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伍季  尹红娜  竹磊  吕微 《食品科学》2012,33(16):208-211
探索一种动物尿液样品沙丁胺醇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分别研究提取溶剂、β-环糊精与小分子醇的协同增敏作用和pH值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对该方法的选择性、线性方程、精密度和回收率以及检出限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溶剂为异丁醇,β-环糊精浓度为5mmoL/L,添加4%(V/V)的乙醇之后,能够明显增加沙丁胺醇荧光强度,最佳pH9;该方法的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回收率以及检出限分别为0.13%、96.57%、0.8μg/L。该动物尿液中沙丁胺醇残留的荧光光度检测方法,整个过程只需10~15min,操作方便,适合于现场检测。  相似文献   
12.
竹磊  尹红娜  陈锦辉 《食品科技》2008,33(6):206-208
通过对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探索,建立动物肌肉中SAL残留的简单、有效、快速、准确的荧光光度检测方法,整个过程只需20~30 min,操作方便,适合于现场检测.  相似文献   
13.
以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橄榄油为研究对象,建立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和大豆油、玉米油、橄榄油的三元复配模型,利用气相色谱技术(GC)和共有模式法,建立四种纯油脂脂肪酸的标准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分析;再利用GC结合化学计量法分析不同比例调和油中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建立的四种纯油脂脂肪酸标准指纹图谱能量化地反映不同油脂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性,选择四种植物油中含量较高的棕榈酸(5.88%~10.72%)、硬脂酸(2.31%~4.57%)、油酸(15.04%~77.45%)、亚油酸(5.92%~53.67%)、α-亚麻酸(0.61%~6.71%)作为特征脂肪酸。根据相关性(R2>0.95)和显著性(p<0.01)分析,分别将油酸和亚油酸、α-亚麻酸和油酸作为两组三元复配模型的代表脂肪酸;通过对代表脂肪酸的回归预测模型进行实例验证,两组复配模型验证RSD%分别小于8%和10%,表明该回归预测模型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本研究反映了脂肪酸在不同组分植物调和油中的差异,可为食用油脂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东  朱靖  尹红娜  池俊杰 《化学试剂》2007,29(5):310-312
先将四氯化锡与适量醚类化合物形成配合物,再与格氏试剂发生交换反应,可得到高品质和较高收率的三环己基氯化锡产品。探讨了溶剂种类、时间、温度、原料配比等因素对格氏试剂和锡的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磷钨酸为催化剂,硬脂酸和甲醇在回流状态下反应制得硬脂酸甲酯,收率达到89%以上.反应过程用薄层色谱技术进行监控,同时探讨了反应温度、醇酸比以及催化剂用量及重复利用次数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最终确定合适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为7h;磷钨酸的用量为硬脂酸质量的5%,重复利用次数为2次;醇酸物质的量的比为10:1.  相似文献   
16.
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试验低变性花生蛋白提取工艺,分析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花生粉碎粒度、CO2气体流量、萃取时间等因素对花生蛋白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萃取压力40白的水溶性平均达到93%,花生粕的蛋白变性较少,活性保持率较高,且得到的花生油品质较好,清香纯正。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探索,建立了动物肝脏中SAL残留的简单、有效、快速、准确的荧光光度检测方法,整个过程只需20~30min,操作方便,适合于现场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