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7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基于Web的三维空间数据共享是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前沿领域,目前基于专有平台的三维空间数据网络系统无法实现跨平台的数据共享。本文提出了1种基于CityGML标准的空间数据编码方式和W3DS技术的三维空间数据WEB共享方法,为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的三维空间数据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1-MCP结合减压贮藏对翠冠梨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1-MCP结合减压贮藏保鲜翠冠梨的新技术. 方法:以常规冷藏为对照,研究1-MCP结合减压贮藏对翠冠梨采后生理、生化和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 结果:1-MCP结合减压贮藏能够减少贮藏期果肉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和VC的损失,保持果肉硬度和亮度,显著延缓翠冠梨贮藏期的品质劣变.1-MCP结合减压处理可显著减少乙烯释放量,抑制呼吸代谢,并能够有效保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延缓细胞膜透性的增大.经60d的贮藏后,对照果实硬度只有入贮时的48.7%,而处理果实硬度仍保持89.1%,具有清脆的口感及较好的甜度、香气等品质,未出现组织发绵、果肉褐变、后苦味等不良现象,保持了翠冠梨独特的商品价值. 结论:1-MCP结合减压处理在翠冠梨的采后保鲜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通过酶处理橄榄、油梨、椰子浆来提高油的浸出率已经获得非常好的效果。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在工厂都证明了酶处理可以缩短油的提取时间,并可以增加油的产量。本文主要以大豆为例讨论了酶处理的原理、方法和各因素对油的浸出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真空预冷对白蘑菇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陶菲  张慜 《食品与机械》2006,22(2):47-49
研究了真空预冷处理对白蘑菇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预冷样品相比,真空预冷抑制了白蘑菇呼吸强度,延缓了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细胞膜透性和质构的下降,改善了白蘑菇的感官品质,并延长了白蘑菇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5.
通过体外矿化合成一水草酸钙(COM)和二水草酸钙(COD)晶体,并用XRD和SEM进行表征。同时同步热重分析研究二水草酸钙失水过程的特点。结果表明:COD首先失去的是配位结合水,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失去晶格结合水。同时进一步验证该热重分析方法可定量分析COD真实的含水量的。  相似文献   
16.
利用酶处理提高油的浸出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大豆为例讨论了酶处理的原理,方法和各因素对油的浸出率的影响,实验得知酶处理不仅可缩短油的浸出时间,还可增加油的产量,提高油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对山核桃中类脂褐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摸索了山核桃中类脂褐素的特征荧光光谱,找到了山核桃中类脂褐素测定的最佳前处理方法,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提取方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溶剂pH对类脂褐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取乙醚进行除油前处理和氯仿∶甲醇∶磷酸缓冲溶液(2∶1∶1)的提取溶剂,提取时间为2.0h,提取温度50℃,提取液pH 6.0时山核桃类脂褐素的提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植物类脂褐素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脂褐素是由膜脂过氧化作用产物与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和磷脂交联形成的一种荧光性化合物,通常与细胞的衰老密切相关.以往的研究工作证实植物器官中也存在脂褐素类似物,其与植物衰老和果实成熟有密切关系.在植物中,许多其它物质都与类脂褐素(LFLP)有着密切的关系:对LFLP的形成起促进作用的物质主要有丙二醛、脱落酸、脂肪氧合酶;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α-生育酚等抗氧化物质均能抑制LFLP的积累.除此之外,LFLP的含量还与温度、时间、光照、空气等外界条件有一定的关系.本文概述了植物中类脂褐素的形成及相关研究现状,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和类脂褐素与农产品质量控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对羊硒菜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比较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活性.采用层析方法将羊硒菜甲醇提取物分成6部分,即F1组分~F6组分.利用还原力、Fe2+螯合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的方法研究F2组分的抗氧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羊硒菜甲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活性.与其它组分相比,F2组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当其质量浓度为0.5mg/mL时,抗氧化活性达到73.6%,对DPPH自由基的EC50达到16.4μg/mL,强于BHT.在质量浓度0.025~0.15 mg/mL范围,F2组分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和较弱的Fe2+离子螯合能力,能够有效抑制Cu2+引发的LDL氧化.  相似文献   
20.
白蘑菇真空预冷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预冷温度、水分添加量、预冷压力等因素对白蘑菇的色差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通过中心组设计和响应面分析考察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优化白蘑菇的预冷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白蘑菇最优的预冷工艺条件为:预冷温度为5℃、水分添加量5%和最终预冷压力250 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