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3篇
化学工业   26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无线电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关于技术创新合作与竞争的研究,过去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基于Cournot模型的同质商品产量竞争的范畴,本文则在考虑不同企业的商品具有差异的情况下,在Hotelling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考虑技术创新溢出的三阶段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对相互竞争的企业在选址、技术创新投入决策、产品定价以及企业收益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3.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一系列季铵化壳聚糖-钛酸正丁酯有机无机杂化膜,该杂化膜能够较好地对水中Cr(Ⅵ)进行化学和物理吸附。研究了杂化膜中钛酸正丁酯含量、溶液pH值、吸附时间和Cr(Ⅵ)溶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Cr(Ⅵ)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r(Ⅵ)初始浓度为40mg/L时,钛酸正丁酯质量分数为20%、pH值为3,吸附时间为3.5h时,该有机无机杂化膜最佳吸附量为15.6mg/g。  相似文献   
54.
王吉林 《机械制造》2011,49(6):13-15
介绍了基于VC++和OpenGL技术的数控仿真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并阐述了数控仿真软件的系统需求、数控仿真软件的代码编译及数据计算、加工过程仿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55.
通过两步法合成了阴离子为磷钨酸根的两种离子液体杂多酸盐([C_3SO_3Hnhm]_3PW_(12)O_(40)和[Nbmm]_3PW_(12)O_(40))。采用~1HNMR、FTIR、元素分析和TGA对两种离子液体磷钨酸盐的结构、组成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同时,对其溶解性和pH进行了测定。以大豆油和甲醇的酯交换反应为模型反应,考察了[C_3SO_3Hnhm]_3PW_(12)O_(40)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当n(甲醇)∶n(大豆油)=14∶1,[C_3SO_3Hnhm]_3PW_(12)O_(40)质量分数为大豆油和甲醇总质量的4%、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100℃时,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的收率为94.90%。催化剂的重复性考察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经回收、真空干燥后、重复使用6次,活性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6.
采用熔融脂化法制备了丙烯酸高级脂,同时对影响丙烯酸高级脂收率的因素进行了考察,得出了最佳的丙烯酸高级脂的制备条件为n(酸)/n(醇)为1.2∶1.0、最佳回流时间为7h、最佳反应温度为130℃。用制得的丙烯酸高级脂与顺丁烯二酸酐、苯乙烯、醋酸乙烯脂进行了4组分共聚,合成了主要针对页岩油的降凝剂,并利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对最佳的聚合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当丙烯酸高级脂与顺丁烯二酸酐、苯乙烯、醋酸乙烯脂之间的摩尔比为8∶1∶1∶1,同时用过氧化苯甲酰作引发剂,在反应温度为80℃的条件下回流8h时得到的聚合物的降凝效果最好。将该降凝剂应用在抚顺产页岩油中时,当聚合物的添加质量分数为0.5%时,使该页岩油的倾点降低了9℃。  相似文献   
57.
为了实现聚砜基阴离子交换膜(AEMs)高离子导电性和良好的耐碱性,采用绿色环保的方法制备了氯甲基化聚砜,并以氨基冠醚为交联剂,以氨基冠醚络合的金属离子和三乙胺为阳离子基团,制备了三乙胺和氨基冠醚质量分数不同的冠醚功能化聚砜膜(PSF-CEX-QA1-X)。通过将低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引入PSF-CEX-QA1-X)中,探究了PEG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亲水PEG的存在有助于膜中离子通道的形成;与PSF-CEX-QA1-X相比,PSF-CEX-QA1-X-PEG的电导率和耐碱稳定性均得到了提高;在温度为80℃时,PSF-CE0.1-QA0.9-PEG的电导率为56.78 mS/cm,耐碱性测试后其电导率可维持初始电导率的85%。此外,PSF-CEX-QA1-X-PEG还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8.
以壳聚糖(CS)和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原料制备了季铵化壳聚糖(QCS)。将其与Gemini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顺丁烯二酸二乙酯撑基双[辛烷基二甲基氯/溴化铵],简写为G8-2-8)共混后,借助戊二醛(GA)的化学交联作用制得一系列不同配比的QCS/G8-2-8阴离子交换膜。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失重分析(TGA)分别对该膜的化学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考察了戊二醛和G8-2-8用量对该阴离子膜含水率、离子交换量、机械强度、电导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戊二醛用量的增加可有效降低含水率,提高机械性能;Gemini阳离子分子用量的增加可以降低含水量,增加离子交换量,提高该膜的断裂伸长率。其中,当G8-2-8和戊二醛质量分数为0.3%和3.5%时,复合膜的含水率、离子交换量、断裂伸长率和80℃的电导率分别为208.3%,3.79mmol/g,18.14%和4.10×10-2 S/cm。  相似文献   
59.
介绍了两大类纳米尺度加工技术高分辨率技术和工艺流程控制形成纳米尺度技术。其中高分辨率技术是微电子光刻技术的延伸,包括高效率高成本并完全兼容现有IC工艺的极紫外光刻技术(extreme uitravioiet lithography)、高效率低成本但目前无法套刻且模板制作困难的纳米压印技术(nano-imprint lithography)和线条最精细但低效率的扫描探针技术(scanning probe lithography)等,工艺流程控制形成纳米尺度技术利用一些常规工艺原理如侧墙掩膜和各向异性腐蚀、多孔氧化铝模板等实现局域或自组装纳米结构,能在传统微电子工艺条件下超越光刻技术分辨率限制制备可控的纳米线条或点,但集成度仍受光刻精度限制。  相似文献   
60.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球形显示的多点触摸系统,分别从硬件搭建和软件实现两方面讨论了系统的具体实现过程,通过对系统进行的测试和验证,显示了多点触摸系统带来的交互性和便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