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46篇
  免费   5552篇
  国内免费   3065篇
电工技术   3572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4416篇
化学工业   9828篇
金属工艺   2989篇
机械仪表   3403篇
建筑科学   5393篇
矿业工程   1410篇
能源动力   1783篇
轻工业   4789篇
水利工程   1155篇
石油天然气   2994篇
武器工业   487篇
无线电   7355篇
一般工业技术   7355篇
冶金工业   2771篇
原子能技术   735篇
自动化技术   8127篇
  2024年   255篇
  2023年   1193篇
  2022年   1954篇
  2021年   2861篇
  2020年   2075篇
  2019年   1692篇
  2018年   1842篇
  2017年   2045篇
  2016年   1769篇
  2015年   2391篇
  2014年   3047篇
  2013年   3666篇
  2012年   3875篇
  2011年   4049篇
  2010年   3381篇
  2009年   3336篇
  2008年   3253篇
  2007年   3155篇
  2006年   3081篇
  2005年   2683篇
  2004年   1913篇
  2003年   1781篇
  2002年   1820篇
  2001年   1583篇
  2000年   1418篇
  1999年   1404篇
  1998年   1268篇
  1997年   1001篇
  1996年   968篇
  1995年   785篇
  1994年   632篇
  1993年   539篇
  1992年   381篇
  1991年   287篇
  1990年   271篇
  1989年   198篇
  1988年   153篇
  1987年   107篇
  1986年   93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16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15篇
  1973年   9篇
  197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Yang  Xi  Gao  Ling  Guo  Qing  Li  Yongjiang  Ma  Yue  Yang  Ju  Gong  Changyang  Yi  Cheng 《Nano Research》2020,13(10):2579-2594

Over the past decade, numerous studies have attempted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radiotherapy (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 and internal radioisotope therapy) for cancer treatment. However, the low radiation absorption coefficient and radiation resistance of tumors remain major critical challenges for radiotherapy in the clinic.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nomedicine, nanomaterials in combination with radiotherapy offer the possibility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adiotherapy in tumors. Nanomaterials act not only as radiosensitizers to enhance radiation energy, but also as nanocarriers to deliver therapeutic units in combating radiation resistance. In this review, we discuss opportunities for a synergistic cancer therapy by combining radiotherapy based on nanomaterials designed for chemotherapy, photodynamic therapy, photothermal therapy, gas therapy, genetic therapy, and immunotherapy. We highlight how nanomaterials can be utilized to amplify antitumor radiation responses and describe cooperative enhancement interactions among these synergistic therapies. Moreover, the potential challenge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radio-based nanomedicine to maximize their synergistic efficiency for cancer treatment are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22.
Multidimension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 Generalized coprime structure decomposes the interleaved subarrays in the conventional coprime array by introducing a displacement and the resulting...  相似文献   
23.
Sun  Yue  Zhu  Yu  Li  Ying  Zhang  Mingyu 《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2020,111(1):83-96
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 The existing long term evolution networks originally designed for human-to-human communications are hard to tackle numerous and bursty random access requests from...  相似文献   
24.
25.
26.
Khater  G. A.  Nabawy  Bassem S.  Kang  Junfeng  Yue  Yunlong  Mahmoud  M. A. 《SILICON》2020,12(12):2921-2940
Silicon - A total of six glass batches (WB100-WB50) based primarily on weathered basalt with successive addition of bypass cement dust (with the weight content 0–50%) were melted at...  相似文献   
27.
结合新工厂的应用经验,通过对"都林"机器人的喷涂方式、布局、雾化器配置选型、参数设置、仿形设计及品质控制要点等方面的分析,总结了连续式喷涂的优势及技术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28.
为了避免回收单一钕铁硼废料中有价元素带来的操作复杂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本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共沉淀出钕铁硼废料中的有价元素Me(Nd,Pr,Co,Fe),制备可用于生产再生钕铁硼的原料;根据质量守恒和同时平衡原理,采用MATLAB软件建立Me(Nd,Pr,Co,Fe)-OH--NH3热力学模型,绘制lg[Me]-p H曲线模拟共沉淀工艺,并根据模拟结果确立了共沉淀工艺;模拟和实验的结果表明:根据lg[Me]-p H模拟结果可以确立一步共沉淀法的p H:6~10,Fe3+比Fe2+更易于沉淀完全;在上述条件下获得的共沉淀粉末主相均为Nd,Pr,Co,Fe的化合物,且有价元素的百分比含量均大于99.4%;其中,当p H值在8左右时回收率最高,在该条件下金属元素Me(Nd,Pr,Co,Fe)的沉淀效率分别为:98.7%,99.9%,93.6%,99.9%。该结果也表明共沉淀法工艺不仅高效,而且所制备的共沉淀粉末可以满足制备二次钕铁硼的需要。  相似文献   
29.
可见光引发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固化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常用于光固化涂料、油墨、牙科固化、胶粘剂以及 3D打印材料等领域。与紫外光固化相比,可见光固化具备辐射安全、固化深度高、设备价格低廉等优势。作为光固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光引发剂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对近 2~3 a可见光引发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从 TPO类、萘酰亚胺类、蒽醌类、咔唑类、硅酮类、肟酯类、共轭染料类、光生酸剂类和金属配合物类光引发剂 9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可见光引发剂的发展方向做了简单的概述。  相似文献   
30.
安全壳泄漏率计算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以不同时刻测量数据对时间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对回归的显著性检验以及方差分析是评价试验结果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统计软件R对某电厂调试阶段安全壳泄漏率试验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线性回归模型的独立性、正态性和异方差性检验以及极端样本点的剔除等方式,探讨泄漏率计算前的回归诊断对计算结果可靠性的影响。通过回归诊断的实例分析发现,在安全壳泄漏率计算的数据样本中,可能存在自相关、非正态和异方差性等问题影响回归结果,进而影响泄漏率的最终结果。因此,在计算泄漏率结果时,须通过回归诊断方法评价数据的有效性,对不能通过检验的样本应通过适当方法对最终结果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