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776篇
  免费   23762篇
  国内免费   15692篇
电工技术   18857篇
技术理论   7篇
综合类   20511篇
化学工业   29154篇
金属工艺   14056篇
机械仪表   14524篇
建筑科学   16738篇
矿业工程   7587篇
能源动力   6004篇
轻工业   21048篇
水利工程   6838篇
石油天然气   8924篇
武器工业   2858篇
无线电   2258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452篇
冶金工业   8059篇
原子能技术   3143篇
自动化技术   30889篇
  2024年   750篇
  2023年   3282篇
  2022年   7452篇
  2021年   9738篇
  2020年   7108篇
  2019年   5337篇
  2018年   5792篇
  2017年   6455篇
  2016年   5966篇
  2015年   8830篇
  2014年   11518篇
  2013年   13274篇
  2012年   16780篇
  2011年   17489篇
  2010年   16202篇
  2009年   15833篇
  2008年   16204篇
  2007年   15931篇
  2006年   14364篇
  2005年   11747篇
  2004年   8490篇
  2003年   6130篇
  2002年   5658篇
  2001年   5223篇
  2000年   4509篇
  1999年   2816篇
  1998年   1675篇
  1997年   1348篇
  1996年   1186篇
  1995年   1065篇
  1994年   854篇
  1993年   653篇
  1992年   519篇
  1991年   396篇
  1990年   398篇
  1989年   316篇
  1988年   230篇
  1987年   145篇
  1986年   147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52篇
  1979年   36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29篇
  1951年   4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医院建筑项目是非常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建设项目。传统的交付模式无法满足人们对医院建筑建设、运营方面的高要求,为此开展面向医院建筑项目的IPD模式应用研究。在对IPD模式发展现状整理的基础上,阐述医院建筑项目IPD模式的适用性。分析采用IPD模式的医院建筑项目特点,并以上海市某公立三甲专科医院项目为例,对IPD模式在国内的应用进行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32.
溶液浓差能驱动的逆电渗析反应器制氢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低品位热能制氢技术首先是将热能转换为溶液浓差能,然后通过逆电渗析(RED)反应器将溶液浓差能转换成氢能。为了验证RED反应器能将溶液浓差能转换为氢能,探索关键运行参数变化对能量转换过程的影响。设计了一个由40个膜对所构成的RED反应器,以NaCl水溶液为工作溶液,NaOH水溶液为电极液的制氢系统。通过改变浓/稀溶液入口浓度,溶液过膜流速以及输出电流来考察对RED反应器产氢率、制氢效率和能量转换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浓/稀溶液入口浓度,过膜流速变化均会影响RED反应器的输出电流。在外电路短接条件下,输出电流越大,反应器产氢率和制氢效率越高,但能量转换效率越低。  相似文献   
33.
徐思鑫  乔婷宜  张露  张跃欢  陈青 《广州化工》2020,48(11):82-87,137
以新鲜木姜子果实为原料,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木姜子挥发油;利用饱和水溶液法进行β-环糊精与挥发油包合物的制备,包合工艺的优化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进行。结果表明,木姜子挥发油与β-环糊精最佳包合工艺为:投料比1:5.77(mL:g),包合时间4.09 h,包合温度51.5℃。利用UV、IR、TG和SEM对包合物表征,表征结果显示,木姜子挥发油与β-环糊精已经形成包合物。研究结果可为木姜子挥发油的进一步实际利用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34.
文中对城市埋地钢制燃气管道开展风险评价技术研究,充分考虑钢制燃气管道安全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建立了风险评价技术方法,并应用在厦门某中压埋地钢制燃气管道上进行风险综合评价.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35.
36.
37.
38.
39.
40.
基于香豆素类化合物在化妆品中的使用情况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采用C18色谱柱作为分析柱,通过优化试验条件建立了一种可准确、简便测定化妆品中多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试验结果表明,7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0.1%和2%,且检出限均低于40μg/L;通过样品加标试验,得到7种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为80%~94%。所建立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灵敏的特点,是测定化妆品中多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