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50篇
综合类   57篇
化学工业   54篇
金属工艺   137篇
机械仪表   21篇
建筑科学   21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11篇
轻工业   47篇
水利工程   25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90篇
冶金工业   46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hydriding and dehydriding kinetics of the Mg2Ni-type alloys, Ni in the alloy is substituted by element Co. The nanocrystalline and amorphous Mg2Ni-type Mg2Ni1−x Co x (x=0, 0.1, 0.2, 0.3, 0.4) alloys were synthesized by melt-spinning technique. The structures of the as-cast and spun alloys were studied with an X-ray diffractometer (XRD) and a 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e (HRTEM).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as-spun alloys was carried out with a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DSC). The hydrogen absorption and desorption kinetics of the alloys were measured with an automatically controlled Sieverts apparatu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substitution of Co for Ni does not alter the major phase of Mg2Ni but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secondary phase MgCo2. No amorphous phase is detected in the as-spun Co-free alloy, but a certain amount of amorphous phase is clearly found in the as-spun Co-containing alloys. The substitution of Co for Ni exerts a slight influence on the hydriding kinetics of the as-spun alloy. However, it dramatically enhances the dehydriding kinetics of the as-cast and spun alloys. As Co content (x) increases from 0 to 0.4, the hydrogen desorption capacity increases from 0.19% to 1.39% (mass fraction) in 20 min for the as-cast alloy, and from 0.89% to 2.18% (mass fraction) for the as-spun alloy (30 m/s).  相似文献   
82.
针对某电厂一台600 MW机组旋流对冲燃烧锅炉燃用4种不同热值混煤,采用Fluent软件对该锅炉的燃烧特性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燃烧优化调整。模拟结果表明:混煤燃烧炉内速度场和温度场分布较为对称;总二次风风量不变时,内二次风比例过大或过小均会使NO_x排放质量浓度偏大;特定的内二次风比例下,存在最优的外二次风旋流角度,模拟显示30°为最优的外二次风旋流角度;随着燃用煤平均热值增大,NO_x排放质量浓度逐渐增大,平均热值超过25 122 kJ/kg的入炉煤不适宜在该炉燃用。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前后墙对冲锅炉掺烧不同热值煤时的燃烧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实验研究了空心铝合金结构承载件内部填充相变材料的非稳态换热特征,通过测试试件加热面与背热面的温度响应分析了孔隙率、孔径等因素对换热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填充石蜡试件的换热过程可划分为熔化前显热区间、熔化区间、熔化后显热区间3个阶段;熔化区间的潜热吸收使得试件填充石蜡时的温控时间可达到不填充石蜡时的2.5倍;试件孔隙率越大或孔径越大,则其加热面与背热面的温差越大,熔化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84.
自进入21世纪以来,采暖散热器行业发展迅速、成绩有目共睹,先后有25家企业荣获"国家免检产品"资格,30家企业荣获"中国采暖散热器行业名牌产品"殊荣,采暖散热器行业的的确确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新兴产业。为了宣传名牌企业,发掘行业文化,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采暖散热器委员会组织专门"行业文化研究小组",首站采访了北京三叶散热器厂。采访结束后,根据总经理王定山的事迹介绍,大家分析,应该从"三叶国企改革成功之路"、"三叶企业开放交流"、"三叶质量与品牌建设"、"三叶品牌的服务"四个方面挖掘三叶企业发展、品牌建设的核心文化。采写组的几位成员,进行了热烈地争论,有的稳健深邃、有的现代新潮、有的含蓄委婉、有的锋芒毕露。尽管很激烈,有分歧,但整体下来一回味,倒也不失客观!汇总时,一时难以取舍,索性原汁原味编撰出来,任诸位自由品评品评……  相似文献   
85.
针对层间隔震结构,建立地震作用下的运动微分方程,通过虚拟激励法和当量正态化法得到结构的失效概率,最后对隔震层位于不同楼层时结构的总体失效概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与隔震层相邻的上部楼层的层间位移会发生突增,隔震层位置越高,隔震层的失效概率越低,其他楼层的失效概率越高,结构的总体失效概率越高。  相似文献   
86.
为了解决常用家电设备投切状态辨识问题,提出一种以神经网络为辨识模型的方法,增强其快速辨识能力。首先,从负荷印记出发,针对各用电设备的稳态电流谐波特性,建立用电设备特征标签。然后,采用弹性BP(Resilient back propagation,RPROP)神经网络,将输入数据特征向输出层非线性映射,实现快速收敛至全局最优点。训练中采用多种设备组合方式,进行用电设备特征辨识。最终,以五类常用用电设备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识别家用设备的工作状态组合,且对功率相近、谐波具有较小差异的用电设备工作状态也具有很好的辨识能力。  相似文献   
87.
在非侵入式负荷分解与辨识中,单独一种算法的辨识决策方法容易受算法自身的局限性以及电网对用电设备而降低辨识精度,使得不能准确获得用电设备投切情况。为此,基于多种不同算法得到的分解与辨识结果,提出了一种非侵入式电力负荷分解与辨识决策融合方法。首先,提取每个用电设备平稳状态下的负荷特征,并采用3种常用的模式识别方法进行分解与辨识。然后将得到的辨识结果,进一步采用一种加权方法对投切结果进行决策。最后采用案例分析,对决策融合方法进行了合理验证。结果证明,辨识决策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设备辨识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8.
高铬白口铸铁中加入适量钒钛及稀土元素经复合变质处理后,可使铸态组织显著细化,经热处理后,冲击韧度稳定在8-15J/cm^2试验证明,应用稀土钒钛高铬白口铸铁制造的破碎机颚板,其使用寿命为高锰钢制颚板的4倍。  相似文献   
89.
随着CFB(循环流化床)技术的发展,流化床机组在电网中占比越来越高。然而其热惯性大,动态调峰能力差,使得要求随时吸纳新能源发电的电网负荷调度越来越困难。为了研究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对某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进行阶跃扰动试验,分析了给煤量和燃烧率阶跃时床温和负荷的动态响应过程,试验结果表明:CFB机组负荷响应的延迟时间约为100 s,负荷响应时间约为15 min;燃烧率阶跃时的负荷响应速度为0.56~0.6MW/min(负荷每分钟变化0.16%~0.17%),与燃煤机组负荷变化率相差很大。大热惯性是CFB机组的固有属性,改善其负荷调节能力须协同其它调节方式,才能满足电网负荷调度要求。  相似文献   
90.
一种利用玉米淀粉制备胶粘剂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淀粉胶难以取代泡花碱胶粘剂的原因,选用新型的催化剂,探讨了各种因素对淀粉氧化和糊化的影响及简要机理,得出了制备淀粉胶的最佳条件为:于40%的淀粉乳中加入5%的氧化剂,在催化剂存在时于58℃下氧化30min,加入10%的NaOH糊化,加填料、加水调节固含量至12%(均以淀粉质量为基准),合成的玉米淀粉胶粘剂成本低、干燥快,有望彻底取代泡花碱。将这种胶粘剂进行了工业化试生产,并对应用情况作了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