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30篇
综合类   33篇
化学工业   16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原子能技术   17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91.
制造企业如何实施成本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虹 《印制电路信息》2009,(8):61-63,69
文章针对在当前激烈的行业竞争和价格竞争下企业应如何提高抗争能力这一课题,结合企业15年的经营管理的实践和经验,论述了制造企业如何实施成本控制的管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2.
就汽轮机执行机构的阀门位置反馈信号发生故障对汽机运行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为运行人员及早发现故障,进行故障定位提供依据,同时供执行机构可靠性设计作参考  相似文献   
93.
通过对《白鹿原》中朱先生和白嘉轩两个人物生命轨迹的分析,反映出人物中所承载的传统儒家文化,揭示了《白鹿原》作者的思想主张——吸取传统儒家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94.
针对城市高峰电力负荷大、持续时间短的特点,采用车网互联(V2G)模式,通过电动车集群晚间低谷充电,白天停驶时反馈给电网以支持高峰电力负荷,有利于城市电网削峰填谷,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带有30 kW·h动力电池的电动车集群集中放电来支持上海地区12 h的800 MW高峰电力为例,通过V2G模式中成本和收益的经济核算,发现电动车主和电网企业都能从V2G模式中受益。与风能、太阳能一样,V2G模式是一种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95.
钱虹  辛浩  姚一鸣  朱国伟 《发电设备》2012,26(5):349-352
针对目前电站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均以周期触发诊断为主,提出了一种基于报警状态触发的自诊断专家系统。通过故障机理分析获取故障类型与主要征兆,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具体的诊断推理策略,基于故障诊断软件模块实现系统功能,对专家系统在动态故障诊断领域中的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
以魔芋葡甘聚糖和大豆油为原料通过碱催化制备魔芋葡甘聚糖脂肪酸酯疏水膜(F-KGM);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十八角静态激光光散射仪、X射线衍射仪、热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F-KGM的重均分子量(-Mw)为3.653×106g/mol,明显高于KGM的1.619×106g/mol,魔芋葡苷聚糖与脂肪酸分子形成酯键,KGM经酯化后,改变了原有的晶体结构,结晶度降低,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分子乳化融合流延成膜过程中发生分子自组装行为,形成性质稳定且具有良好疏水性能的缓释膜材料。  相似文献   
97.
98.
目前,分离蛋白质和多肽组分最有效的模式是反相液体色谱柱,而各组分的鉴定是质谱技术,特别是软电离的发展,使它成为检测蛋白质和多肽分子的重要手段.在一个实验室里,一般只能买一种型号的质谱仪,此时分离鉴定工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色谱柱的质量和选择.柱寿命和柱容量是衡量柱子质量的重要指针,也是本工作所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
带搅拌釜式反应器是一种常见的化工生产设备,为了保证生产安全、产品质量,需要对反应器的温度进行监控.针对釜式反应器的工艺特点和控制要求,研发了基于西门子PCS7系统的控制方案.讨论了控制系统相应的网络结构及硬件配置.提出了问歇反应温度控制分预热、升温、保温这三个阶段的控制策略.结果表明,控制方案使系统抗干扰能力和适应参数变化的能力都优于常规控制,达到了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0.
多变量模糊控制工程应用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多变量模糊控制的特殊性,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多变量模糊控制方法进行了分类,同时对各类方法在工程应用中的优劣及其应用范围进行了探讨,并对多变量模糊控制的未来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