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2篇
轻工业   9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1.
为新品种朝天椒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编号为1~5的5份不同杂交组合的三系培育新品种朝天椒种质资源为受试材料,采用综合方法分析了其农艺性状和以辣椒素含量和挥发性物质为主的品质特性。结果表明,5种朝天椒的农艺性状存在较大差异,其果长为6.7~9.3 cm,果重2.40~6.26 g,种子数比15.3~28.1个/g,果肉比71.10%~83.93%。5种朝天椒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其营养品质有所不同。其中,1号朝天椒的碳水化合物、粗脂肪和灰分含量最高,2号朝天椒的水分含量最高,3号朝天椒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5号朝天椒的蛋白质含量最高。5种朝天椒的辣椒素含量较高且具有较高的辣度,其中5号朝天椒的辣椒素类物质含量最高(1.128 g/kg),斯科维尔指数为17399 SHU,辣度为116;2号朝天椒的辣椒素类物质含量最低(0.464 g/kg),斯科维尔指数为7157 SHU,辣度为48。5种朝天椒中共检出100种挥发性物质,其中烯烃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最高(39.20%~61.73%),其共同的呈香物质主要为烯烃类、酯类和醇类,但该3类物质的种类与相对含量存在较大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新品种朝天椒的辣度与其果重和果肉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其种子数比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合分析认为,5种新品种朝天椒均具有较高的辣度和营养价值、良好的色泽和香气,均是加工干椒的适宜品种,尤其是5号,且2号、3号和4号朝天椒还可鲜食、泡制、腌制或发酵。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甘蔗果酒香气和酒体单薄问题,该研究比较了蓝莓汁、草莓汁、雪梨汁与甘蔗汁的复配发酵效果,研究了草莓汁与甘蔗汁的配比及其预处理方法对复合果酒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复配原料为草莓,草莓汁与甘蔗汁的体积比为15∶85时,复合果酒的品质最佳,其酒精度、总酸、总酯含量和感官评分分别为9.9%vol、5.90 g/L、0.40 g/L和83.70分。选用果胶酶解-离心联合的预处理方法处理草莓原料制备的草莓甘蔗果酒的酒精度、总酯、总酸含量分别为10.1%vol、0.42 g/L、5.70 g/L,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含量分别为43种、4 021.19μg/L。感官评分为84.01分,酒体果香浓郁、酸甜爽口、酒体丰满。  相似文献   
13.
HACCP在五香牛肉干加工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五香牛肉生产中应用HACCP,既保证了五香牛肉干的安全性又使它保持传统风味,为HACCP体系在五香牛肉干生产中的建立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传统食品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苦荞麦的营养与功能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苦荞麦富含多种营养素和非营养性的功能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与保健价值。综述了苦荞麦中的主要营养素和功能成分,并介绍了其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保护心血管等功能。  相似文献   
15.
胶原多肽浓度测试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查茚三酮法、双缩脲法、福林酚法、BCA法、考马斯亮蓝法、凯氏定氮法和TON法测试胶原多肽质量浓度的准确性、稳定性和易操作性,进而评价这些方法用于多肽浓度测试的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茚三酮法、双缩脲法、福林酚法、BCA法和TON法可以较准确地测定胶原多肽的质量浓度,其中茚三酮法、BCA法和TON法的检测限值低,分别为0.004、0.02、0.02 mg/mL;双缩脲和福林酚法的检测限值较高,为0.3 mg/mL和0.2 mg/mL。茚三酮法、双缩脲法、福林酚法和BCA法的相对标准偏差较低(6%),表现出较凯氏定氮法和TON法更优的稳定性。此外,茚三酮法和双缩脲法在测试成本和耗时方面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苦荞麦茎及籽壳中黄酮类化合物(芦丁)的提取及其鉴定   总被引:53,自引:9,他引:53  
贾冬英  耿磊 《食品科学》1998,19(9):46-47
采用索氏抽提法、乙醇浸提法、热水浸提法和碱提酸沉淀法对苦荞麦茎和籽壳中黄酮类化合物(芦丁)进行了提取并筛选出一种可行的提取方法。乙醇提取物的定性鉴定表明苦荞麦茎及籽壳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黄酮醇类的芦丁。  相似文献   
17.
四川花生资源及生产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四川花生的种植分布、生产现状、种质资源及栽培技术,对花生生产的潜力及效益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苦荞麦酸乳是以苦荞麦粉为主要原料,经酶水解作用后再接种乳酸菌发醇而成。采用正交设计对其生产工艺条件进行探讨,并确定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酶辅助碱法提取的龙眼核淀粉的结构及理化性质。方法:以龙眼核为原料,碱性蛋白酶为酶解剂提取龙眼核淀粉,研究了其化学组成、粒径、微观形貌、晶体结构、透明度、溶解度及膨润力、热力学特性及糊化特性等。结果:100 g龙眼核淀粉中含有82.64 g淀粉、0.68 g粗脂肪、0.46 g粗蛋白和1.06 g灰分,其直链淀粉含量为36.37%;其颗粒多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多边形,平均粒径为11.21 μm,结晶结构为A型,近程有序程度较高;1%(w/v)龙眼核淀粉糊的透光率为4%;溶解度和膨润力均随温度上升而增大,90 ℃时分别为11.26%和15.93%;龙眼核淀粉具有较高的糊化起始温度(70.4 ℃)、峰值温度(75.9 ℃)、结束温度(82.1 ℃)和糊化焓(13.7 J/g),其热糊稳定性较差,冷糊稳定性较好。结论:酶辅助碱法提取的龙眼核淀粉直链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下降明显,颗粒小,不易糊化。  相似文献   
20.
油橄榄果渣对面粉及面团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油橄榄果渣粉以不同比例与小麦粉混匀,得到4种混合粉,研究该4种混合粉的化学组成、糊化特性及其面团流变和质构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油橄榄果渣粉添加量的增加,混合粉的糊化温度逐渐升高,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和衰减值显著降低,面团的形成与稳定时间缩短,吸水率、评价值、最大抗延伸阻力、延伸度、拉伸能量、弹性和内聚性减小,其弱化度、硬度、黏附性、胶黏性和回复性增大。当混合粉中油橄榄果渣粉添加量不超过10%时,其具有较好的糊化特性和面团特性,可用于制作面条和面包等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