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6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7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44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火电厂中应用先进的气动技术对汽轮机的通流部分进行改造后,汽轮机的膨胀效率会得到提高,而回热系统则偏离了最佳的设计工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非线性优化方法通过变动汽轮机的抽气参数得到回热系统的给水焓升最佳分配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机组的热力性能。研究方法和结果对火电厂机组的改造具有参考价值。图2表3参8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甲酸甲酯和水共存下的甲醇分解制燃气体系的热力学模型,以研究该体系的热力学平衡限度.考察了温度、压力、进料组成对体系的平衡限度影响,探讨了甲醇转化率、氢气和一氧化碳等产物的收率及选择性等.分析发现反应器温度在200℃、压力为0.1MPa时可以获得最佳的原料转化率.研究认为甲醇分解的副产物甲酸甲酯可明显提高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收率,采用循环工艺分解甲醇可行.进料中的水会导致体系吸热能力降低,且促进二氧化碳生成,应尽量降低进料中水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总能系统理论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吴仲华教授倡导能的梯级利用与总能系统已有20多个年头,在这期间世界能源动力系统开拓发展正是沿着这个思路蓬勃展开.从总能系统理论的发展历程出发,概述了近年来总能系统理论研究所取得的重大突破,包括从物理能的梯级利用到化学能的梯级利用范畴的拓展,进而演变为能的综合梯级利用原理;以能的品位变化规律分析为核心的总能系统理论分析方法的开拓;基于总能系统集成理论的化工--动力耦合等新型系统集成思路以及相应的能源系统集成创新等.总能系统已成为当代能源科学的一个分支和发展主流,它对科学用能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煤基多联产系统热力与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工动力多联产系统作为一种高效和清洁的能源系统而备受关注。该文对3种不同集成特征的煤基化工动力多联产系统的热力和经济性能进行分析,揭示了多联产系统节能效果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关系。采用成本节约率CR作为系统经济性能的评价准则,合成反应新气无调整和合成过程未反应气部分循环的多联产系统能够取得最高的成本节约率为11.8%,是系统设备投资节约与系统节能效果均衡的结果,其中化工岛与动力岛之间能量利用的耦合改善了系统热力性能,起到关键作用。研究成果为多联产系统从技术和经济角度进行综合评价提供了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用溶解法制备了添加助剂PtO2和Rh2O3的Co基载氧体,并对其进行化学相组成和结构强度的分析,通过H2程序升温还原实验可以发现,添加助剂后,载氧体的还原反应温度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说明反应能力均有所增加。在热重实验台上,详细研究了载氧体与燃料二甲醚(dimethyl ether,DME)的还原反应性能,结果表明,添加助剂后载氧体还原反应速率均显著提高,可以计算出(CoO+1.0%Rh2O3)/CoAl2O4和(CoO+1.0%PtO2)/CoAl2O4与DME还原反应的平均活化能分别为109和85kJ/mol,均低于CoO/CoAl2O4的活化能,且(CoO+1.0%PtO2)/CoAl2O4的反应性能要更好一些。另外,研究了助剂含量与反应速率关系,理想的PtO2含量应为1.0%左右。最后,在固定床实验台上对载氧体与DME之间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实验表明,DME流量和载氧体粒径均对反应速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给水加鸷型联合循环的性能简明示式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分析了给水加热型联合循环后,在我国具体情况下的应用前景的基础上,给出此种联合循环及其在用以增容改造已有的蒸汽轮机电厂时的性能简明地式和典型数据。文中的公式与图表对应用给水加热型联合循环的预可行性研究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新颖的核能燃气轮机总能系统的开拓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系统综合和能的梯级利用的思路对核能燃气轮机总能系统开拓研究的进展,包括三方面:(1)提出若干高温气冷堆核能联合循环发电新系统;(2)开拓出两种核能联合循环多联产新系统;(3)探索出几种核电站联合循环技术更新改造新途径等;建立了完整的系统特性模型进行了模拟分析,揭示了它们的热力学特性,概括了各种用途的核电燃气轮机总能系统新系统,新方案的性能与特点。  相似文献   
18.
19.
2019年春,正值蔡睿贤院士诞辰85周年纪念,中国科学院分布式供能与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同志们编撰了纪念蔡睿贤先生八十五华诞纪念册,从不同时期和层面反映蔡老师人生经历、科技贡献和人格魅力,展现了蔡老师质朴光辉的一生和睿智执着的高大形象。蔡睿贤院士为我国能源动力事业和工程热物理学科发展倾尽毕生心血,他潜心科研,躬耕教育,为人谦和,正直风趣,为后辈科研人员留下了一份厚重的精神遗产和学术遗产。本文精选纪念册中部分内容,因篇幅所限,仅是浮光掠影,忆海拾贝,旨在追忆前辈风范,勤勉后学奋进。  相似文献   
20.
IGCC系统方案概念性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目前世界上IGCC技术研究及发展现状为背景,以为大型IGCC电站提供设计优化的思路与方法以及可行方案为目的,开展IGCC系统方案概念性设计与典型实例优化研究。首先,结合IGCC技术的发展现状,阐述大型IGCC系统方案的一般性设计要求;然后,依据系统的一般性流程和设计要求,进行IGCC系统方案概念性设计;最后,运用相关模型及系统优化软件对IGCC系统典型实例进行设计优化研究,给出对优化结果的若干分析意见,同时得到对应系统较高热效率的最佳方案。结果表明,本项研究成果可为大型IGCC电站提供概念性设计优化的思路与方法以及可行的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