,所制备橡胶改性乳化沥青无筛上剩余物,5 d储存稳定性为2.9%,蒸发残留物的25℃针入度、软化点和5℃延度分别为55 (0.1 mm)、64.5℃和22.5 cm,能够满足乳化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48.
尕斯库勒油田E13油藏已经进入高含水时期,储采失衡加剧,综合含水率达到了80%以上,原油产量下降,经济效益变差。为了提高油藏原油采出程度、改善油藏开发效果,调研了国内外减氧空气驱的机理研究以及现场试验的资料,建立了以油藏真实孔渗饱数据为基础的一维条形地层机理模型,并选取该油藏Y12-27井组进行了减氧空气驱可行性验证。研究表明:纵向顶部减氧空气驱驱油效果优于水驱和氮气驱;驱替压力对原油采出程度影响不大;注水转注气可以提高原油采出程度;对于减氧空气驱,由于低温氧化反应的作用,氧气浓度对原油采出程度有一定影响,但比较微弱,其中,氧气浓度为10%时,驱替结束采出程度最高;尕斯库勒油田E13油藏属于注水开发“双高”油藏,适用于减氧空气驱;对于该油藏Y12-27井组,顶部减氧空气驱驱油效果好于水驱和氮气驱,建议氧气浓度超过10%时采取关井等措施。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