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建筑科学   6篇
水利工程   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2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按照第五讲中的原则,可用表格列出各工程方案在经济分析期内的逐年效益和费用的资金流程。但由于各个流程的历年收支情况是比较复杂的,不好直接进行对比,因此要设法换算成某种单一的综合性经济指标,用以对比。  相似文献   
22.
一、设计洪水的诸要素设计洪水所应包括的要素,决定于我们对水文现象的认识和水利工程设计的要求。根据中国的条件,对位于较大河流上的有调节流量作用的水工建筑物,其设计洪水目前应包括以下六个要素,即:(1)设计标准;(2)洪峰流量;(3)洪水总量;(4)洪水过程线;(5)洪水的组成和遭遇;(6)洪水的季节性。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3.
关于国外灌溉水费标准,我们最近翻阅了几份比较系统的资料,归纳起来有如下初步理解:  相似文献   
24.
1983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制定了“加强经营管理,讲究经济效益”的水利方针。为了贯彻这个方针,开展水利经济学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以提高已有的各项水利工程设施和在建、拟建的各个水利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我们特请叶永毅同志将他近年来在学习和研究水利经济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陆续写成若干篇讲稿,提供给读者研讨。——编者  相似文献   
25.
黄河下游的洪水灾害非常严重。历史上曾有过千百次的决口和漫溢,并且有过好几次大的改道。每次决口和改道都给人民带来了钜大的损失。所以在这次编制黄河流域规划中,就以解决黄河下游洪水问题作为首要任务。但是黄河洪水问题由於其中所含的泥沙以及支流洪水的加入,而成为十分复杂。在编制报告  相似文献   
26.
(一)本文作者用统计试验法进行水文频率分析中各种统计参数估计方法的检验,在国内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值得提倡。实践说明,这一方法对于评价随机系列的不同估计方法,是较为客观而有效的。这是因为,以实测的有限年数的水文系列(单一样本),是无法验证各种统计参数估计方法的适用性的。而依靠这种Monte Carlo方法,按某一已知的总体分布模型(如P-Ⅲ型分布连同给定的x、C_v、C_s真值),即可产生几百、几千乃至上万个同样年数的(伪)随机系列(或样本),然后再应  相似文献   
27.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文研究所与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北京勘测设计院,在1959年共同对黄河中游(山西、陕西、甘肃三省六个水土保持试验站的历年观测资科)进行了分析和综合的工作,对各项治坡治沟措施和蓄水工程的拦蓄作用,水库的调洪计算等方面,分别给出了数据和方法.一、治坡治沟措施对减少洪量的作用(一)小区治坡及田间措施在一次暴雨中的拦蓄作用根据本区内各试验站所设的30余个对比径流观测小区(面积一般为几百平方米)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在各次暴雨中有措施的径流小区所减少的径流深固然与暴雨量有一定  相似文献   
28.
四、洪水过程线1.典型放大与峯、量控制相结合的方法黄河流域规划中设计洪水过程线的绘制,按照以下两个原则:甲、模仿典型年洪水过程线。一般选实测洪水中较大的而洪峰发生的形式对水库是比较严重的洪水年分作为典型。典型如不止一个,可以进行比较。对不同季节的洪水,可以采取不同典型。在选  相似文献   
29.
根据有限的流量观测资料,用频率分析方法推算水库的设计暴雨洪水,具有较大的抽样误差。在很多河流上往往在出现一次新的大洪水之后,就使按这样计算的设计洪水数值发生巨大的变动。在深入进行实地调查和文献考证之后,常可取得若干个可靠的历史大洪水的流量数值和稀遇程度的资料。在设计洪水计算中应用这些资料,就能使上述的变动情况得到显著改善。本文简要叙述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和体会。  相似文献   
30.
在这一讲里,将阐述资金在不同时间的价值和不同时间资金的相互折算问题。一、有效地利用资金可以增加社会财富:为了增加社会财富,必须进行基本建设或技术改造,以提高生产力,扩大再生产。只有比较简易的建设,如小规模开荒、挖渠、造林、种草、开挖小煤窑等,可以靠群众的劳动、不用或用少量费用完成。稍为复杂和稍大规模的建设或技术改造,都需要一定的资金,用以勘探资源、建造工程、购置机器、租赁设备、进行科研、培训人员以及购买专利、引进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