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2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243篇
电工技术   327篇
综合类   390篇
化学工业   873篇
金属工艺   267篇
机械仪表   394篇
建筑科学   457篇
矿业工程   254篇
能源动力   118篇
轻工业   769篇
水利工程   209篇
石油天然气   284篇
武器工业   59篇
无线电   43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77篇
冶金工业   236篇
原子能技术   120篇
自动化技术   94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398篇
  2008年   363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281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6年   6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21.
针对可变形部件模型(deformable parts model,DPM)同等对待各部件,无法体现不同部件对识别过程的贡献度差异的不足,提出一种权重系数可变形模型(weighted coefficient deformable parts model,WCDPM),对DPM中的各部件赋予权重,强调区分度较高的部件在识别过程的作用,弱化区分度低的部件对识别的影响,提高细粒度识别精度.同时给出了模型的训练过程和权重系数的学习方法.在Airplan OID和Oxford-IIIT Pet两个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2.
广西德保岩溶内涝灾害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基于Arc 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的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对广西德保县岩溶内涝灾害进行风险评价,以期为防治岩溶内涝灾害提供科学依据。综合比较德保县降雨条件、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等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权重,然后利用Arc GIS技术得到德保县岩溶内涝灾害危险性、易损性和风险区划图。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广西德保县岩溶内涝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城关镇,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耕地面积分布较广的北部地区,而东部及西部地区的内涝灾害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23.
以光导型和光伏型HgCdTe光电探测器为研究对象,分别用连续波激光和脉冲激光开展了辐照效应实验研究。使用平衡能量流体动力学模型数值模拟了光电探测器对辐照激光的响应过程,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报道了连续波激光辐照下的热效应和脉冲激光引致的损伤效应等典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总结了光电探测器对辐照激光的响应机理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4.
为了解决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价中定性与定量评价难以合理结合的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并依据问卷中各专家的意见,筛选出较重要的指标,把收集来的调查问卷所初步形成的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X}视为一个模糊集合,把每个评价指标视为一个元素,对每个评价指标进行隶属度分析,通过相互比较确定各准则对于目标的权重,同时构造判断矩阵,对判断矩阵分别进行层次单排序、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明确的细分指标量化,使其考核结果更加科学、客观,可对事物的优劣做出科学评价,并为正确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此方法可操作性强,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5.
以聚合松香(PR)与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的酯化物(PRH)为单体,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方法制备了PRH与苯乙烯(St)的共聚物(PRHS)。探讨了单体比例、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共聚反应的影响。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产物的结构、热稳定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酯化物PRH与St的共聚物PRHS;共聚物的热稳定性高于酯化物,苯乙烯用量越多,共聚物热稳定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越高;PRH与St共聚较佳的反应条件为:mPRH∶mSt=1∶2;反应温度为110℃;m(引发剂)∶m(单体)=1%;反应时间为8 h,在此条件下,产率达70.14%。  相似文献   
126.
基于交直流混合配电技术的柔性变电站是未来配电网发展的一大趋势,柔性变电站因其具备中/低压、交/直流多端接口、具有潮流柔性管控、多形态能源接入、故障限流和隔离等多种功能而受到广泛关注.双向DC/AC变换器是柔性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实现低压交直流端口间能量的双向流动.为使双向DC/AC变换器在柔性变电站环境中安全可靠运行,研究双向DC/AC变换器控制策略成为迫切的需求.以张北交直流配电网及柔性变电站示范工程为实例,根据双向DC/AC变换器不同控制目标,从谐波补偿、不平衡电压抑制、多机并联等关键控制技术进行综述,并对基于柔性变电站双向DC/AC变换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为建设柔性变电站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7.
VIENNA整流器作为一种能量单向流动的三电平升压型AC/DC变换器,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等场合。其控制策略的好坏是提升电能质量、增加系统可靠性的关键,因此VIENNA整流器控制策略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主要分为电流控制、直流电压控制、中点电位平衡控制3个方面,根据这3个方面对VI?ENNA整流器控制策略进行了分类、归纳和总结,分析了各类控制策略的原理和优缺点,为VIENNA整流器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8.
双氧水改性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微乳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末的工艺,以及在紫外光照射下,TiO2和H2O2分别以及两者结合对于甲基橙溶液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用微乳法可以制备粒度为23.2nm的纳米TiO2粉末;在紫外光照射下,H2O2可以有效地降解甲基橙溶液;当H2O2浓度从1mmol/L增加到10mmol/L,甲基橙的吸光度直线下降;当H2O2浓度达到10mmol/L时,降解率可以达到99%;TiO2也可以有效地降解甲崔橙溶液,当TiO2的浓度为0.50~0.75g/L时,降解率最大;用H2O2对TiO2进行改性后,可以有效地降解甲基橙溶液,固定TiO2的量为0.5g/L时,当H202浓度为4mmol/L时,甲基橙溶液的吸光度达到最低;当H2O2浓度处于10mmol/L以上时,甲基橙溶液的吸光度却出现无规则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9.
变极性方波电源的换向与控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分析了变极性方波电源二次逆变换向过程的特点 ,即开关器件切换的电压低 ,电流大 ,回路电感引起的续流过程在换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提供适宜的反向驱动时间 ,或者促进再引弧电压形成。指出了反向驱动延迟时间td 并不等于电弧电流间断时间tD(即熄弧时间 )的实际情况。归纳出td>0、td<0两种换向控制方法 ,深入分析了两种控制方式下的换向过程机理 ,得出了相应的换向控制策略 ,并给出了实现方法及试验结果。最后指出了两种控制方法的不同特点及适用范围。从而深化了方波电源的换向理论 ,为改善这种电源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 ,为其合理的设计 ,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0.
利用萃取复型技术。对Ti-V-Nb微合金钢母材及模拟焊接粗晶热影响区中第二相粒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母材中的粒子为含有Ti、Nb、V的碳氮化合物复合粒子,其尺寸均在100nm以下;粒子的形状不规则,不同粒子具有不同的成分。焊接热循环后,焊接粗晶区中仍保留了较多的粒子,但粒子尺寸显著增大,粒子的形状由母材中的不规则状变为方形,粒子的含Ti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