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4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43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51.
肖琳 《中国给水排水》2006,22(16):58-61
衡阳市演武坪水厂二期工程于2002年9月建成通水,是湖南省率先实现全自动化控制运行的水厂之一。介绍了该水厂自控系统的组成、工艺操作模式及其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52.
以三乙胺和乙醚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Pt/TiO2上光催化分解水产氢和污染物同时降解的光催化反应。研究了作为电子给体的污染物浓度对光解水制氢反应的影响,污染物本身的降解规律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准一级动力学方程。使用拉曼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降解产物浓度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可能的降解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53.
黑豆双歧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豆为主要原料,通过加入双歧杆菌等发酵剂,研制出一种营养丰富、色泽美观的发酵酸豆奶。对其产品配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4.
目的:对内蒙古地区野葱干的特征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富集内蒙古野葱干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采用气相色谱-嗅闻-质谱(GC-O-MS)联用技术进行检测,并结合改进的香味萃取稀释分析(AEDA)和相对香气活性值(ROVA)进行分析。结果:在内蒙古野葱干中共鉴定出87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主要包括含硫化合物、烃类、醛类与酮类、杂环类、酯类、醇类与醚类、萜烯类、酸类和酚类化合物;AEDA分析确定了20种较关键的气味活性化合物,主要包括酸类、醇类、醛类、含硫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ROVA结合AEDA分析确定了内蒙古野葱干中4种特征挥发性气味活性物质依次为二甲基三硫醚(浓烈新鲜洋葱辛香香气)、乙酸(酸香)、2,3-丁二醇(奶油香)和苯甲醛(坚果香)。结论:二甲基三硫醚、乙酸、2,3-丁二醇和苯甲醛相互协调是导致内蒙古野葱干风味差异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155.
肖琳 《云南建材》2011,(1):106-109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足够的重视,严格控制混凝土制作与施工的每一道工序,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从混凝土工程的材料选用、模板制作及安装、混凝土配制与浇筑质量缺陷预防和处理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6.
啤酒花(Humuluslupulus L.)被称为“啤酒之灵魂”, 具有抑菌防腐、维持泡沫稳定性及提供啤酒特征风味的功能。其复杂的组成成分已被明确, α-酸、β-酸及黄腐酚化学转化机制已明晰, 大量挥发性化合物已检出, 研究技术手段也快速发展。但目前的研究仍存在啤酒花研究品种较为集中、风味物质研究不充分、化学机制研究不透彻等问题。本文详细阐述啤酒花风味物质组成, 通过文献计量学方式对目前啤酒花风味研究方向进行梳理, 重点讨论现有啤酒花风味研究技术, 提出将量子化学应用于啤酒花风味研究领域, 并对啤酒花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展望, 以期强化啤酒花精准使用、推动啤酒花产业发展并为啤酒风味调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7.
以重庆主要种植的稻米为试材,研究了其糙米制备发芽糙米的工艺技术和主要成分变化。结果表明,制备发芽糙米的最适稻米品种为丰优香粘,其最适工艺技术条件为浸泡温度30℃、浸泡时间15 h、发芽温度35℃、发芽时间25 h;发芽糙米中淀粉含量低于精白米和糙米,还原糖、蛋白质、γ-氨基丁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精白米和糙米。  相似文献   
158.
综合光催化氧化改性技术研究资料,简述了TiO2光催化氧化反应机理,对提高光催化效果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TiO2光催化氧化改性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9.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厂家的泡姜的挥发性香气物质,对比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的差别,探究不同香气物质对泡姜风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5种泡姜的香气物质进行分析,共鉴定出香气物质143种,其中包含烯类化合物72种,醇类化合物24种,酯类10种,醛酮类11种,酸类4种,酚类6种,其他化合物4种。其中烯类化合物、醇类和酯类三类成分含量大约占比90%。一年以上陈泡的泡姜风味明显优于一年以下的泡姜。泡制一年以上的泡姜由于醇类物质和酚类物质种类更多、酸类物质含量更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可能导致其香气优于泡制一年以下的泡姜。  相似文献   
160.
设计了一种可用于中红外波段探测的双层花瓣结构光学天线,利用有限时域差分方法,分析了结构参数、入射光偏振方向对单层天线共振波长及尖端电场强度的影响。在优化单层结构的基础上,计算了双层天线层间距(h)介于0.1~0.8μm时,不同入射波长下上层天线尖端电场强度与入射光电场强度比值。为研究下层天线对于上层天线电场的增强机理,固定入射光波长,扩大天线层间距h (0.1~3.6μm),对有无上层天线两种结构,分析相同探测点电场强度比随h的变化。结果表明,h<1μm时,上层天线尖端电场增强主要来自于双层天线耦合增强,其中h<0.2μm时,上层天线尖端场强随着距离h的减小而降低,主要因为近场耦合导致上层天线尖端能量转移到层间;h>1μm时,上层天线尖端电场增强主要来自于下层天线反射光的干涉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