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4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正交组合试验设计方法,分析了白鲢冷冻鱼糜斩拌过程中的氯化钠质量分数、斩拌转速、斩拌时间和真空度4个工艺参数对凝胶强度的影响,并对斩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斩拌时间和转速对凝胶强度有极显著影响(p0.01),氯化钠浓度对凝胶强度有显著影响(p0.05)。4个工艺参数对凝胶强度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斩拌时间、斩拌转速、氯化钠质量分数、真空度。优化的斩拌工艺参数为:氯化钠质量分数1.04%、斩拌转速3 000 r·min-1、斩拌时间14.17 min和真空度80 k Pa。在优化的工艺参数下,验证实验所得样品的凝胶强度为3 086 g·mm,符合预期结果。  相似文献   
12.
尤娟  汤光明 《计算机工程》2009,35(24):176-178
现有音频隐写软件大多基于最低比特位(LSB)隐写,对LSB隐写的检测算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借鉴图像隐写检测中相关位平面和相邻像素相关性的分析思想,结合16 bit wav音频LSB的隐写特性,通过对音频数据相邻向量对的奇偶和大小分情况讨论,得出隐写会使相邻向量对的统计值增大的结论。通过经验阈值的设定,实现对音频LSB隐写的有效统计检测。理论和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证密码产品风险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提出了基于威胁分析的定量密码产品安全风险评估方法.针对现有基于安全威胁分析的风险评估方法中,安全威胁概率大都依靠专家经验确定的不足,引入贝叶斯理论,在安全威胁分析和安全防护措施分级的基础上,根据安全威胁和安全防护措施因果关系构建贝叶斯评估网络,计算安全威胁生效概率和产品安全风险值.应用该方法对HAIPE进行了风险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蛋品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然而,近年来沙门氏菌中毒、农兽药超标事件频发,引起人们对洁蛋安全性的担忧。首先选取洁蛋全产业链中养殖、收储、加工、流通4个主节点建立实体-联系模型(E-R图),分析各子节点中全生产要素(4M1E),即人、机、料、法、环在各主节点的具体信息;对全产业链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CCP),并提出控制措施;建立数据采集规范,并进行风险评估;设计洁蛋全产业链安全控制系统,包括洁蛋全产业链自身质量安全智能管理系统和外部监管体系;建立基于“云+管+端”逻辑的洁蛋全产业链溯源平台。本研究为洁蛋食品安全控制提供新思路,可望降低洁蛋安全管理成本,实现精准溯源。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鱼鳞冻的风味品质,将白鲢鱼鳞经脱腥(臭氧、醋、淀粉、超声、酵母)制成鱼鳞冻,采用感官评价、电子鼻分析、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研究不同脱腥方式对鱼鳞冻风味特性的影响。经超声、酵母、醋、臭氧和淀粉处理后,鱼鳞冻的感官腥味值分别为2.60、1.80、3.00、4.10、1.40。对鱼鳞冻的电子鼻检测数据进行判别因子分析,发现经不同脱腥处理的样品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超声组、酵母处理组跟清水组相距最远,脱腥效果较好。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定性定量分析,各处理组共检测出132种风味物质,其中淀粉、超声、酵母、醋、臭氧处理分别鉴定出28、24、32、51和36种挥发性化合物,均低于清水对照组的64种。检测出的挥发性物质中,对腥味贡献值较大的有(E,E)-2,4-庚二烯醛、己醛、(E)-2-己烯醛、辛醛等。酵母处理可以脱除全部胺类物质,并且对其他几种腥味物质的脱除最明显;综合比较,酵母法是鱼鳞冻腥味脱除最适宜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高强度超声作用下鲢鱼肌球蛋白的结构及流变学特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鲢鱼为原料提取纯化肌球蛋白,研究不同高强度超声处理条件(100、150、200、250 W分别超声3、6、9、12 min)下肌球蛋白链构象、二级结构及流变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超声处理会降低肌球蛋白的低温自组装程度,使样品的零剪切黏度逐渐降低、流动性增大,并诱导肌球蛋白α-螺旋向较为松散的β-折叠和无规卷曲结构转变,促使包埋在分子内部的活性基团暴露出来。该结构变化有利于升温过程中分子间的交联,并降低凝胶化温度,适当的超声条件(100、150 W处理12 min)可提高肌球蛋白的凝胶形成能力,而超声功率过大(200、250 W处理12 min)则会降低其凝胶形成能力,选择适当的超声条件对鱼糜凝胶加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加热模式(90℃、40℃/121℃、90℃/121℃和121℃)和可得然胶添加量(0%~8%)对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耐高温鱼糜制品的加工提供理论依据。与传统加热方式(90℃)相比,高温加热(121℃)会导致鱼糜凝胶的主要蛋白质成分降解,三维网络结构破坏,凝胶强度显著下降(p0.05)。在三种高温加热模式下,鱼糜凝胶的破断力均随着可得然胶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而破断距离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p0.05)。蛋白质的模式不受可得然胶浓度的影响。随着可得然胶添加量从0%增加到8%,鱼糜凝胶三维骨架网络从以蛋白为主体逐渐变为以可得然胶为主体。可得然胶对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主要是与蛋白-亲水胶体弱键相互作用和凝胶骨架结构的转变有关。  相似文献   
18.
