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1篇
轻工业   82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主要通过紫外(UV)和甲基磺酸乙酯(EMS)的交替诱变的方法提高绿色木霉的产酶能力,并成功筛选到了一株产酶活性较高的菌株,其在平板筛选培养基中的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之比达到2.1,传代稳定后在产酶培养基中纤维素酶活(CMCase)和滤纸酶活(FDAase)分别达到21.05U/mL和2.4U/mL。之后经培养基的优化进一步提高其酶活,最终诱变菌株在最佳产酶培养基中CMCase达到22.5U/mL,FDAase达到2.52U/mL。  相似文献   
72.
73.
以玉米秸秆碱法制浆废液为原料,对热带假丝酵母的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菌种经过培养、驯化和优化,最终得出了处理废液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8 ℃、pH值5.5、发酵时间48 h、磷酸氢二钾1.5 g/L、硫酸镁1.0 g/L、接种量10%、摇床转速160 r/min、摇瓶装液量50 mL/250 mL,菌体生物量能达到8.583 g/L,化学需氧量(CODCr)去除率达到62.8%,生物需氧量(BOD5)去除率达到53.7%,为玉米秸秆碱法制浆废液资源化利用和降低废水排放量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4.
在Zarrouk培养基的基础上,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各个因素(光照、pH值、温度)以及培养基组分(碳源、氮源和无机离子)对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生长的影响,再经L18(37)正交试验优化确定了极大螺旋藻的培养基各组分最佳浓度为:NaHCO3 16.8 g/L、NaNO3 2.0 g/L、NaCl 1.5 g/L、MgSO4 * 7H2O 0.2 g/L、K2SO4 2.0 g/L、K2HPO4 * 3H2O 0.3 g/L.  相似文献   
75.
果粮混酿双菌共酵生产苹果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果粮混酿法生产酒精,确定了较佳的果粮比例和初始总糖度,发酵终了酒精浓度7.8%,发酵周期108h;以双菌共酵法生产苹果醋,提高了苹果醋的风味与营养,优化了双菌共酵发酵工艺,发酵终了总酸含量4.7%,发酵周期5天。  相似文献   
76.
在本篇论文中,把物料衡算介绍到发酵过程中,并对一微生物物系在恒稳态下建立起衡算式。作为一种例证,把该式应用来分析以葡萄糖为基质的酵母连续培养过程中,证明该方法对发酵过程物料衡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77.
78.
还原糖测定方法的规范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探讨了3,5-二硝基水杨酸(DNS)添加量,显色时间,氧的溶解量,离子强度以及DNS显色后存时间对纤维素酶酶活力测定的影响,氧的溶解量对测定结果影响显著,测定波长的变化对检测样品光吸收值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影响很大,一般选定540nm为进行纤维素酶酶活力测定的波长,另外当以葡萄糖为标准来测定还原糖时,不同的测定方法会使得纤维二糖的测定值不同,另外,当以葡萄为标准来测定还原糖时,不同的测定方法使得纤维  相似文献   
79.
试验平台基于汽油缸内直喷(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 GDI)发动机改造,缸内直喷聚甲氧基二甲醚(polyoxymethylene dimethyl ether, PODE),进气道喷射汽油,并将压缩比从10提升至15以利于压燃,以点火和直喷策略作为控制参数,获取双燃料火花辅助压燃(dual-fuel spark-assisted compression ignition, DF-SACI)发动机的运行特征。试验结果表明:DF-SACI呈现多阶段放热,直喷正时提前可提高混合气均匀性,减小不同燃烧阶段的界限,放热率明显提高;直喷比例可以更为有效地调节CA50和等容燃烧的比例,对热效率影响明显;同时放热率受点火正时提前的影响最小。试验中有效热效率最高可达37.5%。排放方面,DF-SACI模式在合适的点火和喷射策略下,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HC和CO的排放,HC体积分数可降低至3 00010-6以下,CO体积分数可降低至1 50010-6以下,同时将NOx排放控制在较低水平。通过对燃烧策略的合理调整,PODE/汽油双燃料发动机借助火花辅助压燃可实现高效清洁燃烧。  相似文献   
80.
大麦发芽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金属离子Mg2+、Ca2+、Zn2+、K+、Na+和赤霉素(GA3)对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极限糊精酶活性有一定的激活和抑制作用;实验发现,添加量分别为:Mg2+50mg/kg,Ca2+50mg/kg,Zn2+20mg/kg,K+60mg/kg,Na+80mg/kg,GA30.5mg/kg时,对上述3种淀粉酶酶活均有一定的激活作用。与单独用金属离子或赤霉素浸麦相比,金属离子和赤霉素的配合使用对3种淀粉酶的酶活提高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