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11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8篇
原子能技术   25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熔融共混法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不同种类硅酸盐填充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乳酸(PBAT/PLA)材料并吹塑成膜,分析了层状和管柱状结构的硅酸盐及添加量对复合塑料薄膜力学性能、热性能、加工性能及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的硅酸盐后,材料的热性能维持稳定;另一方面,硅酸盐充当了树脂基体的成核剂,起到了异相成核作用,使PBAT/PLA的结晶度有所提升。当有机改性蒙脱土与白云母添加量为10%~20%、埃洛石纳米管添加量为10%时,复合薄膜的拉伸性能与撕裂强度得到明显提升。硅酸盐的加入对PBAT/PLA薄膜的阻隔性能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总体而言,层状结构白云母硅酸盐填充PBAT/PLA薄膜综合性能提升效果较好,在绿色包装和生物降解农膜覆盖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
聚-3-羟基丁酸酯及其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炼  魏志勇  张步峰  杨璠  张春庆  齐民 《功能材料》2006,37(7):1087-1090
合成一种环烷氧锡化合物,用氢谱、元素分析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确认,并以其作为β-丁内酯开环聚合的引发剂制备聚-3-羟基丁酸酯,考察了单体引发剂配比、聚合时间和聚合温度等聚合条件对聚合产物特性粘度的影响.由丁内酯与丙交酯、己内酯共聚制备聚(丁内酯-丙交酯)和聚(丁内酯-己内酯)共聚物,并用FT-IR、1H-NMR、DSC等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3.
报道了一种在束测量β^ 延发粒子的方法,由新建成的兰州放射性次级束流线(RIBLL)提供的20Na次级束,利用飞行时间(TOF)和能损(ΔE)符合的方法实现20Na次级束流的在束鉴别与调制,将数据获取过程分为有束和停束两个获取时段,分别完成对次级束流和β^+延发粒子的记录,同时利用脉冲发生器和计数器实现20Na延发粒子衰变半衰期的测量。  相似文献   
94.
采用二丁基镁(M gBu2)部分或全部代替三异丁基铝(A l(i-Bu)3)作为镍催化体系的烷基化试剂,构成N i(naph)2-M gBu2-BF3OE t2体系和N i(naph)2-A l(i-Bu)3-M gBu2-BF3OE t2体系合成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研究了体系在不同陈化方式和温度下的聚合反应动力学,并对聚合产物进行了测试表征。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M gBu2的加入能增大N i-A l-B体系的聚合反应活性,且N i-M g-B体系的聚合反应活性明显高于N i-A l-B体系和N i-A l-M g-B体系;聚合产物测试结果表明,聚丁二烯的顺1,4-结构稍有下降,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分布以及门尼黏度等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95.
利用中子散射研究生物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志勇  臧黎慧  范我  李明 《核技术》2006,29(9):713-720
中子散射是一种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及动力学运动规律的重要手段.通过测量散射中子的强度函数可以得到生物大分子的体积、质量、形状、回转半径、生物大分子中的原子成分,特定原子所处的位置及分布,生物大分子动力学运动的信息等.测量中子在生物样品上的动量和能量转移,可以得到动力学结构因子.结合理论模型分析计算可以得到生物大分子内原子、原子团快速运动和生物大分子慢的集体运动的信息,提取生物大分子中原子的涨落行为,生物分子构象变化及生物大分子材料的柔性等信息.中子散射能识别出生物物质中轻的元素及同位素.和X射线方法相比,中子散射法对生物材料的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96.
用于热核同位旋效应研究的高质量分辨望远镜探测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描述了一个用于热核同位旋效应研究的高质量分辨带电粒子望远镜探测器。望远镜由三叠层探测器组成。其中前两片是全耗尽硅半导体△E探测器,后一片是锂漂移硅探测器。其厚度分别为:350、500、3500μm,此探测器的主要特点是:具有高能量分辨、高质量分辨、大能量范围,可对直到硫的粒子进行同位素鉴别,能较好地用于热核同位旋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97.
地膜可有效增加土壤温度、提高水分利用率,但聚乙烯(PE)不可降解地膜容易造成“白色污染”,危害土壤生态环境。为解决残膜污染问题,在农业领域推广使用生物可降解地膜,对可降解地膜的应用研究也逐渐增多。文章综述了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材料在地膜中的研究进展,主要从生物降解地膜制备和功能化应用两部分进行介绍。重点讨论不同成膜工艺对薄膜的力学性能、阻隔性能、降解性能的影响,对作物生长影响进行了讨论,并对未来可降解地膜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8.
对聚乳酸(PLA)、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丁二酸丁二酯(PBS)、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聚碳酸丁二醇酯(PBC)、聚碳酸亚丙酯(PPC)、聚己内酯(PCL)、聚乙交酯(PGA)等8种常见的生物降解塑料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结果表明,8种塑料表现出不同的红外特征吸收峰,且具有不同的热力学性质,表现为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点的差异。将红外光谱法与差示扫描量热法相结合,成功地对市场上的2种以PBAT为主的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主材成分进行了鉴别。该方法具有简便、高效、准确度高的优点,将为完善生物降解塑料的快速检测标准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