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19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22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23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21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4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41.
张舒 《工业控制计算机》2004,17(10):65-65,67
本文根据粉针分装机的特点,利用WE78E58B单片机和I^2C串行存储器,设计了一种双CPU控制器。用以控制步进电机的脉冲,从而达到控制药品德装量。  相似文献   
42.
试验研究表明,煤岩在冲击破裂过程中,裂缝的形成和颗粒的摩擦会产生电磁辐射,煤岩体所受的应力越高、变形破裂越强烈,电磁辐射信号越强.在冲击地压发生前,煤岩电磁辐射将有较大幅度增加,通过捕捉电磁辐射能量来确定预测冲击矿压危险的临界指标.  相似文献   
43.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玉米淀粉薄荷酮复合物及籼米淀粉薄荷酮复合物,并对2种淀粉复合物复合率进行测定,玉米淀粉薄荷酮复合物复合率为43.8%,籼米淀粉薄荷酮复合物复合率为24.7%。对2种淀粉复合物结构进行表征,通过CP-MAS13C NMR、XRD、红外及扫描电镜对复合物进行分析。核磁中新峰的出现及淀粉骨架的化学位移、XRD衍射新峰的出现及结晶度的变化及复合物形成前后表面形态的明显变化,证明了淀粉复合物的形成。利用Avrami方程对2种淀粉薄荷酮复合物在4、25℃,相对湿度33%、75%、90%条件下的释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湿低温环境中贮藏的复合物更加稳定,且玉米淀粉薄荷酮复合物的贮藏稳定性高于籼米淀粉薄荷酮复合物。  相似文献   
44.
超功率ΔT保护堆芯以防止超线功率密度引起的燃料元件损坏.以M310型核电厂为例,选取满功率下蒸汽系统管道破裂事故,研究初始工况、破口尺寸、反应性反馈系数、控制棒的调节等因素对核电厂超功率ΔT保护整定值有效性的影响,形成超功率ΔT保护整定值有效性的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45.
基于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GC-MS)的代谢组学技术,对黑龙江省宁安市和五常市两个产地的水稻代谢产物与代谢差异进行研究。使用SIMCA软件和R软件对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产地对稻花香水稻代谢物的数量、含量、种类及种类占比均具有影响,两产地水稻样本共定性到127个代谢物,筛选出22个差异代谢物,且发现产地对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含量的影响最明显。代谢途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间水稻代谢差异机制主要在于脂肪酸类物质的代谢,亚油酸、棕榈酸和富马酸是三种关键代谢物。本研究从代谢产物组成方面对不同产地的稻花香水稻代谢差异进行分析,可为水稻产地区分及农产品溯源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6.
随着光学相干层析(OCT)技术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日趋广泛的应用,分析和提取OCT图像中所包含的生物组织信息、对相关特征加以识别,并最终应用于疾病的辅助诊断和诊疗效果的追踪,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国内外研究者就此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其中纹理分析方法得到了最为充分的研究,显示出良好的实用性.对纹理分析在生物组织光学...  相似文献   
4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代谢组学手段,对黑龙江省2?个地理标志稻米产区的60?个水稻样本进行代谢组学研究,使用SIMCA软件和R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及代谢途径分析,探讨产地对稻米代谢及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共鉴定出167?个代谢产物,分析发现产地对稻米代谢物的数量、种类和含量均有影响,其中对含量的影响最显著。共筛选出32?个差异代谢物,层次聚类分析表明其可以作为产地鉴别的参考指标。OPLS-DA结果显示,两产地稻米区分显著,均有明显样本聚集区,说明产地对水稻代谢的影响很大。代谢途径分析共检索到与差异代谢物相关性高的9?条关键通路,发现不同产地对水稻中脂类和氨基酸类物质的代谢影响最大。脲基丙酸、角鲨烯、胆固醇、月桂酸、反丁烯二酸5?个代谢产物在不同产地水稻的代谢差异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研究为稻米产地鉴别提供理论依据,为农产品产地溯源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8.
蛹虫草多糖的酶法修饰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蛹虫草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采用α-淀粉酶对蛹虫草多糖进行酶法修饰。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响应值,运用响应面分析法对α-淀粉酶修饰蛹虫草多糖的工艺进行优化,研究酶修饰后蛹虫草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螯合Fe2+和还原力等抗氧化活性,并对其三螺旋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修饰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pH值;α-淀粉酶修饰蛹虫草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8.5℃、酶解pH 5.8、加酶量259.5U/g,在此条件下,酶修饰后蛹虫草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预测值为81.4%,验证值为(81.6±1.6)%,结果重现性好,可用于实际预测。抗氧化实验表明,α-淀粉酶法修饰后,蛹虫草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和螯合Fe2+的EC50值分别为:0.0247、1.0120mg/mL,分别比酶法修饰前提高了55.1%和39.8%;同时,蛹虫草多糖的还原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P<0.05)。三螺旋体结构分析表明,蛹虫草多糖经α-淀粉酶修饰后,其三螺旋体结构有轻微破坏,但仍然保持三螺旋体结构。  相似文献   
49.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沉陷监测中应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三维激光扫描在沉陷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监测精度以及参与求参点的密度,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进行了观测,得到了整个区域的下沉值,通过设置部分固定测点,得到水平移动值.对这些数据,基于概率积分模型,使用非线性最优化方法求取了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可以应用于沉陷监测,获取沉陷盆地;监测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满足沉陷监测的要求;当采样间隔与采深之比达到2%时,即可求得稳定的与下沉值相关的参数,通过在工作面4个角点分别设置2~3个固定测点可获得水平移动系数.  相似文献   
50.
曾国湘  张舒 《湖北化工》1995,12(3):53-54
介绍了室外分析五氧化二磷方法,解决了室外称样、分解榈、比色色阶等难题,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