4种骨的纳米化加工及其制品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鱼骨、猪骨、牛骨和鸡骨为原料,采用高能湿法球磨的方法制备纳米骨液,比较研究4种纳米骨液的特性,以期为纳米骨液的加工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4种骨的化学组成有显著性差异(P0.05),鱼骨的灰分含量最高,而鸡骨的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最高。高温(120℃)预处理后,4种骨的PO43-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位置和强度无显著性差异,鱼骨位于1 450~1 700 cm-1波数范围内的蛋白特征吸收峰与其他3种的显著不同。鱼骨颗粒的平均粒径在1 h球磨后降低至纳米级别(162 nm),在2 h球磨后为135 nm,而猪骨、牛骨和鸡骨的平均粒径分别在2、2 h和5 h球磨后小于200 nm,4种骨的最小平均粒径依次分别为117、105、89 nm和153 nm。在球磨过程中,骨液的钙释放率呈线性增加,p H值先增加后保持稳定,亮度和白度逐渐增加,游离氨基酸和三氯乙酸可溶性肽含量逐渐增加。与其他3种骨相比,鱼骨的纳米化粉碎效率和制品的白度最高,为加工纳米骨液相对最适宜的原料。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鱼糜制品在二段式制备过程中及水浴复热方式中过熟味(Warmed-over flavor,WOF)形成过程及变化趋势,采用采用(40℃加热60 min预煮)不同二段式水浴温度(85、90、100℃加热30 min)、不同二段式水浴时间(90℃加热5、10、15、20、25、35、40、45 min)制备鱼糜凝胶;对(40℃加热60 min+90℃加热30 min)制备的鱼糜凝胶采用不同复热水浴温度(60,70,80,90,100℃加热30 min)、不同复热水浴时间(90℃加热2.5、5、7.5、10、15 min)进行处理,并对水浴加热前后的鱼糜凝胶进行感官、电子鼻和气质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水浴加热方式下鱼糜凝胶共检测到74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醛类15种、酮类6种、醇类15种、酯类10种、酚类4种、酸类2种、烃类7种、其他化合物15种;结合OAV值及感官评价显示鱼糜凝胶WOF关键因子为己醛、壬醛、辛醛、1-辛烯-3-醇、庚醛、(E)-2-壬烯醛、(E,Z)-2,6-壬二烯醛、香叶基丙酮以及(E)-2-辛烯-1-醇、苯乙酮、苯乙烯等,且WOF表现为类似"酸败气味"、"陈腐气味"的异味。在二段式加热条件下(预煮40℃,60 min;鱼糕化90℃,30 min)制备的鱼糜凝胶在复热条件80℃加热30 min开始产生WOF,并随温度升高,WOF愈浓。本研究为鱼糜制品在二段式制备及后续熟化加工中WOF控制策略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臭氧水处理对调理水产品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该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臭氧水处理方式(冲淋和浸泡)以及贮藏温度(4℃和10℃)对草鱼片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水冲淋组草鱼片常温贮藏1 d后的感官得分、TVB-N值显著高于臭氧水浸泡组和对照组草鱼片;与对照组相比,臭氧水冲淋、浸泡处理草鱼片的Shannon、ACE、Chao1指数值均下降,Simpson指数值上升,链球菌科、气单胞菌科微生物相对丰度显著下降。在4℃、10℃贮藏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臭氧水处理草鱼片的Shannon指数值下降,Simpson指数值上升。与对照组菌群结构相比,臭氧水处理草鱼片在4℃贮藏后其不动杆菌属、沙雷氏菌属等显著减少,布丘氏菌属、乳球菌属等显著增加,而在10℃下不动杆菌属显著减少,沙雷氏菌属、假单胞菌属等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臭氧水处理显著改变草鱼片群落结构,降低草鱼片菌群的多样性,且处理后贮藏温度对草鱼片菌群结构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