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5篇
金属工艺   14篇
矿业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17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离子交换法处理含铁氰化提金尾液问题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含铁氰化提金尾液的来源、特点及其危害,重点对具有离子交换法吸附、解吸含铁氰化提金尾液的原理、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沉淀法或电吸附处理技术对含铁氰化提金尾液进行预处理是解决离子交换法处理此类废水瓶颈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62.
张秋利  惠相荣  周军  訾杨  王丹 《材料保护》2019,52(5):1-5,11
为了给X100钢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数据参考,采用电化学方法,选用典型模拟碱性土壤溶液,通过改变Cl-浓度、浸泡时间以及极化恒电位值,研究X100钢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X100钢的腐蚀为活化-钝化过程,其交流阻抗谱包括高频容抗弧和低频容抗弧,在低频段出现Warburg阻抗;CE浓度从0.15mol/L增大到0.25mol/L时,溶液中的电荷转移电阻增大,反应形成的钝化膜越来越致密,导致腐蚀速率减小;浸泡时间从2h增加到8h时,电荷转移电阻减小,导致电极表面腐蚀加剧;在-0.60~0.40V极化扫描下,电荷转移电阻明显增加,钝化膜变得致密,导致腐蚀抗力增大,腐蚀速率减小。  相似文献   
63.
化工专业生产实习新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工程与工艺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工程学科。我们结合专业特点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原有的生产实习模式进行革新,使生产实习与课堂教学、毕业设计和学生关注的就业指导融为一体,大大增强了生产实习的目的性、实践性和专业性。  相似文献   
64.
超声波强化制备超细银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以PVPk30为分散剂,用水合肼作还原剂,在高浓度的硝酸银溶液中,通过液相还原保护法制取平均粒径为150nm的超细银粉。对影响银粉粒度的主要因素:还原剂浓度、分散剂浓度及溶液中银离子浓度等进行了实验研究。重点探讨了超声波在制取超细银粉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空化作用及产生的微射流可强化还原过程,且起到粉碎和分散的作用,使银粉粒径减小,粒度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65.
采用光催化与电化学氧化相结合技术对兰炭废水进行降解试验。用石墨片和活性炭颗粒为三维电极材料,外加紫外光灯条件下分别考察外加电压、活性炭颗粒投加量、电解质浓度和二氧化钛光催化剂(P25)投加量等对纯苯酚溶液中苯酚和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外加电压10V、活性炭颗粒投加量8g、电解质浓度0.15mol/L、P25投加量0.6g时,1 000mg/L的苯酚溶液中3h时苯酚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1.11%和73.64%;以此工艺条件,对某兰炭企业产生的兰炭废水(COD32 700mg/L)进行降解试验,COD去除率为60.63%。  相似文献   
66.
从气相、固相、液相3个方面分别评述了纳米CeO2制备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各种制备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与气相法相比,液相沉淀法具有设备简单、无需高真空等苛刻物理条件、易放大等优点;与固相法相比,液相沉淀法制备的粉体纯度高、团聚少,易实现工业化生产,发展前景广阔.但液相沉淀法也存在纳米CeO2产品颗粒团聚、粒度分布不均匀、单分散性差等缺点,可以通过研究纳米CeO2的成核和生长机制、过程影响因素等来改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67.
电沉积法制备多层泡沫铜/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氨脂泡沫为基体,经预处理、化学镀、电沉积制备了均匀分布三维网状孔结构的高空隙率多层泡沫金属铜/镍。通过电子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泡沫的形貌,并测定了多层泡沫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68.
通过热重法研究了废塑料和兰炭混合物的燃烧特性,分析了着火温度(Ti)、燃尽温度(Tf)、燃烧率(x)、点火指数(C)、综合燃烧特性指数(S)等参数的变化规律。运用体积模型(VM)、随机孔模型(RPM)和未反应核心模型(URCM)三种动力学模型对混合物的燃烧率曲线进行计算,得到不同的拟合曲线,比较拟合效果。结果表明:废塑料和兰炭混合物的燃烧过程由少量水分蒸发、挥发分析出、固定碳燃烧三个阶段组成。在兰炭中添加废塑料会改善兰炭的燃烧性能,随着废塑料配加量的增加,混合物的着火温度降低,平均燃烧速率、点火指数和燃烧特性指数均增加;增大升温速率对混合物的燃烧有促进作用。在三种动力学模型中,随机孔模型(RPM)的拟合结果优于体积模型(VM)和未反应核心模型(URCM)的拟合结果;由RPM模型计算的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k0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存在明显的"补偿效应";随着废塑料配加量的增加,活化能先降低后增加,表明废塑料和兰炭混合燃烧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9.
对201×7树脂吸附铁氰化合物的过程进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201×7树脂对铁氰化合物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在298 K时,201×7树脂对亚铁氰化络合离子[Fe(CN)6]4-和铁氰化络合离子[Fe(CN)6]3-的静态饱和吸附量分别为8.620和12.072 mg/mL.用均相颗粒扩散模型和收缩核模型对吸附参数进行描述,表明201×7树脂对[Fe(CN)6]3-和[Fe(CN)6]4-的吸附过程均属于液膜扩散控制.由树脂对[Fe(CN)6]4-和[Fe(CN)6]3-的等温吸附线得到Freundlich常数n分别为4.786和6.145;吸附过程中分离系数S和选择系数K均大于1,表明201×7树脂对[Fe(CN)6]4-和[Fe(CN)6]3-两种络合离子都是容易吸附的,而且[Fe(CN)6]3-离子比[Fe(CN)6]4-离子更容易被吸附.  相似文献   
70.
采用聚氨脂泡沫为基体,经预处理、化学镀、电沉积工艺制备了均匀分布三维网状孔结构的高空隙率泡沫镍。通过电子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制备过程中泡沫的形貌,并测定了泡沫镍的主要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