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6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6篇
冶金工业   2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41.
李志国  伍成波  谢兵 《连铸》2002,(4):7-9,15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连铸结晶器内钢液的流动和传热过程进行研究,是近年来该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其目的是掌握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的特点和凝固壳分布情况,为生产过程控制、结晶器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在结晶器三维流场数值模拟走向成熟的同时,对传热过程的数值计算仍然是该领域的难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42.
邹德余  伍成波 《钢铁》1997,32(11):5-8
介绍了工业开采价值不大的贫菱铁矿用固定碳含量较低的劣质煤作还原剂,经回转窑还原处理,可生产出铁含量在50%以上,金属化率55%左右的预还原矿,并在18.6m^3高炉上冶炼,获得好的试验结果,同时讨论了贫菱铁矿预还原矿中影响铁含量及金属化率高低变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3.
喷流换热器是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本文建立了喷流换热器的设计计算数学模型,编制了实用计算程序。利用该程序不仅可进行喷流换热器的一般设计,还可据此进行换热器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44.
李志  伍成波  郭秀键 《工业加热》2021,50(12):33-37,43
高炉瓦斯灰是钢铁企业主要固体废弃物之一,关于高炉瓦斯灰的回收利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高炉瓦斯灰各组分的化学成分、含水率、堆密度及其粒度组成,并在其中混入生石灰压成球团后进行焙烧实验,探究混合料配比、焙烧温度、球团烘干情况及混合料碱度对球团机械性能的影响,得到的最优条件大大增加了工业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45.
针对南钢低硅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能差的情况,研究了碱度与低硅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烧结矿中集中分布的赤铁矿、骸晶赤铁矿及孔洞是导致其低温还原粉化性能恶化的重要原因,要降低还原粉化率,应着重改善其微观结构.在南钢原料条件下,将碱度提高到2.3时,烧结矿微观结构得到改善,还原粉化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46.
蜂窝陶瓷蓄热体传热与阻力特性的热态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热态实验方法对蜂窝陶瓷蓄热体进行研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了蓄热室内的温度分布;蜂窝陶瓷蓄热体传热系数、阻力损失随空气流量的变化关系;传热系数随炉膛温度的变化关系;热效率和温度效率随比表面积的变化关系等,为蓄热式燃烧器的工业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7.
高温焙烧毒重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前钡矿开发利用状况的分析及利用方法的比较, 确定了采用高温焙烧作为钡矿利用的中间过程。分析了毒重石矿高温分解的机理, 通过一系列实验对焙烧条件作了较细致的研究, 确定了高温焙烧毒重石的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攀钢高炉粉尘利用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采用含碳球团直接还原焙烧法处理高炉瓦斯泥的工艺。在本工艺条件下,得到了高质量还原矿和副产品氧化锌粉。实验研究表明,还原矿中全铁 (TFe)达52%~54%、金属铁(MFe)为51%~53%、金属化率(Mη)>95%;氧化锌粉达到:w(ZnO)94%~96%、w(PbO)2%~5%、w(Fe2O3)微量。初步实现了高炉瓦斯泥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49.
介绍了全截面焊接技术及装置在铝电解槽阴极钢棒焊接中的应用。与传统焊接工艺焊接效果对比,该技术能够实现阴极钢棒的全截面焊接,有效提高焊接阴极钢棒的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降低焊口压降。生产实践表明,相对传统工艺,该工艺能够将工期缩短40h左右,上槽后压降降低15mV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